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飛吧黑烏鴉
父與子的感情,本該是很親密的,像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那樣親密無間,做一對很好的哥們兒,豈不是很快樂!可是我們這輩人,尤其是80後的我們,面對自己的兒子大都束手無策,唉聲嘆氣,不是自己的兒子不成器,而是作為孩子的父母,沒有盡到家庭教育的責任和義務,沒有及時和孩子常溝通,常聯繫,常陪伴,而把孩子所有缺點和不對,說成是孩子不聽話,反而責怪孩子不成器。
孩子不聽話,不成器,能怪孩子嗎?很多父母不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和缺點,把所有的不是全歸咎於孩子,想想的確很可笑。
俗話說有人養卻沒有人教育,說的就是從不關係孩子的父母。
前天小馬又來我家給我發牢騷,說他的兒子把他氣死了,我問怎麼了,他說周末從晚上睡到次日中午十二點,他說寫會字看會書吧,兒子隨口一句,你少管我,聽到兒子這樣反駁自己,他想沒有想衝上去就給兩個大嘴巴子,挨了打的孩子衝出家門不知去向。
小馬的家境其實也挺不錯的,他的父母都是離休幹部,唯獨他一事無成,以跑出租為生,自從他結婚後生下兒子,他沒有盡過一天的責任,他的兒子從小到大都是他的父母照顧的,而她的妻子也是如此,從不關心孩子,一心打工掙錢,有時候我就想,孩子不成器,掙那麼多錢能幹啥。
小馬的孩子從小就跟祖父母在一起,當然祖父母帶孫子,想必大家跟清楚,孫子就是祖父母的心肝寶貝。孩子在小學的時候,學習就不怎麼好,直到五六年級的時候,小馬發現孩子的學習實在太差了,於是花錢請家教,典型的亡羊補牢術,孩子已經人生的輸在起跑線上了。
所以小馬夫妻覺得是孩子沒有用心,是不是嚴厲斥責孩子,每次考試沒有好成績,當然逃不過他的一頓暴揍,漸漸地孩子變得很劣氣,常常惹是生非,從來不與他靠近,甚至也說了幾句話,就這樣父子關係,怎麼你讓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長呢。
常言道棍棒底下出孝子,如今不是這樣的,而是棍棒底下出「叛徒」
父輩們教育孩子的方式不論從各方面講都是給孩子一顆好心,而不給好臉色,有時候挨一頓父親的皮鞭,也不會耿耿於懷,反而記在心裡,知道自己錯了就是錯了,但就是這樣的教育方式,孩子們都一顆敬畏父母的心,從來不和父母對抗,八十後的孩子還是很尊敬父母的,對父母都是悉聽尊便。
如今的孩子享受著優越的生活環境,又有著爺爺奶奶的疼愛和庇護,加上父母的教育方式,大都養成了一副「少爺態度」,他們都是油鹽不進,軟硬不吃,死扛到底的態度,讓很多的父母很是頭疼。
言歸正傳,小馬打了他的兒子後,瞬間他又有些後悔,便急忙打電話告訴正在外面上班的妻子,希望妻子能夠找到孩子,可是誰也沒有想到,他的兒子就在出門的後不久,在公交車上由於座位問題發生爭執,將一同齡孩子在下車的時候打成重傷,完成對方脾臟破裂。
這下傻了吧,這是報復性的,是毫無理性可言,面對孩子如此的叛逆,小馬夫妻還是沒到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將孩子牽扯回家又是一頓暴揍,來發泄自己心中的怨氣。
可是作為孩子的父母,難道除了暴揍就沒有一點別的辦法來說服教育孩子嗎?就在他打完孩子一轉眼的時間,他的兒子居然跳樓了。
縱使父母再多麼嚴厲,教育孩子真的不能少了陪伴
俗話說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孩子的心他就玻璃心,孩子知道誰愛他,誰不愛他,在孩子的心裡,愛的認知的確是太單純了,因為他把爺爺奶奶的疼愛當作是最友善的愛,而把父母的一次責怪就記恨於心。
這完全取決於那些長期不陪伴孩子的父母,把孩子丟給老人替自己照顧,恰恰讓孩子失去了明辨是非的道理,因為除了孩子在學校里接受的教育,再也沒有人作為孩子的第二老師,替孩子分憂解難,簡單地說就是我們的家教,責任和義務,孩子是不能放任自流的,他需要父母陪伴,只有父母的言行舉止,和循循善誘才能讓一個孩子的心理得到健康的成長,而不是暴揍才能讓一個孩子聽話。
很多人都說如今的孩子都很難教育,說起孩子大都很是頭疼,雖然作為孩子的父母,不知道如何去挖掘孩子的心理問題,只是口頭上說有多愛自己的孩子,一味地由著自己的思路去讓孩子做自己不喜歡的事。
訓斥,責怪,毆打,怒吼只能讓孩子心存芥蒂,甚至把自己封閉起來,不與父母交流溝通,而這樣的孩子在成長的路上只能越走越乖僻,得不到父母的理解和認同,他們的選擇往往是很叛逆的,甚至讓有些父母措不及防,出乎意料。
像小馬的兒子,縱有爺爺奶奶的疼愛,父母的辛苦和付出,但是又得到了什麼?當孩子犯錯的時候,很多父母都不能心平氣和地給孩子做思想教育,而是一陣疾風暴雨式的教育方式,而這樣的方式只能增加孩子的負面情緒,只能讓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長問題越來越偏離,做父母的難道就不能多一點時間,多一份關懷去陪伴孩子,給孩子一個充滿理解,充滿關懷,充滿愛的成長環境,何止讓一個孩子在他成長的環境里發生悲劇呢。
像小馬這樣的家庭,還是有很多,關於這樣頑劣的孩子,想要及時拯救,大家又什麼好的建議和方式呢,談談你的觀點,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