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各位寶爸寶媽也有這樣的問題:有孩子了以後,原本寬敞豁亮的客廳都要做圍欄和爬爬墊,給孩子當玩具間,後面玩具越來越多,客廳也就越來越亂、越來越堵。
但最近,我卻發現一位上海寶爸(@建築師千金)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孩子空間霸佔客廳的問題。
他直接在客廳旁邊做了一個大概7㎡的半開放式小亭子,利用吊櫃和側邊櫃以及地台榻榻米做收納,變成一個能玩能儲物的絕佳角落空間,真的是太有想法了。
一、分離客廳和兒童區
比起以往常見的客廳和兒童區混用情況,這位寶爸的做法顯然要更加犀利。
將原本屬於客廳的一部分切分開來,做弧形轉角裝飾和開放與隱藏組合的收納櫃,直接變成了孩子釋放天性的兒童玩具房。
一方面,孩子可以從小就擁有屬於自己的空間,在裡面玩玩具、畫畫,過家家,成長過程中少了一些牽絆和阻礙,更能發揮想像力,提高積極性。
另一方面,雖說客廳會小一些,但也將空間完美切分而開,玩具亭即便再亂,也不會影響到客廳的正常使用,反而有種簡和亂交織的矛盾美感。
是不是發現,即便這玩具亭再亂,哪怕牆面也被孩子畫滿了塗鴉,也依舊單獨區別於客廳?沒有將這種混亂的感覺帶到客廳內。
也正是因為這巧妙的空間劃分,反而讓人感受到一種童趣的色彩。
二、使用客廳和看娃兩不誤
之所以要做成這種半開放式的小亭子樣式,既是考慮到了整體裝修風格的視覺觀感,也是考慮到了大人在用客廳時,能同時看娃的實用性。
不得不說,這麼多年過去了,玩具亭要比這位寶爸想像中利用率還高。
榻榻米地台上面鋪一層地毯,孩子就可以在上面隨意打滾玩耍,比起單純在客廳爬爬墊上玩耍來說,地台的高度能進一步減少灰塵污漬,更放心一些。
同時,鋪到滿地的玩具甚至不用天天收起來,只要叮囑孩子不要把東西丟出玩具廳這一片區域就好。
本來7㎡對於孩子來說就已經夠大了,再加上如此多的收納和玩樂空間,孩子也願意聽話。
時不時地,這位寶爸還會陪孩子一起在玩具亭里玩耍或是過家家,看著自己設計出來的實用小角落,想必也會很有自豪感的吧?
三、盡量增加收納空間
好玩重要,收納更重要,家裡即便再不缺面積,充分利用空間做好收納也依舊是第一要務。
當然,這間玩具亭做得就很不錯,單說上半部分的圍牆,其實就是一整組吊櫃,可以收納一些不常拿取的物品,踩在地台上也很方便。
一整面牆的開放櫃可以讓孩子自由選擇收納或展示,包括但不限於玩具、繪本、擺件和其他一些自己喜歡的東西,也算是從小培養他的收納意識了。
榻榻米地台的下翻板,更是能收納各類大件,不僅是孩子的玩具,家裡其他雜物也能收入其中。
四、做圓弧檯面包圍
最後再說說這上下兩層的圍邊,上半部分剛才說過,內里隱藏了吊櫃。
下半部分則是一個圓弧形的吧台區域,既分隔了兩邊的空間,同時也能方便檯面置物,甚至把玩具亭當作一個會談區,偶爾在上面小坐片刻也完全沒問題。
玩具亭整體的開闊感也非常不錯,畢竟本身就是半開放式,沒做實體牆和門窗隔斷,再加上另一側還有扇窗戶(其實是連通其他房間的室內窗),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玩具亭的通透感,採光通風都非常不錯。
五、文末結語
總的來說呢,這間7㎡的玩具亭還真的很實用,雖說只是將客廳一小半分了出去,留出7㎡空間,但畢竟將客廳與兒童區完全隔開,孩子玩得不亦樂乎的同時,又不會佔用家裡客廳。
想來,真的是比一有孩子,客廳就塞得滿滿當當的情況好了太多。
不知道各位覺得怎麼樣呢?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