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10:00
上海市舉行第191場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
▽
封控管控區如何降級?
防範區如何變低風險地區?
最新規則來了
封控區、管控區要符合什麼樣的條件才能調整為防範區?防範區怎麼才能變成低風險地區?市衛健委副主任趙丹丹介紹,為持續鞏固防疫成果,接下來分兩個階段進一步做好社區疫情防控工作。
第一階段:目前至5月31日,單日新增陽性感染者數進一步減少,不斷縮小封控區和管控區範圍。
封控區如連續7天無新增陽性感染者調整為管控區,後續連續3天無新增陽性感染者調整為防範區;如出現陽性感染者,封控區調整時間重新計算。管控區如連續7天無新增陽性感染者調整為防範區;如出現陽性感染者,管控區調整為封控區。
防範區如無新增陽性感染者不作調整;如出現陽性感染者,按照國家有關標準,綜合陽性感染者數量、區域分布、疫情風險等劃定疫情中高風險地區範圍。
第二階段:全市實施疫情風險地區劃分,若區域內無封控區、管控區,則該區域可視作為低風險地區,解除防範區。
原則上,疫情中高風險地區以居民小區、自然村、單位等作為最小劃定範圍,可適當擴大至毗鄰風險區域。區域內14天內累計報告10例及以上陽性感染者,或發生2起及以上聚集性疫情,該區域劃定為疫情高風險地區。
區域內14天內累計報告不超過10例陽性感染者,或發生1起聚集性疫情,該區域劃定為疫情中風險地區。中高風險地區14天內無陽性感染者報告,該區域轉為疫情低風險地區。
在「三區」管控措施方面,封控區封閉管理期間實行「區域封閉、足不出戶、服務上門」。管控區實行「人不出小區(單位),嚴禁聚集」。防範區實行「強化社會面管控,嚴格限制人員聚集規模」。在劃定為疫情中高風險地區後,將實施14天封閉管理,人員足不出戶,服務上門;每天進行1次核酸檢測。區域內報告最後一例陽性感染者後,如連續14天無新增陽性感染者,該區域降為疫情低風險地區。
中山醫院:
單日門診最高達11279人次
每天均可辦理出入院和開展手術治療
中山醫院副院長錢菊英說,中山醫院在保障院區防疫安全的基礎上,加快恢復醫院的醫療服務。門診持續開放運轉,普通門診、專病門診、專家門診、高級專家門診已全面恢復,單日門診量最高達11279人次。為了方便市民就醫,本周開始,周一到周日的線下門診與互聯網門診都已經開放。門診服務也在努力提質增速,目前,市民的絕大部分門診檢查可以在當日進行,門診化療也每天開展,單日門診化療最高已超200人次。此外,為了便民利民,中山醫院設專門門診診室和專窗為志願者代配藥提供方便。
互聯網醫院服務推出了跨院複診配藥、一鍵極速配藥、線上大病醫保結算等新功能。五一期間,醫院組織了樊嘉、葛均波兩位院士領銜的200多位專家進行互聯網醫院義診,服務患者近3000人次。為把好「入口關」,醫院還通過「數字哨兵」掃碼、人工流調等方式,嚴格落實各項防疫要求,各門診區域定期消毒,就診過程中做到一人一診室,保障來院市民的感控安全。
值得一提的是,中山醫院急診24小時保持開放狀態,保障危急重症搶救通道的通暢。根據分層分類的流程,分區域診療原則進行醫療診治工作。單日接診量多次超1000人,救護車單日接診量多次超100輛。
目前,醫院一周七天均可辦理出入院和開展手術治療。住院病人總數大約1600人。在前期限期手術照常開展的基礎上,手術服務量也在不斷增加,單日總手術量接近200台,其中四級手術(高難度手術)佔比達到了48%。醫院已累計完成各類移植手術50餘台,其中肝外科團隊還開展了國際首例「親屬肝」和「廢棄肝」雙供肝肝移植;心外科團隊開展了全國首例國產新型主動脈術中支架植入,在危重病診療技術創新上實現了新突破。
