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生活中大人們真的很多時候不經意間就會給孩子傳達「別人的看法很重要的」觀點:
比如:
孩子不樂意刷牙
喊不動孩子,哎呀,別的小朋友都刷牙了,就你不刷牙,等下人家笑話你不講衛生喲。

孩子坐地上哭鬧
別哭啦,你看好多人在這裡看你呢,你羞不羞呀,別人都在看你笑話了。
孩子不願意分享
你不要那麼小氣嘛,別的小朋友見你這麼小氣都不想跟你玩了等下。
孩子膽小害怕
別害怕,寶貝,大膽一點,沒什麼好怕的,你看別的小朋友都不怕呢
生活中,這些見怪不怪的做法,很多大人包括我自己,可能都沒有意識到其實自己無時無刻不在拿別人給孩子做比較或者委婉地告訴孩子「別人的看法是很重要的」。
久而久之,孩子慢慢養成了注重別人看法的習慣而不自知。

如何避免在生活中給孩子灌輸這樣的觀念呢?
答案是:學會從孩子自身角度出發(而不是別人的角度)去引導孩子的想法和行為。
穿漂亮的衣服去見朋友不是怕對方笑話自己穿得不好看,而是因為那個朋友很重要,穿得好看些是因為想給他留下一個好印象。

要好好刷牙,是因為不好好刷牙保護牙齒,將來牙齒就有可能會蛀牙,會痛,會難受,會吃不了各種美食,而不是別人會怎麼看。
孩子坐地上哭鬧,孩子可能真的很難受才會不顧一切坐地上就哭了起來,告訴他想哭就哭一會兒,媽媽在這陪你,等你哭好了,我們在一起想辦法。告訴孩子難受了那就哭吧,先在乎自己的感受而不是在自己難受的時候還要去在乎別人會怎麼看。

鼓勵孩子分享,不是因為害怕別人說你小氣,而是因為分享可以帶來喜悅,可以多一個交朋友的機會,因為分享本身就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孩子膽小害怕,接納孩子的感受,然後陪著孩子一步步探出害怕的邊界,而不是在他害怕的時候忽略他的感受,告訴他別人的看法比你現在的感受還要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