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氣質舞王」尼古拉斯·趙四有句經典名言:世界上沒有什麼事兒是一頓燒烤不能解決的,如果有,那就兩頓!對於中國人來說,只要上了燒烤攤,曾經的一笑泯恩仇,就是「一串解恩怨!」
那麼,到底哪裡的人最愛吃燒烤?
今天,請收好你的哈喇子,小編帶你一起看看全國各地都有哪些特別的、撩人的串,等你來吃呀。
NO.1 齊齊哈爾——自帶芭比Q技能
齊齊哈爾BBQ之所以聞名全國,得益於「風土人情」。養著丹頂鶴的故鄉,喂著草原的牛羊,再加上東北那旮沓待客熱情周到,於是烤牛羊肉自然就成了這裡燒烤的主角。
正宗的齊齊哈爾烤肉都是現切現拌,拌肉這一不能少的腌制工序是決定烤肉好不好吃的基礎。洋蔥去腥提鮮;大豆油和少量啤酒的加入讓烤肉軟嫩多汁、口感豐腴......這些都是齊市人對烤肉的獨有心得。
別的地方烤肉按片烤,齊齊哈爾的烤肉都是論盤烤。一股腦地將腌制入味的牛肉放進齊市特製的大鐵盤裡,薄片的牛肉在高溫的炙烤下迅速捲起肉身,向外不斷釋放誘惑的香氣。
別忘了蘸料,齊齊哈爾烤肉的精髓。花生、芝麻等調味拼配、打碎,蘸上嫩牛肉一身鮮香。喜歡吃辣,試試特製辣乾料碟,辣度小但香味足,青睞韓式口味,這兒也有蘸料,包君滿意。
NO.2 遼寧錦州擼串成非遺
錦州擼串成非遺,可正因為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也讓它飽受非議,不少人覺得它資歷太淺、配不上這麼高的榮譽;傳統意義上非遺傳承至少要上溯3-5代才行,而錦州燒烤大概是起源於上世紀80年代,就算是到現在也才不到40年。
儘管如此!錦州燒烤還是用實力證明了一切,近幾年帶著錦州二字的燒烤店也是越開越多,光錦州就有將近2000多家,密度不輸蘭州牛肉麵、沙縣小吃!
據說,錦州燒烤店的烤工還要考取《錦州燒烤技能合格證》,才有資格正式上崗,就沖著錦州人對待燒烤的認真勁,也忍不住想要去嘗一口啊~
「蘸、刷、撒、烤、翻、壓」是錦州燒烤的公開秘訣,不光烤得好吃,還得不斷創新:牛羊雞豬肉是燒烤標配,除此之外,鴿子、羊眼睛、雞頭、雞屁股等也都不放過;烤魷魚、鰨板、生蚝螃蟹更是不能少;連素食干豆腐、鵪鶉蛋也能拿來烤一烤。
NO.3 新疆烤爐全國最長
新疆人吃烤肉的方式,是最純正、最自然、最「野」的。正宗的新疆烤肉,只用兩種東西串肉:鐵簽子、紅柳枝子。「兩瘦夾一白」的串法則讓肉串吃起來不會粘牙也不會油膩。而且,新疆烤爐全國最長,能烤300多串,一個肉粒5厘米。
羅布人的紅柳烤肉是烤串界的自然流派,就地取材的木炭,剛摘下的紅柳枝還帶著植物的清香。相信沒有哪個地方的燒烤吃法比新疆還野了!
