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歲兒子不肯分房,堅持要跟媽媽睡,父親很無奈:哪有什麼阿飄

孩子最好的分房年齡,在4到5歲。

這個年齡的孩子有獨立意識,也對未知充滿好奇心,讓他單獨一個房間,不會太抗拒,一旦過了這年齡,想讓孩子分房會有點難。

安徽一個男子,吐槽兒子不省心。

兒子已經8歲多,到了上小學的年齡,但有個習慣,晚上不肯回自己房間,堅持要跟媽媽睡。

為了讓兒子獨立,父母也費了很多心思,布置了可愛的兒童房,還在房間放了很多玩具。

兒子可以在房間寫作業,但一到睡覺時間,就會蹦跳著來到父母房間,說害怕阿飄,不想一個人在房間。

父親對兒子說:「你是男子漢,要勇敢一些,哪有什麼阿飄,你不要害怕。」

兒子來了句:「你不害怕,自己過去睡,反正我要跟媽媽在一起。」

說著,兒子躺下呼呼大睡,害怕媽媽離開,還一手抱著媽媽,媽媽也悄悄離開,但說來也奇怪,別看他睡得香,只要你一動,他立馬會醒。

考慮到第二天要早起,媽媽也不想折騰,任由兒子睡在一旁,讓丈夫去飄窗躺著。

這樣的情況,相信不是個例,很多父母都會遇到。

有網友說:「我家都10歲了,還鬧著要跟我睡,說跟媽媽在一起睡得香,東北大通鋪不也挺好,只要孩子有安全感,比什麼都重要。」

也有網友說:「這很正常,我8歲還喝奶呢,後來被學前班的同學笑話,才不喝的。」

還有網友說:「我10歲也是這樣,農村很黑,我一個人真的會害怕,媽媽把這件事說出去,我才慢慢獨立了。」

你看,這就是孩子的依賴心。

很多人都知道兒大避母,女大避父,但真正能做到的不多,原因有兩點。

第一,沒有提前灌輸獨立的意識。

孩子是非常好哄的,在孩子四五歲的時候,可以灌輸一些英雄主義,比如在他心中,建立一個偶像。

你可以告訴他,偶像在四五歲的時候,就獨自一個人睡了,這樣才能變得勇敢,黑暗是對自我的挑戰。

把這件事當遊戲,孩子就會有挑戰的動力。

第二,沒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

有的父母明明很愛孩子,但不好意思表達。

孩子沒有得到足夠的愛,心裡就缺乏安全感,害怕爸爸媽媽離開,就想緊緊黏在一起,尤其是父母經常出遠門,如果沒有跟孩子解釋清楚,他們真的會擔憂。

我們可以告訴孩子,不管是否分開,愛不會改變,而且越勇敢的孩子,越讓父母驕傲。

這樣的小孩會有強大的自驅力,就算跟父母分開,也很有主見,不會害怕什麼莫須有的東西。

為什麼說要重視孩子分房?

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會產生依賴心。

舉個簡單例子,要是你讓孩子從小獨自上下學,他會非常有保護自己的能力,過馬路知道看紅綠燈,早上也不會賴床。

要是父母都安排得很好,他根本就不會操心,甚至你喊他起床,他還賴著不想動,並不是懶惰,而是對父母有依賴心,知道不管遇到什麼事情,都有父母幫自己托底。

還記得狄鶯嗎?

對兒子也是非常寵溺,到十幾歲的時候,還是把他當小孩,擔心兒子一個人害怕,晚上也哄著睡。

當時就有人提醒,這樣的寵溺有點過了,建議她讓兒子獨立一點,可狄鶯根本聽不進去,說自己就一個兒子,寵著又有什麼關係。

事實證明,過度寵溺對孩子一點好處沒有。

她兒子長大後叛逆不說,還犯下大錯,被抓進去面壁反思了,你說到底是誰的問題?

如果狄鶯能多一點管束兒子,早一點給兒子樹立規矩,想來兒子也不會出事,說到底,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在孩子年幼的時候,引導建立起對規則的敬畏,長大就會放心很多,我們可以從小事做起,比如讓孩子學會獨立。

有網友提出一個好建議,那就是陪伴。

要是孩子說害怕,說明沒安全感,你就陪在旁邊,看誰能熬得住,一般經過兩三天的磨合,孩子就能獨立住自己房間。

沒有孩子離不開父母,只有父母離不開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