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茜大姐大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文茜大姐大」(ID:sisy-world)。
今天我要訴說的故事,叫做「一個失敗的政客」,我要討論的將是一個舉世矚目的事件。
曾經有很長一段時間,大家都認為默克爾是全世界最有權勢的女性政治人物,如今,她的身影即將退出政治舞台,慢慢地,她將不再閃耀。在 2015 年歐洲出現難民潮之前,沒有人認為她會輸掉 2017 年的競選,人們覺得她將會是一個最成功的女性,或者說是最好的政治典範;可是在那之後,默克爾做出來的決定徹底改變了她的處境。
▲德國總理默克爾:從小姑娘到鐵娘子的轉變
在德國,本來只有兩大黨,一個是默克爾領導的「基督教民主黨」,簡稱「CDU」,另外一個是「社會主義政黨」,簡稱「SPD」。可是在 2015 年敘利亞難民潮出現以後,在默克爾的家鄉梅前州(梅克倫堡-前波莫瑞州)火速崛起了一個「另類選擇黨」,簡稱「AfD」,他們核心概念是「純粹德國」。這個概念聽上去是不是像希特勒復活了?可是 AfD 的領導者是女的,而且長得並不像希特勒。
默克爾連續參與了三場地方選舉,第一場就在她曾經屢戰屢勝的故鄉。這一次,她領導的 CDU 在梅前州居然只得到了 19% 的選票,成了倒數第一。AfD 的得票率竟然有 20.8%,所以我說德國人的血液里仍然存在的「純粹德國人」這種概念。
到了第三場,選舉地點在德國的首都柏林,意義重大,結果默克爾仍然遭受了歷史性的挫敗。17.6% 的得票率,是 CDU 在柏林有史以來的最低選票記錄。
▲在 2016 年杭州 G20 峰會上,默克爾低頭沉默地看手機
為什麼默克爾的處境在短短几年內會變成這樣?事情始於「阿拉伯之春」革命的時候敘利亞爆發的內戰。敘利亞執政的阿薩德政權傾向於俄羅斯,所以美國就提供武器給當地的反抗軍,造成了敘利亞戰火連天,老百姓死傷慘重。
到了 2012 年,ISIS 全面崛起,變成一個全球性的、巨大的危機。美國當年「9·11」的時候,總共死了 2300 多人,民眾就哭著紀念了 15 年,當然對此我也覺得很難過。但在那些西方人的觀點裡,中東死了 100 萬人,那都只是一個數字而已,不叫危機。
當內戰發生在利比亞的時候,別的國家都要介入,因為這裡有石油;可是當內戰的地點變成了敘利亞,就不見誰去插手了。
▲廢墟與槍支,組成了年輕一代敘利亞難民的童年
在這場曠日持久的危機里,敘利亞原本 2400 萬居民里有一半都成了難民,這些人被迫離開家園,逃往鄰近的約旦、黎巴嫩和土耳其等國家。但是,很多人被土耳其政府以「對不起,你們是庫德族」為由趕走,又或者有些地方也早已人滿為患,食物難以供應,所以才會出現了大量難民渡海前往歐洲的情況。
2015 年,一張敘利亞小男孩伏屍灘頭的照片引起了全世界的矚目。有一群難民申請去土耳其,被土耳其政府拒絕之後,決定橫渡愛琴海前往希臘,結果浪頭襲來,小船傾覆,小男孩就此溺亡。安吉麗娜·朱莉在同年的聯合國大會上告訴所有的西方人,這些敘利亞的難民並不是主動要來歐洲的,他們只是為了尋求起碼的安全生活。
▲只要一場浪,一條鮮活的小生命就此消逝
在 2015 年難民潮的時候,默克爾第一次帶著溫暖的笑容,一躍而起——她賭上了自己的政治生涯,開放德國邊界,大量接收難民。
在過去這麼多年,默克爾在政治上一直很成功的原因,是她從來沒有動過感情。許多事情她都是謹慎小心地退後一步慢慢觀察,等到時機成熟時才出來做決策,說白了,她所做的只是看老百姓臉色,從來沒有做出過什麼偉大的改革。