尉梨羅布羊是做燒烤的極品存在。烤全羊用的本地的羅布羊,這種在戈壁灘上放羊的羊,吃的是羅布麻和甘草,烤出的羊肉會有股獨特的香味。
和烤肉最配的還是剛出爐的熱饢。趁著熱乎勁把饢對摺兩半,再把幾串油滋滋的烤肉夾在其中,果敢地順勢一捋,肉就落在饢中。饢的香脆回甜,配上烤肉的油潤多汁,只能用一個字形容——絕。
能和饢夾烤肉這種神仙組合媲美的,恐怕也只有聞名全疆的和田烤包子了。烤好的包子外表焦黃誘人,但對於頭一回品嘗烤包子的食客而言,面對眼前這個冒著熱氣、鼓鼓囊囊的烤包子,一時間還不知從何下手。
NO.4 江蘇徐州2200年前就懂擼串
是看過《人生一串》的人,沒有誰不對徐州燒烤印象深刻的。徐州燒烤,是最早可以追溯至兩千多年前漢代畫像石上的純粹,是「十個腰子十個球,大呼辣椒大呼油」的粗豪,更是有別於其它地區燒烤的獨特。此外,徐州還是羊肉串發明地,人氣款在下三路。
總之,來徐州可以不喝「飠它(shá)湯」,不逛雲龍湖,但是不嘗一嘗遠近聞名的徐州燒烤?那你可真是白來了一回。
NO.5 四川省內烤出5大門派
四川省內烤出5大門派(西昌火盆烤、石棉鐵板燒、峨眉燒烤、樂山燒烤、宜賓把把),宜賓派的「把把燒」是特色,按把計算,吃得就是江湖氣;石棉派講究清淡本真,少香料少加工,孜然堅決不用,入口即是食物的原味;樂山派則是提前根據不同食材的本味進行不同的腌制,香料滲入肉質纖維後再在大火上烤,咸香入味,焦脆辣口。
與其他幾大流派相比,峨眉燒烤清新了許多,但油爆依舊是川味燒烤的秘笈,肉在油間跳舞,讓人口舌生津,垂涎三尺。
除了各家對應的燒烤關鍵詞,其他像五花肉、牛肉、排骨、雞皮 、黃喉 、掌中寶.......不管哪一派也都必不可少。至於蘸料嘛,標配是花生粉、黃豆面、辣椒面混合的干碟。
對啦,四川燒烤的特色是筋頭巴腦,成都最愛雞翹翹,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雞屁股。
NO.6 淄博師傅烤七分,剩下的自己動手
淄博,齊國故都,有著自成一派的飲食文化。當時,齊國由管仲實行改革,以「明」、「賢」從鄉里選拔人才,精於煎、熬、燔、炙,又是調味專家的易牙被選中,成功走進齊桓公的身邊當御廚,而他擅長的「炙」便是今天烤串的鼻祖。
淄博師傅烤七分,剩下的自己動手,標配是小餅卷小蔥。在淄博,啤酒配著燒烤,燒烤伴著小餅,已成為當地夜經濟的重要內容,並且還是人們夜生活的重要選擇。
NO.7 北京請新疆人做烤前輔導
北京請新疆人做烤前輔導,規定每個城區必備30個燒烤攤,最後烤鴨、炙子烤肉成網紅。
而這舊時吃炙子烤肉,有一套講究的規矩。先是這炙子,得是用鐵條鉚成的圓鐵板,架在鐵圈之上,下面燒松枝或松塔,所以如今有不少店家以「真正松木烤肉」標榜。
美食家唐魯孫先生曾說過,吃烤肉講究老炙子、肉片好。炙子越老越好,因為炙子用久了,上面縫隙有凝聚的油脂滋潤著,烤出來的肉片沒一絲兒鐵鏽味兒,所以顯得特別香。
再就是這筷子。炙子烤肉多是自烤自吃,吃烤肉用的筷子比普通筷子更長,方便操作。還要選用箭竹製成的筷子,因其質地堅硬,表面光滑,非常適於烤肉。
NO.8 雲南昭通把把燒50串起炫
要說在燒烤種類上真正做到包羅萬象的,只能是雲南了。自然和地理的恩賜賦予雲南人燒烤的靈感是無窮無盡的,「昭通小串」、「建水烤豆腐」、「傣味烤魚」,這些叫得出名字的也不過是冰山一角。
