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第一篇,就談到了戰爭的問題。孫子曰:兵者,國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孫子這句話,提出了「慎戰」思想,戰爭是一個國家的大事,關係到生死存亡,所以必須「慎戰」。個人理解,孫子的「慎戰」思想包含三個部分:一是不好戰,不打無準備之戰。二是不避戰,不畏戰,勇敢面對戰爭的兇險。三是先為不可勝,以待可勝之機,以求全勝。
用「慎戰」思想來分析烏克蘭戰爭,俄羅斯對待烏克蘭戰爭是「慎戰」的。烏克蘭危機是2014年爆發的,隨後俄羅斯拿下克里米亞,但是一直處於忍耐狀態。對俄羅斯來說,同時面臨烏克蘭危機和敘利亞危機,這兩場戰爭,俄羅斯的措施是先參加敘利亞戰爭,而緩和烏克蘭危機。所以在明斯克協議之後,俄羅斯2015年9月出兵敘利亞,與美軍在敘利亞開戰。最終,俄羅斯支持敘利亞政府反敗為勝,也迫使美國冷戰後的中東霸權在敘利亞遭受慘敗,不得不改口表示不要求阿薩德政權下台。這是美國冷戰後霸權擴張遭受的第一次慘敗。
我一直講過,普京下這個決心不容易,是五個方面的因素,促使他下了這個決心。
一是美國和北約從阿富汗撤軍,標誌著美國冷戰後的擴張戰略完全失敗。
二是敘利亞戰爭的勝利,俄羅斯在軍事上摸了美軍的底,心裡有數。
三是白俄羅斯的博弈上,俄羅斯獲勝,白俄羅斯避免了顏色革命和政變危機,而加入俄羅斯聯盟。
四是美國將中國列為對手,對中國發起貿易戰失敗,中美關係繼續惡化是必然的趨勢,而且中國可能時刻準備解放台灣,讓美國陷入兩線作戰。
五是中俄關係互補性強,在敘利亞、伊朗和東北亞安全方面有很好的戰略合作,中俄結伴而不結盟,互信度高,中俄放心把後背交給對方,俄羅斯可以集中力量解決美國在歐洲的霸權。
烏克蘭戰爭,我一直用三場戰爭作為觀察的戰略坐標。
一是朝鮮戰爭,朝鮮戰爭中,中國人民志願軍面對美國為首的16國聯軍,中國陸軍與美國的海陸空三軍作戰,而且面臨美國核武器的威懾,勝利來之不易。烏克蘭戰爭,俄羅斯不存在害怕美國核武器,而是俄羅斯的海陸空打烏克蘭在美國和北約扶持下的陸軍,勝算更大。
二是敘利亞戰爭,敘利亞戰爭中,美軍和俄軍等同於交戰,美軍斬首了俄羅斯在敘利亞的最高指揮官,俄軍也經常轟炸美軍在敘利亞的重要目標,俄羅斯在烏克蘭的作戰環境、補給方面都比敘利亞強,所以俄羅斯在烏克蘭勝利是必然的。
三是科索沃戰爭,美國打科索沃戰爭的主要目的,是北約東擴,將華約範圍內的東歐納入北約控制。而南斯拉夫是親俄的,所以成為被肢解的目標。烏克蘭是反俄國家,自然也被俄羅斯列為首個目標。俄羅斯在烏克蘭的勝利,決定歐洲的霸權走向,甚至決定北約的命運和未來。
烏克蘭戰爭,俄羅斯不能輸,美國輸不起。
烏克蘭戰爭,俄羅斯是不能輸的,可以說,普京下決心發起烏克蘭特別軍事行動,是拿自己的政治生命和國運在賭。如果俄羅斯輸了,北約必然東擴到烏克蘭,俄羅斯國內各種政治勢力必然怪罪普京,俄羅斯在國際上遭受重大挫折,在國內也會面臨嚴重的政治危機。
烏克蘭戰爭,美國同樣輸不起。如果美國輸了,俄羅斯完全控制了烏克蘭,烏克蘭成為親俄國家,那麼北約誰還敢希望美國的保護?目前的烏克蘭戰爭,美國幾乎是將烏克蘭作為北約國家進行保護和支持,美國組織了40多個國家支持烏克蘭,如果不是北約國家,烏克蘭有這個待遇?之所以不承認烏克蘭是北約國家,那不過是美國可進可退的政治借口而已。所以,烏克蘭戰爭,如果美國輸了,那麼北約必然解體。
美國輸不起,所以美國開始無底線支持烏克蘭對俄羅斯的油氣管道和克里米亞大橋進行打擊。反過來,俄羅斯也必然加大對烏克蘭的民用設施的打擊,這樣俄烏之間的談判更加不可能了,雙方的損失會繼續加大。
對俄羅斯來說,在烏克蘭戰爭中只能贏,那就要做好持久戰的準備,而且普京簽署部分動員令,增兵30萬,說明俄羅斯已經估計了美國和北約參戰的打算,朝鮮戰爭的頂點是上甘嶺戰役,上甘嶺戰役之後,美軍就開始做好談判的決心。烏克蘭戰爭,何時是戰爭的頂點?對此,我們繼續觀察。
閱讀龍凱鋒更多原創文章:
2.龍凱鋒:烏克蘭戰爭是一個局,誰是螳螂捕蟬,誰是黃雀在後?
3.2022年俄烏戰爭打不打?大打、中打還是小打?有什麼判斷依據?
4.龍凱鋒:烏克蘭戰爭,俄羅斯必勝的七個條件、三個原因和三大變數
5.佩羅西竄訪台灣,拜登的算計落空,我們解放台灣的時機成熟了
6.第五次世界大戰已經爆發,烏克蘭戰爭要打多久?世界面臨大變局
7.龍凱鋒:美國眾議長佩羅西訪台,東亞局勢變天,我提8條建議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