我作為一個政治學的學習者,也曾經從事過政治工作,我認為一個人從事政治,如果沒有起碼的良心那就是禍國殃民;但一個政治人物如果很有良心,講究人道主義,就很容易失去權力。我過去常常講,在「靠卑鄙無恥贏得權力」與「失去權力,但是保留了你的本心」之間,我會選擇後者,我敬佩那些如禽獸般、毫無知覺地取得權力的人,但是我不會當那種人。
▲數以萬計的難民高聲呼喊著「德國!德國!」
這一次,因為難民政策的不完善帶來了一系列問題,默克爾的民眾支持率大幅下降。如果她就此下台,代表的意義是什麼?我覺得是默克爾有了作為政治人物的「真正的良知」,同時也暴露了人性的短視等弱點。
我常常說,歷史的主軸從來都不是「理性」,而是「非理性」,比如「12·31 德國科隆性侵案」。英國有一個報導中提到,德國出現夜間性騷擾的行為是常態,意思是說就算沒有這些難民來,德國也常常發生性侵案。
本來德國人覺得收容難民是很值得驕傲的,在火車站裡鼓掌歡迎那些難民,等到出了事情以後,就都反過來去指責默克爾。因為造成科隆大教堂事件的人是敘利亞難民,而且是默克爾收容的難民。
但你試想一下,德國總共收容了 100 萬人,這其中會不會有 7 個人去犯罪?會不會有神經病?會不會有激進分子?當然可能會有,可是大家不會那麼想,7 個人犯事的罪惡就能推翻默克爾收容 100 萬難民的功績,這就是人性,而歷史就是由這樣的人性所撰述成的。
▲性侵案發生後,人們開始大規模遊行示威
在接納難民時,默克爾說了一段話,大意是如果德國不接受這群難民,國內的穆斯林很可能就會覺得,你們這些西方白人講的人道、自由和尊重都是對基督徒和天主教徒而言的,其他的人都死不足為惜,你們所謂的「人道主義」,只有道,沒有人,這個道就是你的宗教。
有了這種心理,本來一個很溫和的伊斯蘭教派成員很可能就會慢慢地激進化,這對德國而言是一個非常大的警訊。所以,默克爾包容這 100 萬難民的同時,也是為了告訴國內的 400 萬穆斯林:這裡真的是你的國家,你不用去效忠什麼 ISIS,不用去參加什麼基地組織。
另外,目前德國社會的老齡化問題十分嚴重,所以默克爾接納了這些渡海而來、受過高等教育的年輕人,為德國補充基層勞動力。
默克爾所說的這些東西,都是需要時間來證明的,但是時間從來不會給政客機會證明自己的遠見。
▲德國 8000 萬人口中有 5% 是穆斯林
歐洲難民潮到現在還沒有結束,默克爾如果因此下台,一定會產生多米諾效應,不會再有任何政客重蹈她的覆轍,主動收容難民。這種做法很可能會助長歐洲的極端民族主義和殘酷主義,難民問題並不會因為你關起國門而結束,因為在歐洲的每個國家裡都有穆斯林,屆時,真正的恐怖分子可能會出現在你自己的國內,造成全面的衝突或是其他新的問題。
其次就是歐元危機,其實這方面對於全世界來說,所有國家都是綁在一塊的。希臘現在十年期的公債殖利率差不多是 8% 到 9%,身為領導者的齊普拉斯拒絕改革,於是國家又開始進入危險狀態,很可能又需要向外要求援助。
過去,默克爾還有足夠的權力可以穩住這個問題,現在她的政治領導力大減,連處理歐元危機的能力也沒有了。而法國現在也是自顧不暇,國內崛起了一個比德國 AfD 的力量更強的極右派,整個競選都亂七八糟。支撐歐元的最主要的兩大國家,自己國內的政治都出了問題,如果希臘再次爆發債務危機,他們該如何面對?
▲希特勒就是典型的極端民族主義者
那麼,默克爾算是一個失敗的政治人物嗎?我們看過很多人物如丘吉爾、羅斯福、布希家族等消失在歷史中,歷史就好像我手上的紙張一樣,一頁頁緩慢又無情地翻過。很多事情從長遠角度來看,和當下發生時的意義是不一樣的,現在大家認為她的難民政策是失敗的,但是到了 10 年、20 年後呢?
