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歡迎關注我的養老和教育類專題文章,關注社保關注教育,在閱讀交流中寫作分享進一步思考成長。
社保支出應廣大粉絲的要求,從關注教育的教師待遇,讓我多寫一些農民的退休待遇,多寫一些工人的退休待遇,多寫一些醫生的退休待遇,多寫一些企業的退休待遇。想了一會兒,我決定寫一篇以下幾類人退休待遇的變化趨勢或者即將出現的變化信號。
第1個變化,農民退休待遇的變化。
根據我國居民退休養老辦法實施以來,農民退休待遇實施職工養老待遇和農民退休待遇適當結合的方針和原則,在居委會村委會農村地區,可以領取基本養老補貼和70歲以上的高齡補貼,如果參加了居民的養老保險,繳費滿足15年最低繳費年限,還可以在基本居民養老保險待遇的基礎上,適當提高按照居民養老保險待遇的計算辦法進行,按月發放。
農民的退休待遇應該建立與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的待遇調整機制,主要集中在讓農民繳費養老保險補貼比例要提高退休的待遇的標準,要實時快速的調整,我國有8億接近9億的農民,所以這一部分資金缺口較大,所以暫時的標準比較低,原因是牽扯的人數眾多,目的要通過建立相應的與工資標準和社會平均崗位,工資基數掛鉤的居民養老待遇調整機制,讓民農民的退休養老待遇,每人每月能達到500元左右或1000元以下這樣的範圍就已經是比較理想的狀態。
第2個變化,企業退休工人的待遇變化。
企業退休工人,按照國有企業社會化改革的方案,國有企業退休職工安排在社區進行養老待遇的落實,所以私有企業按照靈活就業人員購買職工養老保險和企業年金制度。2022年企業養老金實現了18連漲,並且與體制內公務員事業單位一體化調整,按照4%的調整比例,如果養老金基數超過5000元上漲200元左右,企業待遇上漲的幅度,甚至超過了高級教師上漲的172元的最低標準,目的是要快速大幅度提高企業退休職工待遇,營造大國工匠精神的迅速落地和培養職業技術發展的生力軍。
第3個變化,教師退休金的變化。
教師養老金超過8000元就開始限制增長的速度和幅度原因是8000元以上的退休待遇屬於較高收入,一個農村地區退休教師養老金超過8000元是很不正常的,相當於三個企業退休職工的養老金,這樣的情況下可以支撐很多啃老族藥師,養老金待遇調整過快增加過高原因是重視教育發展重視,教師待遇改善,以及教師養老金繳費基數較高,繳費穩定30年的繳費期一般比較穩定,同時按照養老保險100%的繳費基數進行購買100%的全員購買職業年金,這樣的優勢,對於教師退休待遇超過8000元有著非常大的影響力,同時教師職稱制度的改革,讓副高級職稱比例從10%提高到30%左右,這是間接性的提高教師待遇的根本措施,放開了中級職稱評審,有進一步推動教師職稱的和待遇的掛鉤。
第4個變化,公務員退休金的變化。
公務員工資實行職級並行制,簡單的說就是工齡增加,工資增加,職務提高,工資增加,既可以實現職務與職級,同時增加也可以實現單方面增加公務員退休金的變化是行業,退休金的標杆,一般來說30年工齡,退休待遇都在9000元到1萬元以上公務員退休金每年是所有退休金調整的標杆和標尺,公務員退休金較高,最重要的是補貼多福利權,退休生活補貼也是比較高的在退休前社保繳費基數按照120%的繳費檔次繳費也是很常見的,同時全員購買較高檔次的醫保比例以及社保。公務員退休金高和在職期間工資穩定,這是我們有目共睹的,是鐵飯碗碗中的鐵飯碗。
第5個變化,退休金的18連漲的特點。
2021年9月份開始對養老金進行了上調,平均上漲300元,按照4%的比例最高上限設置其實2022年養老金18連長具備了一些新的特點,比如說企業養老金上漲比體制內上漲多,農村地區上漲比城鎮上漲多,總體支撐上漲比高級職稱上漲多,2022年上漲比2021年多70歲以上高齡津貼享受人員養老金上漲比例比較多,呈現出的上漲比例是1%~2.5%之間的比例,佔據了調整範圍,大多數省份。在定額調整的基礎上,適當的加大了掛鉤,調整的比例適當傾斜照顧了重點人群和高齡津貼,享受70歲以上的退休人群。
