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梅是被人們誤解得最慘的群體之一,常常說自己是在 「養花」,別人也會說,你那是把三角梅往家塞,你們家都快成三角梅花房了,想必很多愛花之人遇到這樣的情形,都會非常委屈。
可是並不知,三角梅明明是一種很有藝術感的植物。
重慶解放碑附近就有一個三角梅養殖戶,將不受重視的三角梅養出了藝術感,那麼他們到底是怎麼養的呢?
養殖環境起決定性作用。
三角梅的全名叫三角梅葉子上的基部叫「托」,上面的包圍著的膜叫「苞」,而這些苞要是大果開得多自然開花就好看了。
定好位置後就開始養了,無論是從專業園藝角度還是個人家庭養花來說,以下這些條件是必須要有的。
1、光照。
沒有陽光的植物就像沒有水的魚,陽光是植物生存的前提,因此充足的陽光也是三角梅花店癒合好花多的一個先決條件。
沒有陽光就不用奢望有花,並且光照過少會讓它徒長,長得又高又丑,所以陽光一定要充足。
2、土壤。
三角梅在土壤這方面沒什麼挑剔的,但肥沃透氣的土壤是最適合它生長的,因此推薦腐殖土。
這類土壤營養豐富、底部可以提升透氣性,而且還用不著人工施肥,就算偶爾施點,也不會因為土壤透氣性差造成局部燒根影響植物生長。
3、樹形。
如果是在院子里養植的話,想要栽大樹做個花境也是可以的,三角梅有一個好處,想要什麼樣的樹型能滿足你。
不管是扁平寬大,還是筆挺高聳,要什麼樣都能來什麼樣,全看你的修剪和指揮,甚至還能讓它長出造型各異的藝術型。
正確養殖方法。
養花自然要注意一些要領,其中的重點也主要是在栽培過程中,這個時候養護和修剪是重點。
1、養護技巧。
提到養護,自然離不開補水、施肥和培養,以及這幾者中最重要的施肥。
施肥。
在星期梅初期不要施含氮多或者濃度高的肥,這樣會讓他葉茂花稀。
正確施肥時使用水溶磷肥,注意控制濃度和濃度。
以比稀為好,三角梅每次施肥用水稀釋成咖啡色,並且施肥間隔15天左右最好,避免施肥過多,刺激根系。
補水。
三角梅花草多肉性強,看著很結實,但實際上,一但乾枯起來就很難恢復,如此不僅影響美觀,還容易死亡,所以補水工作最好定期進行。
每周一次最佳,噴洒和澆灌都可以,不要頻繁。
每隔四五天補水一次最好,還要注意補水時間在傍晚或早晨,不要在中午光照強烈、氣溫高的時候補水。
培養。
培養也與光照設備關係密切,不充足的光照無論再怎麼培養也不會健康美麗的,因此想讓它健康成長,請放到陽光底下進行培養,這是最有效的方法。
2、適時修剪。
修剪是三角梅養護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我國花卉界有句話明修枝暗修根,其中還包含著最重要也最難把握的一點,那就是修剪時機。
三角梅在夏季和秋季開花最好,此時進行回縮修剪最佳,因為此時養分積累充足,還能讓殘剩枝條生根成長的一起更茂盛,因此殘留枝條可以不少。
如果到冬季修剪的話,為了安全起見,只能剪四分之一,最多一半,這樣殘留區域才能完成枝條再生,包括根系再生都更保險。
清理枯萎枝條也是修剪的一部分,大家注意一下這方面即可,無論是在什麼季節,都應該及時清理病蟲害腐朽、萎蔫發黃以及半枯萎的枝條,儘快消除威脅。
「藝術感」在於對三角梅外形的營造和優化。
大家說「三角梅成為藝術感」,是來自於一個人的言語和行為,還沒有真正實現,不如看看人家怎麼做的吧。
把小苗放在大盆中來養,這樣生長出來才不會顯得擁擠且不好充分枝繁葉茂和絢爛盛放,而後,每年都等到小苗長出40厘米左右時把它很近轉盆,那麼小苗就會長出50厘米左右的高度,再換大盆繼續進行這樣的設計。
大樹型小樹型都能搞定,還有能夠爬牆又不干擾晾曬麻將的房屋以及陽台問題解決方案,所以到底怎麼做真的是因地制宜。
行道樹、小區牆壁、戶外公共區域以及陽台邊防護牆上,全都是可以隨意設置三角梅吸引目光美化環境裝飾室外景觀設計線條和輪廓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