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消費者報道》報道,消費者在美的官方商城小程序花費6297元購買了3台1.5匹空調,幾天後發現產品購買頁面的宣傳文案由原來的「一晚低至1.2度電」變成了「一晚低至1.8度電」。在詢問客服後被告知,1匹是1.2度電,1.5匹是1.8度電。
對此,美的官方商城客服表示,可給予20元的補償,被消費者拒絕後,改為補償300元。
問題來了,上述型號空調產品宣傳頁面的參數設置為何會出現兩種不同的情況,消費者補償方案的設定依據,實驗室耗電量數據作為宣傳賣點的做法是否合理,最關鍵的是這是否屬於虛假宣傳?
資深律師表示,商家對於空調的性能(省電性能)在消費者購物前後作出了不一致的商業宣傳,引起消費者誤解,並且對其在競爭中形成了優勢,因此可以認為具有欺騙、誤導消費者的故意,已然構成虛假宣傳。與此同時,商家此舉也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
一晚低至1.2度電變1.8度電
另有消費者反應,當初美的宣傳的一晚一度電,花了差不多三千買的所謂一級能耗一晚一度電。結果是每晚開八個小時必須是26度加節能模式還用了兩度多電!
值得注意的是美的多次因涉嫌虛假宣傳引起爭議
2013年6月,美的「一晚1度電」空調節能概念突起風波,被指使用實驗室數據進行宣傳廣告,「一晚1度電」節能空調在實際使用過程無法真正達到「1度電」
所採用的實驗室數據遭到質疑並引發爭議。
2011年6月,因宣傳內容用詞誇張,涉嫌虛假宣傳,江西撫州蘇寧電器銷售有限公司所銷售的美的空調等產品遭工商部門調查。
引起執法人員注意的是美的空調某些產品的宣傳內容有涉嫌違法《廣告法》嫌疑。美的空調自稱該產品
「6大全球優勢成就變頻王者、2010年冷凍年度空調內外銷售冠軍、2009年度最佳使用滿意度品牌」。
爭議的背後是美的空調亮眼的銷售業績
美的2021年「6.18」大促期間全網總銷售額突破160億元,銷售額同比增長超130%,全網直播引導成交總金額近23億元。
根據美的集團今年4月發布的2020年年報數據顯示
美的集團空調業務1212.15億元,比格力多了30多億元,這意味著美的首次全年在格力核心的空調業務上超越格力。
不過這樣的企業,靠著營銷話術,玩弄消費者於股掌之上,能代表中國製造嗎?能走遠嗎?消費者會用腳投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