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蔣介石敗退台灣之後,兩岸就處於分治的狀態之中。除了台灣本島和澎湖列島之外,國民黨的手中還掌握著還有金門、連江(馬祖列島)等福建省下轄的離島縣市。在兩岸之間正式實現「通郵、通商、通航」的大規模「三通」之前,它們就已經與大陸開闢了小型的「三通」渠道,即福建沿海與金門、馬祖地區可以直接通航、通商、通郵,因而也被稱之為「小三通」。蔡英文上台後挑起兩岸的矛盾與衝突,這幾個離島的感觸最深。如今金門、連江、澎湖三縣的縣長齊聚澎湖舉行「離島論壇」,直接抗拒民進黨的「抗中保台」策略,並要求蔡英文開放「小三通」,恢復兩岸的和平交流。其具體的情形如何,且待我慢慢道來。
金門、澎湖、連江縣長
福建諸離島與兩岸之間的歷史
1949年蔣介石敗退台灣,大陸的江山損失殆盡。當時的蔣介石手中還有東南沿海的眾多島嶼以及西南等地的殘存地盤,但是都已經是岌岌可危,朝不保夕。就連台灣島內都是傳言紛紛,民眾都認為國民黨根本守不住台灣。蔣介石當年也做好了最壞的打算,如果丟失了台灣島就借道東南亞前往美國避難。士氣如虹的解放軍以極短的時間就肅清了國民黨在大陸各地的殘餘勢力,只剩下了浙江、福建等地的若干島嶼還在國民黨防禦部隊的手中。我們由於海上力量不足,所以無法一鼓作氣解決這些地方的敵人。直到1955年1月,解放軍對於浙江東部的一江山島與大陳島發起了解放戰役,在解放軍陸、海、空三軍聯合作戰之下,很快就結束了戰鬥。2月13日,我們就解放了浙江東部的所有島嶼。到最後的階段,國民黨手中就只剩下了福建省下轄的金門縣和部分連江縣,澎湖列島以及台灣本島。
金廈隔水相望
早在1951年,美國就正式開始援助盤踞在台灣的國民黨。蔣介石本來企圖藉助美國人的力量捲土重來,但沒想到的是美國竟然打算讓他放棄所有離島,將兵力撤回到澎湖與台灣。蔣介石的大中華情懷十分深摯,他不甘心成為海外棄子,所以不斷加強金門和馬祖列島的防禦體系和經費投入。金門縣因為金門戰役的關係讓我們十分熟悉,而馬祖列島所屬的連江縣則相對較陌生。連江縣是是中國唯一一個由台海雙方共同管理的縣。因為歷史的原因,連江縣在1949年之後就被一分為二,其中位於陸地之上的鄉鎮由大陸的連江縣管理,而海上的馬祖列島(馬祖鄉)則由國民黨的連江縣管理。1949年8月,解放軍就解放了連江縣城,國民黨的縣政府潰散,縣長陳拱北逃到了台灣。駐守在連江縣的國民黨七十四軍被解放軍擊斃、俘虜超過3000人,余部逃到了馬祖列島,成立了馬祖防衛指揮部。
馬祖
1950年12月15日,國民黨在馬祖島上成立了馬祖行政公署,下設八個區。1953年8月15日,蔣介石把馬祖行政公署升格為閩東北行政公署,8月17日恢復了連江縣的建制。已經逃到台灣的原連江縣長陳拱北再度被任命為連江縣長,島上更是駐紮了上萬名士兵嚴防死守,這也是蔣介石不希望放棄金門、馬祖等地的舉措之一。直至今日,金門、馬祖、澎湖三地仍然被台灣方面視為前線陣地,分別設有重兵把守。僅僅就金門守軍而言最多時就有13萬人以上,但這三個地方的人口卻不多,在實行選舉之後基本上都是由國民黨籍的縣長在管理。很多生活在離島上的人都是老兵後代,大中華情結也很重。蔣經國晚年允許老兵回鄉探親後,兩岸之間開始逐漸解凍。1993年12月2日,台灣立法機構民意代表陳癸淼等人提出了《離島建設條例》,金門、馬祖不再是劍拔弩張的前線,而是兩岸溝通的第一線。
澎湖
2000年,台灣方面出台了《試辦金門馬祖澎湖與大陸地區通航實施辦法》,允許金門、馬祖、澎湖等地與大陸直接進行往來。這就實現了小規模的「通航、通商、通郵」,因而也被稱為「小三通」。2008年12月15日,兩岸才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大規模「通航、通商、通郵」(「大三通」),可以說這也是吸取了「小三通」的經驗。在馬英九執政時期,金門、馬祖都和大陸來往緊密,特別是金門還和大陸之間相互通水,情誼越發深厚。也正因為如此,金門、馬祖、澎湖等離島也成為了民進黨的眼中釘,常常對於這三地的人進行打壓排擠。而這三地的政治人物也普遍和民進黨存在矛盾,特別是在2016年民進黨蔡英文上台之後,彼此之間的矛盾逐漸升級。
向民進黨說「不」
金門、馬祖屬於是福建省的管轄,這就讓它們成為了民進黨「台獨」論調之中的一根刺,因為在民進黨的構想之中根本就沒有這兩個地方的位置。甚至換句話說,民進黨更希望大陸收復了金門、馬祖,讓台灣真正斷了和大陸之間的聯繫,這也能夠讓他們更為容易地遂行台獨陰謀。而金門、馬祖等地的民眾則是不滿民進黨操作的「抗中保台」策略,抗議他們不斷煽動兩岸之間的敵對情緒。現任的金門縣長楊鎮浯不止一次地在公開場合中說「金門要和平不要戰爭」,現任的連江縣長劉增應更是頻繁往來於大陸洽談合作。2019年2月,劉增應就率團前往福州為「兩馬同春鬧元宵」活動點燈。連江縣也和福建等地加強合作,完全不把蔡英文的「抗中保台」命令放在眼裡。
