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騰訊音樂發布了第三季度財報,這是該公司在反壟斷取消音樂獨家版權後發布的首份財報,其整體營收情況自然也備受關注,總營收雖然略有增長,但凈利潤和用戶數面臨下滑。騰訊音樂將如何應對?利用騰訊生態優勢、進軍海外市場等等系列舉措已經陸續出台…

總營收增長,用戶數凈利潤面臨下降
11月9日,騰訊音樂發布了Q3季度的財報。這是今年7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要求取消音樂獨家版權後,騰訊音樂發布的首份財報。
報告顯示:這一季度,騰訊音樂總營收達人民幣78.1億元,同比增長 3%;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下公司凈利潤為人民幣10.6億元;其在線音樂付費用戶達7120萬,同比增長37.7%,付費率達11.2%;在線音樂訂閱收入達到19億元,同比增長30.2%。然而,對於此前手握獨家版權的騰訊音樂,反壟斷後,其用戶數、ARPPU值、凈利潤還是面臨了下降。
如凈利潤為7.4億元,同比下降35%;移動月活數為6.36億人,同比下降1.5%;ARPPU(在線每付費用戶月度收益)為8.9元,同比下降5.3%。
財報顯示,凈利潤的下降主要在於,全民K歌收入下降。據悉,全民K歌所屬的騰訊音樂社交娛樂業務,是騰訊音樂主要收入來源,本季度社交娛樂就占騰訊音樂總收入的63%。
在抖音等短視頻平台的競爭下,該板塊收入相比去年同期減少了3.3億元,同比下降6.4%。娛樂活躍用戶和付費用戶同比與環比都有所下降,其中付費用戶為1000萬,同比下降4.8%。
另外,據財報顯示,這一季度,騰訊在增加管理費用的同時,也在削減營銷和消費的開支。管理費用同比增長33%;消費和營銷費用則同比下降5.6%。
對此,騰訊音樂CFO胡敏則解釋道:管理費是出於增加產品和技術的研發人員開銷,而持續控制消費和營銷的支出,是希望減少獲客成本,讓內部有效用戶流量吸引更多用戶。
獨家版權取消之後,如何留住以及吸引更多的用戶,成為了騰訊音樂需要面對的問題。
記者了解到,目前在原創音樂人的挖掘、培養以及推廣上,以及用戶體驗等多方面,騰訊音樂都在不斷地創新打磨,另外也在不斷開拓新市場。

推廣原創音樂內容,培養原創音樂人
首先是對於原創音樂人的挖掘、培養與推廣。
今年10月,騰訊音樂再度推出「新賞」特別企劃「如初之光第2季」,聲稱是為新生代偶像打造的音樂內容自製項目,為培養原創內容。
另外,今年9月,騰訊音樂推出「億元激勵計劃4.0」,音樂人可參與平台自有歌曲的製作,且該模式下的所有歌曲,自簽約之日12個月內的全部收入,均歸音樂人一方所有。
此外,平台還推出原創作品「播放量激勵包」等,助力原創內容推廣。同時,出於騰訊生態優勢,騰訊音樂推出一鍵發布視頻功能,原創音樂人的音樂視頻可以同時在微信視頻號、QQ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和全民K歌上發布並分發,傳播途徑可謂廣泛,有助於音樂人快速破圈。
根據財報顯示,截至本季度末,騰訊音樂獨立音樂人註冊數量達到26萬,已經超過年初網易雲音樂披露的23萬。
這邊騰訊音樂在原創音樂人上開拓,而在此佔據優勢的網易雲音樂,則在取消獨家版權後,開始在版權上發力。
10 月 4 日,作為目前中國最大規模的新音樂獨立唱片公司——摩登天空回歸了網易雲,旗下音樂人包括新褲子等。而今日,網易雲音樂又獲得了英皇集團旗下全量音樂版權授權,包括謝霆鋒、容祖兒、李克勤、Twins等藝人作品。
未來,在原創音樂人打造與頭部音樂人版權把握,這兩大內容版塊上的發力,騰訊音樂與其最大競爭對手網易雲究竟誰會取得更吸引用戶的內容,值得期待。

優化用戶體驗,充分利用騰訊生態
除了在內容上進行一系列創新與打磨,希望以優質內容和優質原創歌手,來留住用戶,讓用戶買單外。在用戶使用體驗方面,騰訊音樂也做出了不少新動作。
最值得一提的是,與騰訊生態體系,即騰訊視頻、騰訊遊戲以及微信的合作。這方面,不僅像上文提到,有助於原創歌手作品大面積推廣,也使得用戶有更加新奇的體驗,從而也有助於拓寬音樂商業化空間。
如今年9月,全民K歌便與微信合作,推出「唱歌分享至微信狀態」功能。此外,QQ音樂也是如此,可分享至微信動態。將音樂與社交做到相結合。
同時,為了應對短視頻平台的競爭,騰訊音樂也繼續推動QQ音樂沉浸式短視頻板塊,還有酷狗豎屏MV的打磨。目前QQ音樂每日視頻瀏覽量和每日獨立訪問量分別達到1億和1800萬。

騰訊音樂進軍海外,同時也要打造元宇宙
除了老生常談,如何優化用戶體驗,以及把握優質音樂版權和推廣優質原創內容外。騰訊音樂還入住了長音頻領域。
如今年1月其收購懶人聽書,花費27億元。4月又宣布將旗下酷我暢聽與懶人聽書合併升級為「懶人暢聽」。
對於大熱概念「元宇宙」,騰訊音樂也要通過在全民直播推出虛擬直播室,來打造元宇宙直播概念。其還上線了浸式音娛類遊戲《QQ音樂星光小鎮》,在虛擬世界裡體驗虛擬演唱會、新歌發布會、音樂節等音娛節目。
同時,騰訊音樂也將目光放到了海外市場。就在今天,騰訊音樂宣布要與Apple Music 達成音樂授權協定,將通過 TME 音樂雲,對授權的音樂作品進行全球發行與推廣。
不過,儘管目前長音頻是騰訊音樂增長最快的業務,三季度月活超過1.4億,同比增長89%。但本季度其毛利依然為負。
據悉,未來幾月也預計會持續負數,同時也面臨著喜馬拉雅、蜻蜓FM等的競爭。至於元宇宙的打造,和海外市場的開拓,效果如何尚需長遠觀察。
目前,總體來說,騰訊音樂依然在積極開疆拓土,不斷創新,給音樂人以及用戶更好的體驗。
但同時,受獨家版權優勢逝去的影響,用戶流量如何繼續維持甚至提升?如何抵抗抖音等短視頻平台在促進歌曲爆火能力上,對音樂人的吸引?以及彈窗廣告、開屏廣告被勒令整頓,粉絲文化監督加劇後,對其廣告、數字專輯等商業收入的影響,這些都還是騰訊音樂需要其應對的問題。
奧一新聞 記者 劉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