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車司機楊雄開的六軸半挂車只拉了一卷鋼材,他特意拍了視頻發了朋友圈說:「有點不習慣。」
10月12日,他從江陰的碼頭拉貨後,沿錫澄路一路南下,到了無錫312國道附近的江蘇大明金屬製品公司。卸貨格外順利。因為每個大貨車上都只拉著一卷鋼卷,楊雄不用排隊,只花了十來分鐘就從廠里開出來了。
兩天前,10月10日傍晚,無錫市312國道K135處、錫港路上跨橋橋面側翻,致3人遇難,2人受傷。無錫市委宣傳部通報,經事故調查組初步分析,上跨橋側翻系運輸車輛超載導致的。這輛貨車和楊雄的行駛路線大體一致。
整個無錫貨運圈都陷入緊張。經常超載的楊雄也自覺不再超載:「也沒有誰正式通知說不讓超載,剛出事兒,大家自覺就不敢了,誰會頂風作案啊。」
10月12日,新京報記者重走了從江陰4號碼頭到事發地這段路,發現一路都沒有治超站。

江陰4號碼頭有許多還未運走的鋼卷。 新京報記者 康佳 攝
碼頭不干涉超載
江陰港的「常客」楊雄說,江陰港是鋼材的集散地,通常從山東、東北海運來的鋼材都會在江陰港裝車,運往周邊其他城市,4號碼頭是專門運輸鋼材的港口。
在江陰4號碼頭,負責裝貨的是江陰市夏港長江拆橋廠港務分公司,生產負責人丁先生證實,事故中超載車輛系從該碼頭裝貨出發。他記得,事發當日共有五輛涉事的無錫成功運輸有限公司的貨車到碼頭運輸鋼卷,其中一輛載著六卷鋼卷。
丁先生回憶,涉事公司從2019年開始到碼頭拉貨。因為生意不少,該公司還專門有一個人在碼頭負責對接。
通常,上述對接負責人會拿著客戶開的介紹信前來提貨,貨物如何裝運由其決定。「他會根據貨的數量、規格大小來決定怎麼配車。這批貨到底是配一個車,還是配兩個車,應該配怎樣的車,我們作業現場按他的要求來裝車,他說怎麼裝我們就怎麼裝。」丁先生說。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碼頭內有一塊警示牌,上書「安全風險告知」,並配有限速行駛、限制重量、禁止煙火等標識。