第6個變化,退休金差距越來越小。
退休金在2022年的表現就是差距越來越小,既表現在體制內與體制外的差距縮小,又表現在中級職稱和高級職稱退休待遇的差距縮小,更重要的是表現在職工養老待遇和居民養老待遇的差距縮小和靈活就業人員對比,更加有優勢的,是繳費滿15年最低繳費年限以上的長繳費和多繳費人員,退休金差距越來越小,更照顧了弱勢群體和老少邊窮地區,以及少數民族地區以及農村地區養老待遇的公平化和可持續化發展,讓弱勢群體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未來,感受到了切切實實的養老待遇的增加帶來的幸福。
第7個變化,職稱在退休金掛鉤調整過程中的影響力越來越弱。
2022年養老金調整職稱與退休金調整掛脫鉤是表明了,我們堅持了正確的選擇,就是弱化副高級職稱待遇的影響力,當然弱化副高級職稱,影響力可能動了副高級已經評審通過人員的乳酪,但是我們必須這樣去做,必須這樣去調整,因為共同富裕理念和財富在分配,不允許吃大鍋飯,也不允許搞平均主義,更不允許高級職稱退休待遇超過中級職稱退休待遇2000元以上,這違背了共同富裕的大環境,提高中等收入規模和限高保低擴中,三原則才是養老保險調整的重要基本原則也是未來的大趨勢和大方向。
第8個變化,所有退休職工退休待遇全國統籌的趨勢進一步明確。
2021年9月份開始的全國企業養老退休待遇全國統籌,向我們傳遞了積極的信號,就是養老保險,最終要實現全國統籌,不僅統籌的是企業退休職工養老待遇,這是第1步,接下來就是統籌養老金機關事業單位的全國統籌,第3步就是要解決一體化養老金調整方案,實現體制內和體制外一體化調整這種信號傳遞了淡化體制,一定程度上弱化體制內的繳費和退休待遇優勢,強化激勵佔據2億多靈活就業人員,參加職工養老保險和企業年金的積極性,更大程度上豐富和發展我國社會,保障總量規模更科學的上深度發展,向深水區進步。
第9個變化,退休生活補貼的標準不斷會提高。
大幅度提高退休生活補貼是2022年養老待遇調整的重中之重退休補貼的標準基本參照在職人員績效工資70%部分進行變動,在部分地區把這一標準提高到80%的標準,並且增加了30%增量,績效工資退休退休生活補貼是否也向上調高,按照增加30%增量績效工資的標準來變化呢?這取決於各地財政支付能力以及各地對教育醫療等重視程度,體現出退休職工地區退休待遇仍然具有差異性和差距。但是從長遠的角度來看,退休生活補貼的標準已經提高了非常的多,每人每月增加大約在1000元以上的標準,也是非常可能的,這與我們的職稱掛鉤的。
第10個變化,70歲高齡津貼將重點適當傾斜,特殊人群。
從65歲開始實施高齡津貼,大多數90%地區,百70歲開始高齡津貼,在2022年養老金調整過程中,適當傾斜就重點傾斜了,高齡人群體現出年齡優勢和高級公民的大於優勢,讓70歲以上的養老待遇更高,讓80歲以上的養老待遇快速增加,讓90歲100歲老人體現出高級公民的優越感,補貼的金額最低不得低於300元每人每月。高齡補貼最大的兩個優勢就在於全國統籌全國統一標準,第2個優勢就在於完全與職稱脫鉤體現公平性,所以高齡津貼,比個教齡津貼還要受,歡迎原因是在年齡面前和長壽麵前,大家是一視同仁,公平待遇。
工人,農民,知識分子以及職工等等共同組成了我國多角度多層次的養老待遇體系,未來統一標準是大趨勢,提高補貼的標準是大趨勢,加強退休津貼補貼的統一是大趨勢,提高中等收入人群的基數是大趨勢。
我是社保十叔,歡迎點贊,關注,支持,轉發,收藏,分享,評論,打賞,這裡有最原創的語言文字,這裡有最接地氣的視頻解讀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