錢菊英副院長說,隨著疫情形勢不斷向好,中山醫院也會儘快全面恢復醫療服務,更好地滿足市民朋友們的就醫需求。
光明集團:
復工復產139家企業,員工近萬人
進一步滿足採購需求
光明集團是上海主副食品重要保供力量,目前,集團復工復產情況如何?如何進一步滿足市民的採購需求?光明食品集團總裁徐子瑛說,本輪疫情以來,光明食品集團將上海市民的主副食品保供作為首要任務,同步開展「疫情防控、城市保供、復產復工」。截至目前,光明集團已累計為全市提供鮮奶約4萬噸,大米約4萬噸,麵粉約8000噸,蔬菜約30萬餘噸;豬肉約2.5萬噸;每天我們生產食用油約80噸,糖約400噸;同時保障每天稻米、小麥1000餘噸、乳品3000餘噸的加工能力。
目前,集團已復工復產復市139家企業、員工近1萬人,包括蔬菜基地、批發市場、養豬場、奶牛場、愛森、梅林等企業。此外,推動商超門店應開盡開,以線上線下形式復市了第一食品、農工商、好德、可的、良友等776家門店。通過「光明隨心訂」等線上平台,開設社區團購。
下一步,集團將進一步加強產品集成和貨源組織。集團域外農場——上海農場、練江牧場、白茅嶺農場和軍天湖農場等,每日將新鮮蔬菜、雞蛋和禽肉運抵上海;蔬菜批發市場每天供應不少於2000噸蔬菜和500噸水果,保障上海「菜籃子」;光明乳業調動全國生產工廠,做好市民優質鮮奶和常溫奶的「奶罐子」;光明國際旗下愛森、蘇食、梅林等肉類企業,加大冷鮮豬肉和牛羊肉供應,保障本市各類肉製品需求,形成多品種多門類保供「肉盤子」;糖酒集團從廣西等地調運優質原糖,做好居民和生產企業民用糖供應;光明農發集團、良友集團做好上海大米、海獅食用油、福新麵粉等「米袋子」和「油瓶子」供應。
在供應方式方面,也開設了社區團購。集團還將採用「光明直通車」模式,堅持「基本需求、食品安全、品質放心、送運便捷、價格實惠」標準,採用「一個光明人就是一個供給站」等方式,每一位光明員工在所在居民區內做好保供團長,為本小區居民提供來自光明集團的生活物質保障。隨著復工復產的加快,也為相關企業進一步做好保供工作。
嘉定區:
4月28日有序恢復老年人疫苗接種
每個街鎮至少開設一個接種點
嘉定區副區長王浩說,從4月28日開始,嘉定區在防範區已逐步有序恢復老年人疫苗接種服務,目前已累計接種5000人。
嘉定區、街鎮加強老年群體疫苗接種的科教普及,通過專家答疑等方式提升老年人對疫苗的接種意願,同時做好未接種老年人疫苗接種意願統計登記工作。通過安排流動車進社區、進農村,安排小分隊進養老院、療養院等服務方式,滿足老年群體就近就便的接種需求。同時有序恢復全區各疫苗接種點,實現每個街鎮至少開設一個接種點,設置老年人接種服務綠色窗口,優先安排老年人接種服務。
在兒童計劃免疫接種方面,嘉定區自5月起逐步恢復,目前,全區所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已全部恢復兒童計劃免疫接種工作。接種服務結合疫情防控需要實行預約制,接種前需完成網上預約,在指定時間進行接種,減少人員聚集和排隊時間。同時,接種門診採取測溫、驗碼、查看48小時內核酸證明等疫情防控措施,確保兒童接種和疫情防控安全。
新民晚報原創稿件
記者:左妍
視頻製作:向袁媛 劉力源
編輯:施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