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到了,花卉出現4種情況,就要考慮換盆
立春以後天氣會越來越暖和,花友們也開始為家裡的花卉換盆換土了。但是也有很多人,家裡雖然養花很多,並知道哪些需要換盆,哪些不需要換盆。畢竟全部換一次需要很大的工作量,而且不該換盆的花卉,又折騰一次的話,也不利於植株生長。
春天雖然是花卉換盆的好季節,但也不是所有的花都需要去換盆換土,只把那些幾年沒有換過盆土,或者長期長勢不旺的花換一下盆土,並修剪一下老弱根系就可以了。如果家裡的花卉盆栽,出現了下面這4種情況,就需要考慮去換盆了。
花兒長期不生長
很多花友養的一些花卉,雖然把它養活了,但總是長不旺,長期不見生長,也沒有新芽長出來。這種情況就是我們所說的僵苗了,繼續養下去也不會恢復旺盛生長,就需要重新脫盆換土。
對於僵苗的花卉,要給它簡單修剪一下雜亂枝條,再將植株脫盆,修剪一下老弱根系,再用高錳酸鉀或者多菌靈對根部進行殺菌消毒處理,然後換上鬆軟透氣的花土。家裡有生根水的,可以澆一些稀薄的生根水,很快就能讓植株再次恢復正常生長。
盆土嚴重板結
很多剛開始養花的朋友,不注重花土的使用,認為只要把花栽到土壤中就能生長,於是隨便用普通的園土去栽植,導致盆土用不了多長時間就出現板結,整個盆土凝固成一團,變得非常堅硬。
什麼花在這種土壤中都很難長得好,如果是用這種土養花,或者已經長時間沒有換盆,盆土也出現板結,可利用春天這段時間去換盆換土。
在花卉上盆,或者換盆的時候,要多用一些富含腐殖質的土壤,像松針土、腐葉土,或者自己漚制的花土。這樣的土壤鬆軟、肥沃,不用怎麼去施肥,花兒也能生長旺盛。
盆土表面有白色物質
平時我們家裡養得大多數花卉,都是喜微酸性土壤的,但是養的時間長了,盆土中的養分會變得越來越稀少。土壤也逐漸由微酸性,變成偏鹼性。
鹼性的土壤,很多都會在表面泛出一層白色粉末的物質,一旦盆土表面出現這種情況,說明土壤已經偏鹼性,不利於花卉生長,只有重新換換土才能讓植株恢復旺盛生長。
喜酸性的花卉有很多,像梔子花、茉莉、杜鵑、茶花、桂花、金桔、月季等等。為了避免盆土出現鹼性化,除了多用一些疏鬆肥沃的土壤以外。平時也可以定期在花盆施一些發酵好的有機肥,或者定期澆一些稀薄的硫酸亞鐵、螯合鐵等肥料,都能改善土質,讓花兒長得更旺。
根系長出盆外
花卉養得時間長了不去換盆,會嚴重影響植株正常生長,很多花卉根系都會「吃土」,尤其是一些草本花卉,一兩年不去換盆,就會發現盆土變得非常少,根系長成一團,雜亂的纏繞在一起,而且大多是老化的根系,吸收能力較弱,花土又少,根本吸收不到養分。
很多花盆裡缺少花土以後,根系會慢慢向盆外生長,有的長出盆面,有的則從排水孔中長出來。一旦出現這種情況,也是一個換盆的信號。
如果花卉出現以上情況就需要在春秋季節,溫度適宜時候,去脫盆修剪雜亂根系,再重新換鬆軟、肥沃的花土栽培,好讓它們再次恢復旺盛生長,並多去孕蕾開花。
想了解更多養花知識,請關注養花小院,每天與大家分享養花經驗!(文中部分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