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 張璐)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哪些在北京布局?在北京科技周上,圓環狀的「高能同步輻射光源」裝置剛一亮相,就引起觀眾們的熱情圍觀。新京報記者獲悉,該裝置預計今年年中在懷柔科學城開工,建成後將能為工程材料做「體檢」,保證其性能。

「高能同步輻射光源」裝置沙盤模型 。新京報記者 張璐 攝
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也稱為大科學裝置,是由國家統籌布局,面向社會開放共享的大型複雜科學研究裝置或系統。「高能同步輻射光源」是「十三五」期間優先建設的大科學裝置。
「高能同步輻射光源」裝置預計今年年中在懷柔科學城北部核心區開工,將於2025年底驗收並投入運行,將是中國第一台高能同步輻射光源,也將是世界上最亮的第四代同步輻射光源。
同步輻射光源是做什麼的?中科院高能物理所助理研究員張兵兵說,高能同步輻射光源其實就是X光,普通的X光可以為人體做診斷,高能X光用來為機器和厚鋼板等材料做診斷,研究其缺陷機制。「工程材料領域,絕大多數都是厚的材料,比如飛機的起落架等,它的缺陷直接決定了它的壽命和性能。」他說,「高能同步輻射光源」可以對工程材料的全壽命周期進行表徵,探究其性能,將在我國先進材料、航空航天、環保、醫藥、生物工程、微細加工等領域廣泛應用。
從沙盤模型來看,整個建築形似放大鏡,寓意其為探索微觀世界的利器。建築主要包括加速器、光束線和實驗站。張兵兵說,環形加速器中產生的高通量X光經過「通道」到達實驗站。裝置建設完成後,最多容納不少於90個實驗站,可以為不同的樣本做「體檢」。據悉,裝置設計壽命為30年,建成後還會不斷改造,期望其工作壽命為50年。
看到「輻射」字樣,很多觀眾忍不住要問,這光源對人體是否有害。張兵兵介紹,高能量同步輻射本身是一種電離輻射,如果直接打到人身上是有傷害的。但裝置在建設中有很多措施屏蔽輻射,每個實驗站會用鉛屏蔽屋和混凝土防輻射。所以,在同步輻射光源裝置工作實驗、按照工作人員的引導來參觀同步輻射,完全不必擔心輻射問題。
據北京市科委統計,目前,北京運行、在建、擬建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已達19個。
新京報記者 張璐 編輯 李麗霞
校對 危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