4號碼頭樹立的「安全風險告知」。 新京報記者 康佳 攝
丁先生解釋,他們也在社交平台上看到過運載鋼材的貨車翻覆,所以就豎立了警示牌,但並無實際效用。
由於多拉貨成本低,價格低就有市場,超載幾乎是整個行業的通病。他舉例說明運輸鋼材的成本:「一噸鋼材9.5元,一個鋼卷大約20噸,運一個鋼卷190元,付油錢都不夠。」
因此,碼頭實際上並不會對超載進行干涉。「可以說任何一個碼頭,我沒看見過多少噸你不能裝了。」丁先生說。
事發後,丁先生所屬公司在江陰4號碼頭的業務已經暫停。原本熱鬧的碼頭這兩日顯得極為冷清。
港口東側空地放著上百卷大大小小還沒來得及被拉走的鋼卷,有上海寶鋼、日照東華等廠生產的。附近的工人們幹活間隙還會聊起無錫的事故,一位工人說,平日里有大船來,一艘船上就能裝將近一千卷鋼卷。
為超載改裝貨車
從江陰4號碼頭到事發地,一路都沒有治超站。
事發地錫港路附近,被人們稱為「華東地區最大的不鏽鋼集散地」,聚集著大大小小几百家與鋼材相關的商店和工廠。
其中僅挨著312國道的東方鋼材城是「散戶」集中地。這裡的公司大多是來料加工,提供鋼卷、鋼板的剪板折彎、開槽、沖孔、切割等服務。
事發兩天內,運費漲了。東方鋼材城一位商戶說,有物流公司漲價不只一倍,「以前是20塊,現在40塊都不止」。
楊雄對運費漲價沒什麼意見。他所在的運輸公司只有幾輛車,負責無錫、江陰和張家港之間的鋼材短途運輸。這兩天,他所在公司的運輸費從20元漲到了35元。每個月工資,外加每走一趟車「不過(長)江100塊,過的150塊」的提成,他的月收入可以達到15000元左右。
楊雄覺得,如果每個車都裝得少,就能省去裝貨、卸貨的排隊時間,他也不用再躲著交警挑早晚走:「不用擔驚受怕,可以安安心心多跑幾趟,多抽幾次提成。」
經常超載的楊雄說,運輸鋼材的貨車沒幾個是不超重的,最嚴重的就數運輸鋼卷的貨車,所以業內有「拉鋼不拉卷」的俗語。
上一次楊雄受到處罰是因為超載。2019年夏天一個深夜,他從江陰4號碼頭拉貨後,沒多久就遇到交警檢查。他因超載被罰款2000元,扣6分:「拉多拉少都不是我們能決定的,罰款也是公司交。有時候遇到好說話的交警,罰款就放行了,不好說話的就會扣車、扣分。」
楊雄替老闆算了筆賬,每噸鋼材35元,正常載重一車不到30噸鋼材,一趟的價格約在1000塊左右。
「油錢至少500塊,我的提成100塊,再加上七七八八其他費用,沒剩多少的,怕老闆不幹。」楊雄說。
有人為了裝得更多,不惜去改裝車輛。
在一位汽修行業從業人員眼中,這類改裝大貨車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通常車主在購車時就會定做,主要是對輪胎、車架、大梁、鋼板進行加固:「就像建房子時橫豎多加幾根梁,承重更大。具體加多少根,看個人需求。」
楊雄這輛車同樣經過改裝。

工人在事發橋樑部分加裝圍擋。新京報記者 康佳 攝
從業者希望按規則行事
因為運費低,物流公司老闆王先生想過退出運輸行業:「操心多,風險大。」
他的物流公司有15輛貨車,做鋼材短途運輸生意,通常從江陰港口接貨,然後送到無錫、蘇州、張家港等地。
王先生說,他購買一輛運輸鋼材的六軸貨車一般要50萬元左右,每個司機的工資每月在一萬五千元左右,此外還有油耗、車損、保險之類的開支。
但此前行情不好的時候,從江陰運到無錫每噸鋼材只能賺十幾元,「像30噸的鋼卷,我們按標準只能拉一卷,一趟車賺五六百塊。但實際不可能只運這麼點,賺這點錢連成本都不夠。」所以,公司的車最少要裝3個30噸左右的鋼卷,最多裝7個。
東方鋼材城內物流公司老闆徐先生的車隊也在漲價行列里。公司有幾十輛兩軸到四軸的貨車,跑無錫到南京,多運輸鋼板和不鏽鋼成品。現在,他的運價從每噸100元漲到了每噸150元:「都是長年的老客戶,也不好漲太多。」
徐先生公司的司機們每天早上8點上班,晚上11點下班,相比拉鋼卷的大貨車安全些,掙的錢也少點:「一年工資6萬到7萬。」
對於目前的情況,入行15年的徐先生倒喜聞樂見。
徐先生回憶,大概從10年前開始,運輸行業的超載情況越來越嚴重,因為惡性競爭,運費變得越來越低,為了賺錢:「你的運費便宜,就靠多拉貨來掙錢,那我要搶你生意,運費比你還便宜,那我肯定拉的(貨物)也更多。」

橋樑側翻事發點附近馬路上,大貨車上只搭載了一個鋼卷。 新京報記者 康佳 攝
他倒希望楊雄的「不習慣」能變成日常。他說如果所有人都能夠按規則來行事,不去超載,那麼運費自然會高,「又安全,大家也都有錢賺」。
(楊雄為化名)
新京報記者 康佳 王洪春 實習生 馮惠濡 吳雨晴
編輯 郭琛
校對 范錦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