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特彆強大,有病不用吃藥。」
在很多農村的街頭上,經常能夠看到一些推銷凈水器的人。
他們聲稱凈水器的功能十分強大,不僅能治病,還能延年益壽,那些演講的人員一口一個爺爺奶奶的喊著,叫的比自己親爺爺奶奶還要親,很多老人在這種誘惑下選擇了購買凈水器。
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一台小小的凈水器難道真的比神丹妙藥還要厲害?
農村街頭的演講
聽講座免費得凈水器,如果有這樣的活動,你是選擇去還是不去呢?
很多老人平時在家裡都沒什麼事情,附近要是有活動或者聽說免費送東西的話,緊趕慢趕的就自己拿著小板凳去了,他們並不是沖著講座去的,而是沖著免費的凈水器去的。
可天上不會掉餡餅,更不會有免費的午餐,四川省60歲的劉女士,就遇到過這種情況。
央廣網的報道
四月份的時候,劉女士聽說鎮上有人在發傳單宣傳講座,聽完講座之後可以免費獲得一台凈水器,於是她便選擇前去參加。
在劉女士到達講座所在的地方之後,就發現現場已經有很多老人都就緒了,坐在下面聽著一位講師在聲情並茂的演講,而他所講的內容,就是關於飲水健康的。
大概就是水對人體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喝的水不幹凈,那麼就會對身體造成傷害,甚至可能會得很嚴重的病。
說著說著,那位講師還會配上一些老人的照片,然後告訴大家這些老人就是喝了不幹凈的水得了病。
除了演講之外,他們還現場進行了實驗,也就是把不同的水放在杯子里檢測,看是否合格。
他們選擇的是市面上塑料瓶裝的純凈水,其中有兩個都是不合格的,於是講師便開始借題發揮,將話題延伸到了家裡的自來水。
在引起了老人的恐慌之後,講師便開始進入正式話題,推銷他們的凈水器。
不過最關鍵的是,原本說的是聽講座免費送凈水器,可是凈水器的濾芯卻不是免費的,一支濾芯360,一個凈水器需要10支,最後打了五折,一共1800。
有的地方在宣傳凈水器的時候,甚至還會直接和老人容易得的一些病掛鉤,比如說長期飲用能夠養生,降血糖血脂,甚至還可以治療高血壓糖尿病和骨質疏鬆等。
可如果真的使用一段時間之後就會發現,其實根本沒什麼太大的用處,反而和普通的凈水器沒什麼用,甚至用的時間長了還會產生一些異味。
最重要的是,平時在一些店裡買的牌子的凈水器可能都要不了這麼多錢,但這些人一兩句話就把凈水器的價格吹到了天上,從而誘導老年人購買他們的這些東西。
可實際上,這背後其實滿滿都是套路。
背後套路滿滿
劉女士把凈水器帶回家之後,她的女兒在網上搜索了一下凈水器的濾芯,結果發現只需要幾十塊錢就能夠買到,可對方卻賣到360元的高價,這中間的利潤高到難以想像了。
後來劉女士的女兒帶著劉女士前去尋找當時演講推銷的人,可卻發現早已經「不見蹤影」了。
這種情況也不在少數,很多老人都被這樣的騙局騙過,而且一次就是好幾千塊錢。
換句話說,其實凈水器騙局,基本上就是沖著老年人去的。
因為老年人不懂得網購,對於智能手機的使用也都不怎麼懂,一些東西他們自己是沒辦法利用手機搜索的,只能聽信那些宣傳的人的「一面之詞」。
那些推銷的人,目標經常會放在城市老舊小區、城鄉結合部以及農村留守老人的身上,而他們更是把各種營銷手段打造的「天衣無縫」。
人民日報的報道
先是利用「免費」這兩個字,將老人吸引過去,然後開始用科學取信於前去的老人,讓大家對於他們的話有著充分的信任。
在這之後就該進入正題了,製造恐慌,利用老人的「焦急心理」推銷自己的產品。
其實推銷產品本身是沒錯的,但前提是他們沒有誇大宣傳,沒有漫天要價,可很明顯,這些推銷的人為的就是「詐騙」。
他們把自己的產品吹的天花亂墜,甚至說的比藥效還厲害,以此來提高自己產品的身價,並且騙取老人購買。
可實際上他們的產品,可能根本就不值什麼錢,有的可能都是些三無產品,就連他們做的實驗,也都是「假」的。
那些實驗通過燈變色、或者是水變色來告訴老人水的質量不行,可實際上,這些變色都是有說法的。
要是水裡面含有礦物質的話,那麼是可以導電的,而純凈水是沒有礦物質的,所以就不會有變化,但要往純凈水中加一些人體所需的鹽或者是糖,那麼水一樣是會變色的。
這完全就是一種推銷的「障眼法」,為的就是讓人們相信這些凈水器真的有功效,真的對人體是非常好的。
在一層一層的宣傳和氣氛的渲染下,許多老人為了身體健康,為了不得病,為了治療疾病,就非常容易吃虧上當,甚至買回去之後還很難發現自己上當了。
等到反應過來之後再去找那些人,人家早已經換到下一個地方繼續「坑蒙拐騙」了,這也很難找到推銷的人,購買凈水器的老人只能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了。
還有一點則是,如果在專賣店買的凈水器,可能還會有專業的售後服務,可經過這種推銷的人購買的凈水器,那完全就是沒有任何保障的,東西壞了也沒有售後幫忙修的,消費者的權益也很難得到保障。
日常生活中要是遇到宣傳凈水器的,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了,特別是還強調凈水器能夠補充微量元素,過濾化學污染,濾芯長期不需要更換的這種情況,一定不要相信。
凡是涉及到錢財的,更是要多個心眼,不要輕易就和對方達成交易,老人如果不確定的話,可以打電話給自己的子女詢問一下,和家裡人商量之後再作決定,千萬不要衝動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