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塞港問題持續惡化,目前美國西海岸有多達44艘集裝箱船排隊等待停泊位置,突破2月初的歷史紀錄,平均等待時間進一步拉長。
據彭博社報道,全球航運供應鏈持續混亂,隨著美國購物旺季即將來臨,截止8月27日美國加州洛杉磯港和長堤港已經有44艘集裝箱船滯留,數量超越2月初40艘的歷史紀錄水平,洛杉磯港的平均等待時間也從8月中旬的6.2天增加至7.6天。
與此同時,塞港也影響到了美國內陸交通運輸,導致許多集裝箱貨物無法高效地進入物流中心及倉庫。造成這種狀況的部份原因來自勞動力短缺,此外也有企業正趕在年底假期前囤貨的因素在內,8、9月是貨品趕在10月黃金周前從中國出口的關鍵月份。
美國購物旺季的到來也使業界更加擔憂塞港,擔心從亞洲運來的貨物無法及時到貨。美國零售商Dollar Tree首席執行官Mike Witynski表示,由於一名船員被確診,導致其船舶在中國被拒絕入港,不得不往返印尼更換整批船員,而這一來一往也讓航程延誤了2個月。
雖然此前全球第三繁忙的寧波舟山港已經恢復運營,但預計積壓的貨物仍需要數周時間才能消化。諮詢公司GardaWorld指出,集裝箱持續短缺、越南工廠停擺,甚至是先前蘇伊士運河堵塞事件的餘波效應,這些問題在如今的供應瓶頸上依然持續發酵。
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全球集裝箱船准班率平均只有40%,全球大塞港造成可用運力無形中減少了20%,如果一直沒有辦法緩解,供需缺口加大,缺箱、缺艙問題就無法解決,運價也會一直居高不下。
最新一周,遠東到美西線每FEU運價逼近6000美元,美東線站上1.1萬美元,這對於出口商而言是新天價。高昂的運價會影響到毛利率,許多出口商只要不急著交貨,都在等運價回檔才要大量出貨。
考慮到全球疫情反覆,難以預測塞港何時解決,有業界人士指出,塞港、缺船會成為市場常態,出口商應該提早做出響應調整出貨,預期全球集運市場繁榮將持續至明年年中。
專家分析稱,美國塞港問題十分負責,短期內很難解決,主要是受到疫情波及,碼頭長期缺工、作業效率下降,再加上近年來船舶大型化趨勢,碼頭基礎設施未能跟上船舶大型化,處理作業速度不夠快,造成美國內陸市場供應鏈大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