譬如,很少有人知道丘吉爾是怎麼下台的。因為他在二戰的時候不肯投降,反而把全英國所有海外資產全部抵押給美國,並且把所有的工廠改做軍事生產鏈來對抗納粹,最後才贏得了戰爭的勝利。但大戰之後,英國的命運也從此改變,它從世界最大的債權國變成了世界最大的債務國。
▲丘吉爾:理想領袖與悲劇英雄
戰爭結束以後,英國至少需要一兩年的時間才能恢復日常生產,而且還要從美國進口很多糧食。英國欠了美國那麼多錢,就希望美國能夠幫它一把,沒想到那個時候美國正想打壓英國,就趁機提出了幾個條件,除了貸款要收一定利息之外,還要求英國第二年不能操縱英鎊匯率。所以英鎊隔一年就大貶,出現通貨膨脹。
結果等不到談判完成的這一天,丘吉爾就被叫囂著「要拿回英國人的尊嚴」的英國工黨趁機奪了權,被一舉趕出首相府。
其實我想告訴大家,在英國這個例子里,那些藉由國家面臨困境的時刻,或是當一個國家領導者做出有遠見的事情的時候,趁機奪權的人都是無恥政客。他贏了,但他很無恥,而且他將來一定會為他的無恥付出代價。
▲丘吉爾、杜魯門、斯大林(從左到右)
政治家之間的握手總是虛大於實
還有一個例子,就是默克爾的前任總理施羅德。當初默克爾之所以能上位,不是因為她做了什麼,而是施羅德做了什麼。
那時正值柏林牆倒塌,德國統一。但由於西德原來的福利政策太好,再加上當時德國法定的退休年齡太早,平均工資太高,工人工作時間太短,退休金跟原來薪水的比例又太高,四大原因導致了整個國家債台高築。
我聽說 1998 年的時候,德國兩個政黨因為選舉的關係,四處亂開支票。SPD 提出「退休金是原來薪水的 70%」,右派全都反對,但他們和 SPD 唯一的差別,就是退休金與薪水的比例降低到 61%。我想說這樣子互相喊價,當這是拍賣會嗎?這樣下去德國一定會垮掉的。
▲只是一面牆,就將德國分成了兩個天地
施羅德在 2003 年看出了問題,於是提出《 2010 議程》,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例如延長退休年齡,加長工時等,但這些又引起了工人們的抗議。
我要告訴各位,在政治領域裡「亂開支票」的後果是很嚴重的,社會福利一旦給了,你就要不回來了。就好像你每個月給孩子一萬元人民幣的零花錢,等到你發現這樣會把他寵壞,想要收回零花錢的時候,孩子就會恨你,覺得你不愛他,所以你一定要讓孩子先苦後甜。不是你的孩子不好,因為這就是人性。
施羅德提出了這個了不起的政策,使德國逐漸擺脫了所有的債務,成為全歐洲最強的國家,而且也是今天歐債危機里的例外。但在 2005 年選舉時,施羅德輸給了默克爾。她贏得權力的同時,也是一個偉大的政治人物下台的時刻。
卸任後的施羅德,因為離過三次婚,必須支付三份贍養費,而他又在自己的任內把退休金砍到很低,就變成了一個沒什麼錢的平凡老人,成天牽著狗散步。但是他也無話可說,因為這是他當時留下來的政策,受惠的是全德國人。
▲德國能夠再次崛起,幸而有施羅德留下的長遠政策
如今,我覺得默克爾的下台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因為它再次告訴我,人性是多麼沒有遠見、多麼自私、多麼排外、多麼不理性的。所以,只要有人,就會有仇恨和戰爭,因為所有人都覺得自己的話有道理,有正義感,但這根本就是一個笑話。
在我看來,全世界那些發出仇恨聲音的人都是小丑。人們在經濟衰退之後的生活中出現了痛苦,可是沒有人告訴他們怎樣解決這種痛苦。於是,有一群政客就像小丑一般利用這種痛苦,把它轉為仇恨,然後領著這個世界走向越來越不可解決的矛盾之中。像這樣的知識分子還真不少,這是這個世界、這個時代的悲哀。
如今默克爾可能會在 2017 年永遠離開我們的視線,因為她太老,一旦下台就很難東山再起。而她的下台,就像丘吉爾、施羅德一樣,因為她的做法並不完全是錯的。她只是不夠狠心,沒有像匈牙利總理一樣說「我只接受基督徒」,她當時如果也這樣說了,說不定就存活下來了。
所以,存活的政治人物很好嗎?我覺得大家可以嘗試去看一下,那幾個存活的政治人物是什麼樣的。如果他們也是毫無良心的,鄙視他們吧。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