
圖源 視覺中國
近日,深圳、湖南、湖北等多地發布通知開展新冠病毒抗體檢測,價格在30-50元/次,引發社會關注。各地通知中提到,開展新冠病毒抗體檢測,有助於科學評估新冠康復免疫狀況及二次感染的抵抗力,可以作為新冠病毒感染輔助診斷的依據,也可用於新冠病毒疫苗接種時間及接種方案的推薦依據。
那麼,哪些人可以測新冠抗體?測了有啥用?如何看懂檢測結果?來看記者梳理。
1.什麼是新冠病毒抗體?
新冠病毒抗體,是感染新冠病毒後機體自我產生的免疫反應標誌性物質,常見的有IgM抗體和IgG抗體。
在感染新冠病毒後5天左右,血清中會逐漸產生IgM抗體,但該抗體衰減較快,只能維持2~3周時間。檢出IgM提示最近發生感染,可用於感染的早期診斷。
IgG抗體一般出現在IgM抗體之後,可在血液中維持較長時間,當機體再次感染相同病毒時,對人體起到一定的免疫保護作用。IgG抗體在感染中晚期出現,滴度有一個持續增高的過程,並在血液循環中保持較長時間存在。
2.哪些人可以測新冠抗體?
部分已開設新冠病毒抗體檢測服務的醫療機構表示,免疫脆弱人群、想了解自身是否已產生新冠抗體的人群、疑似無癥狀感染者都可以檢測,具體包括:
1.想了解康復後及接種疫苗後抗體水平的人群;
2.陽性患者治療後評估治療療效及預後;
3.臨床懷疑新冠肺炎但核酸陰性患者,可通過抗體檢測輔助診斷。
檢測新冠病毒抗體數值,可以幫助受檢者評估自身對新冠病毒的免疫力情況,是科學做好個人防護的參考依據。特別是對於高危人群而言,比如至今尚未感染新冠病毒或者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慢性肝腎疾病、惡性腫瘤等疾病老年人群體。
3.新冠病毒抗體怎麼檢測?
抽血檢測,無需空腹。
4.如何看懂檢測結果?
若新冠病毒IgM抗體檢測為陽性且有相關臨床癥狀,可作為新冠病毒感染的輔助性診斷依據,此時暫不推薦接種新冠病毒疫苗。
若新冠病毒IgG抗體陽性,IgM抗體陰性,則提示受檢者既往感染過新冠病毒並基本恢復,或提示曾經接種過新冠疫苗。
若新冠病毒IgM和IgG抗體均為陽性,提示受檢者可能處於新冠病毒感染期,需要進一步排查。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受檢者在兩周前後接種過新冠病毒疫苗,也有可能導致IgG和IgM抗體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