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Micro USB,大家都不陌生。在前幾年的手機甚至現今還有一些手機上的充電介面都是Micro USB介面。這個介面標準是由諾基亞、摩托羅拉、索愛、三星和LG等所組成的OMTP在2007年所提出。
有點誇張的說此舉具有一定的歷史意義,終結了當時各大手機廠商充電介面不同的問題。要知道在這之前充電介面千奇百態圓形插口、Mini USB等等介面,想要借他人充電器充電,那是不可能的。
當然了這種介面也有很大的局限性,最能感受到的充電時必須分正反面,在傳輸速度和充電速度上,也都不太盡如人意。
2014年8月份 USB-IF組織發布了全新一代USB標準介面,Type-C介面。在短短几年的時間裡迅速在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手機等設備迅速普及,相對於Mirco USB介面,Type-C介面的好處顯而易見。
充電可以正反插應該是Type-C介面最直觀的感受,在Mirco USB時代,充個電我們先看看正反對不對,白天還行,晚上光線不好時,充電簡直考驗操作。
Type-C介面無論你是正面還是反面,無論光線不好還是明亮,你都可以直接插,充電體驗一下子提升了不少。
在傳輸速度上Type-C介面也有優勢USB 3.1的介面標準共有三種,分別是USB Type A
USB Type B以及USB Type-C,採用USB 3.1標準的Type-C的,最大傳輸速度可達10Gbit/s,相比於USB 2.0的480Mb/s要快很多而Micro USB僅僅是USB 2.0,標準的一個便攜版本。
採用USB 3.1標準的Type-C,在傳輸速度上妥妥的比Mirco USB快。需要說明的是USB 3.1不等同於Type-C,Type-C同樣不等同於USB 3.1Type-C介面可兼容USB2.0、3.0、3.1標準,就算用的是Type-C介面,有可能你的手機使用的是USB 2.0標準的Type-C介面,而目前市面上大多數採用Type-C介面的,手機大多都是USB 2.0標準,光有潛力,廠家摳也沒辦法。
充電速度上,Type-C也具有先天優勢,Type-C最大供電功率可達100W,這個數值充電有多快。目前手機充電功率最大的是,OPPO的超級閃充,為50W華為的超級快充最大輸出功率為40W,半小時多就可以把手機電量差不多充滿,快充不外乎就是提高電壓或者電流。但這需要介面的支持,Type-C的輸出電壓和電流都提高了,充電自然也快了。
總結
Type-C雖然優點很多,但是到了2018年的今天,Type-C介面也沒有完全普及。一些廠商新發布的產品依舊採用Mirco USB介面,黑馬想說你們是想「文化復興」嗎?
不過據外媒Digitimes報道稱,中國台灣的供應鏈預計到2019年Type-C相關的晶元價格,將會有超過20%甚至更高以上的大跌幅,所以廠家們不要捨不得花這點錢了,趕緊讓Type-C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