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城市發展的進程中,社區治理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其中流浪貓逐漸成為了社區治理中不可忽視的問題。不規範的餵養、無節制的繁殖給社區的安寧與整潔都帶來不小的挑戰。寶山區楊行鎮榮萬河畔景園自2022年居民入住以來,由於愛貓人士的投喂,越來越多的流浪貓聚集在小區內。
「天氣越來越冷,貓咪們太可憐了,所以天天下來給它們喂一點吃的,這也是希望能幫助它們度過寒冷的冬天。」
「有人投餵了,貓就越來越多,一到發情期很擾民的,小區環境也不好了,最好小區不要有流浪貓。」

社區的愛貓人士與其他居民在如何對待流浪貓方面存在理念衝突,更是讓流浪貓治理難題由人與貓之間的矛盾逐漸演變為人與人之間的矛盾。為了緩解這一矛盾,榮萬河畔景園黨總支積極討論治理方案,在經過一系列走訪後,通過微信建群將社區愛貓人士聚合在一起,了解了他們的需求之後,黨總支、小區物業與愛貓志願者多元共治,在2024年一起搭建了一處「流浪貓集體宿舍」。「貓舍」搭建在小區外北面的河岸邊,既可以給流浪貓提供一個溫馨的居所,又能保持小區內部的整潔環境,這裡也成了小區愛貓人士的集中投喂點,越來越多的流浪貓喜歡上了這裡。
「上海的冬天越來越冷了,看著這些毛孩子如此可愛,我們不忍心它們挨餓受凍,現在我們都會帶著貓糧到這裡投喂,也減少了和鄰裡間的矛盾。」愛貓人士李女士說道。
據了解,「流浪貓集體宿舍」是小區物業利用居民們多餘的裝修材料搭建而成,日常的貓糧則由志願者提供。考慮到流浪貓習性的養成,「貓舍」現在只搭建了一排,共7個房間,雖然不大,但是乾淨又整潔,軟墊、保溫罩、飲用水、貓碗等一應俱全,微信群里近40位愛貓志願者每天都會有人來到這裡進行投喂並打掃「貓舍」。「希望呼籲大家,在貓舍對流浪貓進行集中的愛心投喂,盡量減少在小區里無序、無組織的投喂行為,這樣可以避免因無序喂貓行為而產生鄰里矛盾和糾紛,另外也能讓小區保持整潔舒適的環境。等日後條件成熟了,我們再通過絕育的方式進一步減少周邊流浪貓的數量。」榮萬河畔景園黨總支書記說。
下一步,社區將堅持多元共治、多措並舉,形成流浪貓治理模式,通過引導、抓捕、絕育、放歸的方式定點管理、科學餵養,讓社區治理更有「溫度」。
記者:陸倩倩 張清宇
編輯:陸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