特別是昭通把把燒50串起炫,雖然大家都知道的是宜賓把把燒,但其實真正的起源是隔壁子的雲南昭通。最早的把把燒,是昭通的回族人愛吃的燒烤形式,吃的也一般是牛肉和羊肉。走到水富縣城,你會發現整條街上都是。而且,因為肉小、烤得干,他們特別喜歡吃肥肉(全壯)或者半肥瘦(半壯)的牛肉,非常香,搭配的素菜也有菌子等雲南特色。
再有一些獵奇的昆蟲類,比如知了、蜻蜓、竹蟲、蠶蛹等,大多採用先炸後烤的方式,一口咬下便能聽見「咔呲」的完美脆響聲。雖沒多少肉,但勝在酥香的口感,也完全沒有任何奇怪的回味。
NO.9 廣西啥暗黑烤啥
沒有一個省份,能如廣西一樣,把眾多的以燒烤聞名的城市囊括其中。不管是百色的烤豬眼、柳州的烤螺螄、桂林的烤田鼠、南寧的烤牛歡喜、龍勝的烤蝌蚪、玉林的烤蛇蛋、梧州的烤龍虱。它們的內在總是如此相似:在蛋白質的攝入面前,野、怪、奇、特,都不是問題。
陳曉卿曾在一次訪談中說:「廣西是中國飲食最複雜的地方」。末了,他又意味深長地加了一句:無毒大概就是廣西人對食材定義的唯一條件。
廣西燒烤師傅阿炳破過吉尼斯紀錄,獨烤216隻羊。阿炳還挑戰了很多像這種類型的吉尼斯。2007年10月,阿炳曾用100分鐘現場烤制了2008隻雞,並申報了這一項目的吉尼斯世界紀錄。此外,阿炳還創造了同時烤制100隻乳豬、136頭山羊的紀錄。2016年農曆正月初三,阿炳在南寧現烤2016隻三黃雞迎新春。
NO.10 湖南一手烤牛油撐起半邊天
湖南燒烤江湖,眼下叱詫風雲的還數岳陽燒烤和湘西小串兩大派別。總的來說,二者在口味上秉持了湖南一貫的重口。而湘西小串,如其名,串小精緻,一口一串,腌制極為講究。
除了人盡皆知的《岳陽樓記》,岳陽這座位於洞庭湖畔的小城也是名副其實的燒烤之城。據說,岳陽最早的燒烤攤都是新疆人開的,此後岳陽人學著新疆人,再根據本地的食材和口味喜好進行改良,形成了獨有的岳陽燒烤的味道。
而湘西小串中最受歡迎的烤牛油,雖然丁點大小但足見燒烤功力。火不能大,牛油要用薄薄的一層火烤;調料也不宜過多,烤到一定火候再放蔥花,這樣高溫才能逼出蔥香。好吃的烤牛油皮脆油綿,還有一絲奶香味,簡直停不下來。
NO.11 廣東烤雞翅刷蜂蜜的清流
廣式燒烤和其他有濃重口味的燒烤比起來簡直是清流!和其他一把辣椒面、一把孜然撒撒撒的燒烤不同,廣式燒烤……是刷蜂蜜的!
但是蜂蜜一般是刷在肉類中,解去肉的油膩感,營造一種口腔回甘的感覺~是廣式燒烤的點睛之筆!
此外,廣東也是烤海鮮的主戰場,湛江主打烤生蚝。
炭烤生蚝,以生蚝殼為容器,放置明火之上,澆上切碎的蒜蓉辣椒,重點在於體現生蚝本身的海味,用料不重。除此之外,還有烤魷魚、烤魚、烤蝦、烤海螺等。
NO.12 武漢沒有一隻小龍蝦能或者離開
沒有一隻小龍蝦能活著爬出武漢,當燒烤遇上小龍蝦,便產生了帶殼烤蝦球這種武漢獨有的吃法。
要將蝦殼厚實的小龍蝦烤制入味,這中間藏著一些「小心機」。個頭較小的小龍蝦洗凈瀝干後,刷上一層蜂蜜,這樣烤出來的小龍蝦肉就會帶有蜂蜜的香甜。跟一般刷料手法不同的是,烤小龍蝦要不斷用刷子高速從上往下點,使油料順著蝦殼的縫隙滲入肉中。這一工序要重複幾遍,直到小龍蝦的成色轉變為誘人的紅。
除了烤小龍蝦,口感爽脆的烤藕片也是滋味極佳。秘料腌制再入烤箱烤出的藕片,既入味,也不失鮮甜,下酒是再好不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