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討好」選民,拜登迫切希望能夠降低油價。近日,他再次出手了。
7月26日,美國白宮表示,為了增加石油供應,壓低石油價格,美國再從戰略石油儲備(SPR)中釋放2000萬桶石油,每天向市場釋放100萬桶。這相當於利比亞的日產量。
有專家評論:這則策略是拜登強迫俄羅斯石油限價、出訪中東無果後所出的下下策。
目前,美國國內的石油產量並沒有實質性的增加。SPR將會在2023年進行補充,這意味著美國必須購買2億桶原油。這將是美國歷史上最大的石油採購訂單,並且價格可能會十分昂貴。
據媒體報道,受到這個消息的影響,油價開始轉漲為跌,抹去了先前約2%的漲幅。
據媒體報道,美國雖是全球最大的產油國,但也是全球最大的石油消費國。3億人口中就有2億多輛汽車,是真正「車廂里的國家」。因此,美國的消費者對汽油的價格十分敏感。
美國方面表示,可能會在2023財年之後去補充戰略石油儲備。這也意味著即使俄烏衝突結束了,油價趨於緩和,美國也會從全世界收購石油。這2億桶的量並不是一年半載就能搞定的。美國現在釋放戰略石油儲備,或也是在為未來的「高油價」埋雷。
在這場「油價上漲」風波中,最慘的其實是歐盟國家。由於對俄制裁,歐洲國家不得不去買又貴又遠的美國石油。因此,美國的陰謀得逞,歐洲成了美石油最大的買家。高油價正收割著每一位歐洲民眾。
文|吳凱濱 題|黃梓昕 審|李澤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