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高盛(GS.US)將於10月14日(周三)開盤前公布其20年第三季度財報。根據Refinitiv的預測,高盛Q3的每股收益為5.22美元,收入為92.5億美元,預期同比增長分別為9%和11%。
高盛在2020年7月中旬公布的第二季度財報顯示,公司每股收益為6.26美元,高於IBES/Refinitiv預計的每股收益3.13美元,營收為133億美元,高於市場97.6億美元的預期。高盛Q2的凈利潤同比增長41%,每股收益增長8%。
第二季度的業績體現了上世紀90年代末和本世紀初,投資銀行在市場強勁的情況下公布的業績。
固定收益部門營收同比增長120%,股票部門營收同比增長60%,固定收益主要是在2020年3月底和4月初宣布美聯儲的各種流動性計劃後,其公司債券發行的爆炸式增長推動的。
回購的影響
看一看高盛目前的預期估值,目前對2022年的估值為26.57美元(這個估值自夏季以來一直在上升),如果給出合理的10倍市盈率,該股的合理估值將為265美元。
該股在2020年1月22日的高點是250.46美元,因此,根據對2021年和2022年的預測趨勢,該股沒有任何理由不能再次達到該價格。
然而,對於為客戶持有的公司來說,他們對所持股票進行了大量的基礎估值。上面的Excel表格顯示,在過去五年的任何一個季度,「過去12個月」的股票回購總額都在任何一個季度的市值的4%到10%之間。
現在,回購暫時停止了。

上圖是摩根大通本季度市場指南中的兩張圖表,可以看到在標準普爾500指數的所有11個板塊中,金融板塊的「回購收益率」是如何達到最高的。
這是一種暫時消失的強大的每股收益催化劑。
截至20年第3季度,美國市場公司債券發行量接近1.5萬億美元(我本希望與嘉信理財的固定收益交易部門確認,但未能確認),這顯然是一個創紀錄的數字。這包括所有債務,而不僅僅是高評級和高收益的公司債務。信用評級機構惠譽在6月公布了一些債券發行數據,並指出,2020年的投資級債券規模為5,840億美元,肯定會超過2017年6,440億美元的紀錄。
SPAC的出現及其對IPO的影響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因為SPAC已經成為一種非常容易讓公司上市的方式,而企業無需藉助高盛或摩根士丹利等承銷商的經驗。
Palantir更是選擇直接上市,這也排除了承銷商帶來的影響。
現在的問題是,這是否會對投行主導的IPO造成永久性的「破壞」。
看看高盛不斷變化的每股收益和營收預期:

資產管理
隨著嘉信理財(SCHW.US)和Ameritrade (AMTD.US)的聯手,同時摩根士丹利收購了E-Trade,高盛在今年夏天收購了Folio,這似乎是對第三方RIA託管市場的回應;然而,鑒於高盛在銀行和交易領域的聲譽和主導地位,該公司是否太長時間忽視了資產管理領域的潛在增長,失去了成為主導者的機會。
隨著80年代、90年代和00年代的「白鞋(White-Shoe)」公司讓位給像嘉信理財、貝萊德和第三方託管市場這樣的RIA巨頭,其更長遠的增長前景變得更加模糊。2020年第二季度,高盛營收同比增長41%,但每股收益增幅只有9%,這明顯受到了沒有回購的阻礙。但這也意味著,高盛在支出方面有點偏多。
高盛進入這個市場較晚(第三方),但有了Folio,它有了進入的機會;但目前其似乎不清楚什麼是優先考慮的業務。
總結
當投資者查看高盛每股收益和收益預測共識時,首先要看的是每股收益預期的方向,對於高盛來說,自今年7月中旬的最後一份收益報告以來,這些數字已經被向上修正。
從市盈率和市凈率來看,這家銀行的股價很便宜,但正如前文講的那樣,股票回購的暫停無疑抑制了這家銀行巨頭在每股收益方面的一個強大催化劑。
在第三季度的最後幾天,美聯儲表示,在2020年第四季度之前,它將繼續禁止股票回購。
高盛的估值可能要到2021年才能實現。第一個止損點可能是賬麵價值在220美元的高位,然後股票最終會在2020年1月達到250美元的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