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的持有份額和持有金額,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有些對基金不夠了解的人,可能就會對這兩個概念沒搞清,因此就會鬧出一些誤會。比如,有人就問,為什麼自己持有基金的份額比持有金額少呢?
基金持有份額跟持有金額的區別
基金的持有份額,就是持有多少份基金,份是基金的計量單位,一份為基金的最小單位。而基金的持有金額,就是持有多少錢的基金,或者說持有的基金值多少錢,通常以一元作為最小單位。
基金的持有份額,在買了之後,只要持有不動以及沒有紅利再投資,就不會再有變化。而基金的持有金額,大多數都會出現變化。造成基金持有金額變化的原因,自然就是基金單位凈值的漲跌了。
而造成基金的持有份額與持有金額不同的原因,也是出自基金單位凈值的漲跌上。
為什麼基金的持有份額與持有金額會不相同?
基金的單位凈值也就是買入基金時的價格,它等於基金的總凈資產除以基金的份額,或者說,基金的總凈資產除以單位凈值就等於基金的份額。
對於某個投資者來說,持有基金的總凈資產就是基金的持有金額,用基金的持有金額除以單位凈值,就是持有份額了。
從這個公式中可以看出,當基金的單位凈值大於1時,基金的持有份額就會比持有金額少。因為此時的1元錢是買不到一份基金的,同樣,100元能買的基金份額肯定少於100份。
而在基金的單位凈值小於1時,1元錢可以買到一份以上的基金,此時基金的持有金額就會比持有份額要多。
只有當基金的單位凈值等於1時,二才還是相等的。
可見,基金的持有份額與持有金額的孰高孰低,完全取決於基金單位凈值的高低。由於大多數基金的單位凈值在基金上市之後都會變化,所以基金的持有金額也會變化,從而出現持有金額與持有份額不一致的現象。
如果自己買的基金的持有份額比持有金額少,這其實是好事,因為這說明基金在上市後單位凈值漲了,給投資者賺到了錢。基金的持有份額比持有金額越少,給投資者賺的錢就越多。
而在基金上市之後基金持有份額比持有金額多,意味著基金的單位凈值下跌了,當初買了該基金的人就會虧錢。
不過,也並非所有的基金持有份額與持有金額都是不同的,也有一些相同的,這些基金主要可分為兩類。
一類就是貨幣基金。貨幣基金的單位凈值永遠都是1元,因為它在投資中獲得的收益每天都會分給投資者,所以不會累積到它的單位凈值上。按照計算公式,當單位凈值為1元時,基金的持有份額與持有金額就是一樣的。
另一類就是新發基金。新發基金的單位凈值都是1元,在它還沒有去做投資之前,單位凈值都不會出現變化,此時基金的持有份額就等於持有金額。
那麼,對於基金的持有份額和持有金額的區別以及為什麼會不一樣,大家是否明白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