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足球錦標賽成為「球迷」們的狂歡季,雖然決賽在德國慕尼黑舉辦,與我們國家有6個小時的時差,但也沒有阻礙「球迷」們的熱情。

家住重慶,且懷孕2個多月的小玫,作為西班牙球隊的忠實粉絲,只要有西班牙的賽事,她都會熬夜觀看。
用她的話說就是「反正也是懷孕初期,我也不用上班,白天補眠就行」。

而丈夫看到她確實精神不錯,加上球賽也就1個多月,也就沒有多做勸說。也正因如此,小玫到了決賽時,更是連其他球隊的比賽也會熬夜觀看。
如果凌晨3、4點才結束,她便選擇煮一點早餐,6點多才開始上床睡覺。
其實,小玫在此期間偶爾也會感到不適,如感覺腹痛,或者陰道出血,只是這些癥狀,只出現了2、3次,持續時間也不長,她也就沒有在意。
再加上,擔心丈夫知道後,不同意她繼續看球賽,便選擇隱瞞下來。
「要是知道,那或許是寶寶求助的信號,我一定不會這麼大意」,回想起自己的「心大」,小玫悔不當初。
因為就在西班牙以2:1戰勝英格蘭,獲得歐洲杯冠軍時,她過於激動地站在沙發上蹦了幾下後,突然感到腹痛難忍,且有了見紅的徵兆。

等丈夫慌忙將她送到醫院,醫生進行一番救治後,十分遺憾告知夫妻倆「胎兒沒保住」。
而當醫生得知小玫已經連續熬夜近1個月時,更是忍不住斥責:「孕婦怎麼能長期熬夜呢?輕則內分泌失調、影響胎兒發育,重則直接導致流產啊!」
孕婦不適合熬夜?三個危害可能在等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數據,相較於10年前,如今晚上12點以後才睡覺的孕婦人群增長46%,胎兒發育缺陷的發生率,也比10年前高出1倍之多。且將她們與正常作息的孕婦進行比較後發現,她們的流產率也高出30%。
危害一:提高流產概率
根據美國耶魯大學醫學院,對康涅狄格州紐黑文1500名孕婦進行調查發現,從事夜班或經常熬夜的孕婦出現激素延緩分泌,進而導致內分泌失調後,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孕酮水平下降,最終很有可能引起胚胎停止發育,流產率明顯提高。
而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經常熬夜與正常作息的孕婦對比數據,前者流產發生率比後者高出30%的情況,也印證了美國耶魯大學醫學院公布的研究結果。
危害二:胎兒發育異常
臨床研究數據表明,時常熬夜的孕婦與正常作息孕婦在同樣的孕期階段,胎兒體重相差近10%。

同時,母體熬夜導致胎兒的生物鐘發生紊亂,不管是新陳代謝還是內分泌等都出現失調情況,進而也對胎兒各項發育產生不良影響,抵抗力與機能較差的情況下,其他疾病也有可能出現。
危害三:加劇貧血的患病率
根據生物學可知,肝膽造血的黃金時間段是晚上11點至凌晨3點左右,且需要保持睡眠狀態才能達到最佳效果。

而對於本就因懷孕消耗大量氣血,容易患上貧血的孕媽,如果沒有在這個時間段內進入睡眠狀態,很可能導致血虧更嚴重,加劇病情。
Tips:長期熬夜還會令孕媽的免疫力下降,感冒、發燒等疾病不斷侵襲,不僅不利於孕媽自身的健康,也會危及胎兒。
如何讓孕媽擁有高質量睡眠?
《西爾斯懷孕百科》中,不僅強調了睡眠對孕婦的重要性,還特意花費大量篇幅建議孕媽們如何規範作息、提升睡眠質量等。
首先,養成規律的作息。
以世界衛生組織針對孕婦提出的孕期保健中提到,為了緩解孕期疲勞、母嬰健康,建議孕婦每日睡眠時間保持在7至9個小時左右。同時,午休還建議安排30-60分鐘。

為了達到建議的睡眠時長,孕媽們每晚10點左右就該入睡了,第二天早上7點至8點起床,養成早睡早起的規律作息習慣。
其次,適當運動。
研究表明,有氧運動利於人體褪黑素的分泌、降解,進而調節血漿內褪黑素的濃度,有效改善睡眠。
同時,運動時產生的內源性大麻素、內啡肽可利於維持情緒穩定,讓人產生愉悅感,對於孕期內受激素波動、內分泌失調、妊娠反應影響的孕婦極為有利。

因此,身體沒有特殊情況的孕媽,可以安排一些緩和的有氧運動,如孕婦瑜伽、散步、游泳等,每天進行30分鐘左右,利於睡眠的同時,提高免疫力。
枕邊育兒寄語:
孕期是一個特殊時期,孕媽與家人們需倍加小心才能保證母嬰健康。哪怕只是睡眠問題,也不能馬虎大意,更不能隨意熬夜,導致長期睡眠不足。畢竟,你不是一個人,還有胎兒跟你一起!
(本文圖片來源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