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前段時間為大家介紹了一部日劇《明天,我會成為誰的女友》。好像工廠流水線製造出來美麗溫柔的日式女友,明明是在校大學生卻被東京這個大城市的慾望、金錢、利益所迷得走上了一條自己也不喜歡自己的迷失的道路:
爸爸活、租賃女友、愛上了牛郎。掙的錢都用在了衣服、化妝品、吃喝玩樂上,有時候也會質問自己究竟想要什麼,但是……到手很快的金錢, 用金錢換取的快樂,那麼容易得到。陷入其中,真的很快樂,不是嗎?
而這些年所有日式都市物語,離不開這部開山鼻祖一般的《東京女子圖鑑》;霓虹閃爍的澀谷夜景,永恆的年輕人與生命力。往上爬的慾望,攀比心,對男人的虛情假意和利用。來到這座人人嚮往的大都市,年輕的我們,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是特殊的;但是究竟是我們在這座大城市站穩了腳跟?還是這座城市吞噬了我們的內心?
但來到大城市的我們,誰又真的甘心呢?大概就是那一句——「我們回不去了。」
自從日版的《東京女子圖鑑》成為女性題材的永恆經典之後
咱們的國產劇也在這兩年誕生了不少部「女性物語」
有繁盛又艱辛的《北京女子圖鑑》
又有時髦、復古且小資的《上海女子圖鑑》
終於2022年有了一部新的——
《台北女子圖鑑》。
這個不斷被改編的大都市女性奮鬥史的故事,非常有東南亞三國女性們的共通之處,又有這些不同的大城市的風情與特色。
最近一部桂綸鎂主演的《台北女子圖鑑》,既有大城市的繁華,又有台灣省特有的古樸風情,再加上桂綸鎂的靈氣,倒有一種別樣的滋味。雖然評分不高,但也有一番別樣的滋味。
林怡姍(桂綸鎂飾),一個從台南永康到台北發展的女子,在職場上並非一帆風順,還要面對愛情的酸甜苦辣。她與妹妹林怡凈(林思宇飾)、青梅竹馬李承恩(王柏傑飾)、閨蜜許慧如(夏于喬飾),四個人組成「台南幫」,在彼此堅定友情互相扶持下,一路跌跌撞撞勇闖二十年。
該劇改編自大熱日劇《東京女子圖鑑》。
從8.6到5.6,女性的野心與慾望,璀璨大城市下打拚與漂浮的個體的故事 ;怎麼評分就差的這麼多呢?
大熱的女子圖鑑系列呢,其實設定是那種年輕、有野心沒背景,進入大城市打拚的年輕女孩的成長故事。像從安徽去上海的「上海女子圖鑑「,以及從日本小城市去東京工作都是很有代表性的設定。
從一個相對邊緣和偏僻的城市前往這個城市的中心地帶,「北漂「」滬漂「」東京漂「都很有代表性:一方面這兩個地方在物質消費和人際交往上的天差地別:
大城市更多的工作機會、更多的資源,更多年輕人的氛圍;便捷、快節奏、時尚、多平台。就像《東京女子圖鑑》海報上那些美好的紙醉金迷:東京塔、粉絲襪、名牌香水包包…不論是既現代化又繁華時髦的外在,還是年輕又有底蘊的外在。
大城市對年輕人,特別是受過高等教育、有野心的年輕人的確有致命的吸引力。
然而呢,《台北女子圖鑑》里的台北和台南並沒有多大的反差,兩個地方乘地鐵只要兩小時,城市風貌也沒有很強的視覺對比:台北也有和發小一起的路邊攤、燒烤、啤酒與卡拉OK;台台南也並不鄉土 ……
在《台北女子圖鑑》中,我們幾乎感受不到兩個城市的差別。反而是一種很統一的,有傳統古樸風情、人情味的台灣省。即使是女性路人掉斷的鞋跟、總是打扮的美麗動人,將家裡照顧的僅僅有條的漂亮小阿姨,其實背地裡是小三。
都體現不出來那種大城市女性的拼搏、野心和事業心;相比較《上海女子圖鑑》里金莎飾演的上海女囡囡的那段獨白才更有一種深入進去的小資、講究到骨子裡的時髦和自信,並不是炫耀,而是一種刻在骨子裡的傳統格調:
「我們上海囡囡的夢想嘛,就是穿著vera wang,三十歲前,舉行一個草坪婚禮。在法式飯店裡,享受生活咯。然後悠閑地過日子。「
精緻、聰明又漂亮,帶著上海浪漫又時髦的小資氣息,這個「引路人「一般有善意也有邊界感的女同事,也是」上海「標籤的體現。
而台北的特色究竟是怎麼樣?直到第三集看完,小編都沒感受到劇情的刻畫。
「女子圖鑑「系列最經典的就是各位野心勃勃、有物質追求和自我價值實現的女主們。
桂綸鎂,短髮素顏瘦削的文藝造型,首先就很局限。不像女性都市劇,反而是一種台灣文藝劇的味道。
而林怡姍這個角色,卻有一種傻乎乎的天真與野心向上,兩者都存在的割裂感。比如一方面她說自己要成為台北人,要找到一份時尚方面的工作。
另一方面,一個沒啥前景的面膜公司的電話銷售工作她一做就是兩年。當她的同事因為懷孕被惡意開除時,她選擇在這個公司繼續苟下去,而不是站出來。不僅如此,她作為一個有時尚野心的女孩,面試連妝容都沒化好,毫無準備,也是相當齣戲的。
我們要看的是有實力沒後台,有野心沒背景的傻白甜;而不是工作能力一般還要去大城市闖的傻白甜。
其實「女子圖鑑「系列的男性角色雖是配角,但可以說,女主角交往過的每個男生都成就了最後的她。然而,《台北女子圖鑑》里男人好像硬湊走過場那樣。我甚至記不清她怎麼愛上第二任男友,怎麼唱首歌就睡服了第三任男友?
強大的感情割裂感、以及不夠上進的女主,還有桂綸鎂文藝清瘦的造型、傻白甜式的人設。很難讓我們感受到那種在大城市裡拼搏嚮往、追求物質和實現自己時的野心與貪婪。 然而有點」寶島少女成功記「那種勵志味道,變了味的女子圖鑑從不易、貪婪卻坦蕩。
竟然恢復了古早勵志偶像劇味,看久了確實膩味。
何為大城市的女子圖鑑?不僅是小城市來大城市闖蕩的,一步步向上爬的女主。更是公司女強人、願意和男友回老家、精緻精明又樂於幫助自己的本地囡囡、甚至是樓下早餐鋪子的阿姨,不同身份、年齡、立場的大城市女性,她們都有自己為生活和未來做選擇權,才構建出了一幅完整的都市女子圖鑑。
而《台北女子圖鑑》里,女配的著墨實在太少,不論是路上斷鞋跟依然堅持接待客戶的女員工、還是表面精緻幸福背地裡是小三的小阿姨、抑或是懷孕被開除的女同事……功能性都太強,和女主的交往都太淡了。 拼湊不出,這個城市女性多元又冥冥中有一種相同的生命力的形象。
台灣女子圖鑑,就還是得陳嘉玲的《俗女養成記》:溫馨吵鬧家庭里童年的記憶、那些瘋玩的夏天、偷寫信被毒打的阿娟、堅決拒婚的姑姑,去了大城市的阿姨和我又嫉妒又愛的表妹……
那些童年裡有著濃墨重彩印記,我分外惦記、卻漸行漸遠,下落不明的女子們,才是真實、夢幻,溫暖也不易的「台灣女子圖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