金門縣長楊鎮浯
金門、馬祖等地的民眾心向大陸,拒絕與民進黨合作也能夠理解。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馬祖的同胞想回到大陸探親要花上五天五夜的時間,轉經日本、香港才能抵達大陸。而如今的「黃岐——馬祖」航線只需要25分鐘。2002年馬祖島上發生嚴重旱災,從台灣本島運水價格十分昂貴,還是大陸運來了從福州裝載的2300噸自來水抵達了馬祖島,緩解了燃眉之急。金門、馬祖和大陸近在咫尺,誰也不希望捨近求遠,再回到過去的苦日子裡。所以,金門、連江、澎湖三縣逐漸走到了一起,統一了陣線,他們的目標就是恢復兩岸的良好關係,堅決抵制民進黨的「抗中保台」策略。好在如今的金門縣長楊鎮浯、連江縣長劉增應和澎湖縣長賴峰偉都是國民黨的成員,要統一意見也很容易。
澎湖縣長賴峰偉
2022年9月24日,「離島論壇」在澎湖縣的澎澄飯店舉行,金門縣、連江縣、澎湖縣的縣長、立法機構民意代表和議長全部出席,大家都決定要同舟共濟。因為台灣省在下個月即將正式開放,所以他們想要向蔡英文當局喊話,想要恢復三縣和福建沿海地區的「小三通」。因為疫情和台海緊張局勢的影響,兩岸之間的交流與互動趨於停滯,「三通」更是被嚴重破壞。其中受傷最嚴重的莫過於這三個離島,缺少了大陸觀光客的旅遊業支持,各地的經濟發展都面臨了一定程度的影響。所以他們急需恢復「小三通」,用以彌補經濟上的缺口。今年又是島內的選舉之年,除了連江縣長劉增應即將屆滿卸任之外,剩餘的兩人都可以連選連任。而修復兩岸關係就是他們為當地的民眾開出的最佳政見,這也能保證他們的順利連任。
連江縣長劉增應
從總體上看來,如果要修復已經被民進黨和美國人破壞得千瘡百孔的兩岸關係,離島三縣的確是最好的切入點。恢復兩岸之間的「小三通」就能夠更大程度地增進彼此的民間交流,而交流就是兩岸和好的基礎。但這個美好的願望能夠實現,還要看島內的民進黨當局如何盤算。下個月,台灣省即將正式開放,不再實行隔離政策。而台灣的陸委會副主任邱垂正也在日前表示:「『小三通』當然會重啟,也在台灣官方的考量和計劃之內。」但是他隨後話鋒一轉聲稱:「往後會評估島內外疫情,以及兩岸互動情勢,進行『滾動檢討循序調整』。」這說明是否恢復「小三通」也會成為台灣當局向大陸討價還價的一張籌碼,台灣一力推動「以疫謀獨」,所謂的兩岸互動情勢就不可能會好轉。
邱垂正
今年的台灣選舉之中,民進黨面臨極為不利的局面,他們絕對不會把修復兩岸關係納入到自己的考察範圍內。如今的表態只是虛以委蛇,向外界釋放迷惑性信號而已。而且,不僅僅是民進黨把開放「小三通」作為討價還價的籌碼,國民黨也沒少在這個問題上做文章。自從美國高官頻繁竄訪台灣,大陸就開始出動軍機巡視台灣海峽。這一點讓國民黨的青壯派十分不滿,尤其是曾經擔任過國民黨副主席的郝龍斌,種種言行更是出格。2020年,郝龍斌就叫囂稱:「中國大陸應釋出善意,否則兩岸『小三通』可以斷絕。」。結果不到半個月,民進黨就真的中斷了「小三通」。他還曾說出:「大陸正視台灣的身份和地位,否則的話,徹底中斷兩岸的「三通」也可以。」這種表態已經和民進黨毫無區別,甚至還要更變本加厲。
郝龍斌
這說明在國民黨青壯派的眼中,兩岸得來不易的「三通」也只不過是他們手中的一張籌碼,隨時可以丟棄,而完全忘記了離島地區和大陸之間的情愫和民生福祉。這樣的政治人物心中只有政治利益的得失,從來也沒有台灣人民的幸福與未來考量。離島三縣的政治人物如今都已經站了出來,統一向蔡英文喊話要求恢復「小三通」。雖然我估計在年底的選舉之前,這項政策很難落實,但是應該會在明年有所推動。
兩岸供水工程
大陸如今對於台灣還有極高的善意和期待,我們積極地想要重新恢復兩岸之間的友好往來,但只是屢屢被民進黨當局所阻撓,至今仍然難以有所推進。離島三縣的確可以作為解決台海困局的一把鑰匙,有交流好過沒有交流,有溝通才會有談判的基礎。柯文哲的話說得有道理:「『兩岸一家親』好過『兩岸一家仇』」。我們完全可以從離島三縣入手,讓民眾感受到大陸的真誠和善意,然後再一點一滴地影響台灣島內的民眾。我相信只要兩岸之間恢復了正常的交流渠道,憑藉著兩岸的智慧,我們一定能夠找到解決兩岸問題的最佳方式,爭取早日把台灣帶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