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高管和5噸垃圾共處了20年,死在無處下腳的37㎡獨居房

2023年01月16日21:14:04 家居 1710

記得點擊關注「裝個好房子」哦~

每天為你帶來裝修乾貨、改造新靈感與美好生活故事

探尋美好居住方式,我們值得更好的生活!

----------------------------------------------

20年,未曾丟過一件物品,守著滿屋子垃圾過日子,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大多數人對此或許都沒個概念,因為正常情況下,誰會這麼久不丟東西?要知道,據相關數據統計,一個人平均每天要產生1.2千克的垃圾。如果20年不丟,算下來就是5.256噸,倘若這麼多垃圾都堆積在家裡,那畫面實在不敢想像。

精英高管和5噸垃圾共處了20年,死在無處下腳的37㎡獨居房 - 天天要聞

美國紀錄片《Hoarders》但殊不知這樣的故事,在現實中卻是真實存在的。來自香港的T(化名),就是這樣一個人。他獨居在37m²的小房子里,白天出門光鮮亮麗,晚上卻與垃圾共眠,就這樣瞞著所有人,囤積了整整20年。

精英高管和5噸垃圾共處了20年,死在無處下腳的37㎡獨居房 - 天天要聞

可聽完這背後的故事,卻很難讓人對他感到厭惡,或指責他懶惰,只留下了一地的心酸與無奈……

精英高管和5噸垃圾共處了20年,死在無處下腳的37㎡獨居房 - 天天要聞

大約在半個月以前,T突然倒在了家中,再也沒有站起來。當時,他移民到美國的家人們,像往常一樣回到香港看望他,約他出門飲茶。但奇怪的是,這麼多年來,T從來不讓妻兒子女上樓,大家只能在樓下等他收拾完畢,再一起出發。

精英高管和5噸垃圾共處了20年,死在無處下腳的37㎡獨居房 - 天天要聞

紀錄片《老年公寓清潔隊》儘管這樣的行為,讓關係向來融洽親密的家人感到不解,但基於對T的尊重和信任,從來沒有人懷疑過他的家裡藏著什麼不能見人的秘密。可所有人都沒想到,這一次的T,卻再也沒能從那個神秘的房子里走出來。

精英高管和5噸垃圾共處了20年,死在無處下腳的37㎡獨居房 - 天天要聞

那天,樓下等待的兒子給T打了很久的電話,可一直顯示無人接聽。他實在是擔心極了,只好上樓查看,卻看到年邁的父親倒在走廊,送往醫院搶救也已返魂乏術。

精英高管和5噸垃圾共處了20年,死在無處下腳的37㎡獨居房 - 天天要聞

強忍著萬分悲痛,全家人處理了T的後事,辦完了喪葬禮,可送別卻還沒結束。直到走進20年來,T獨居的這間房子,所有人才驚覺:原來,家人眼中的和藹父親、外人眼中的成功人士,居然一直過著這樣糟糕的日子……

精英高管和5噸垃圾共處了20年,死在無處下腳的37㎡獨居房 - 天天要聞


精英高管和5噸垃圾共處了20年,死在無處下腳的37㎡獨居房 - 天天要聞

T獨居了這麼多年的家,如今連大門都很難打開。原因無他,門背後堆滿了各種雜物、書籍,幾乎只能推開一條狹窄的門縫,還必須側著身進入室內。

精英高管和5噸垃圾共處了20年,死在無處下腳的37㎡獨居房 - 天天要聞

室內的景象,更是只能用「離譜」二字來形容。明明是一間地段不錯的37m²一居室,在寸土寸金的香港可謂價值不菲,但卻活生生住成了一間「垃圾屋」。屋內幾乎沒有1m²的空地,所有的走廊過道、公區卧室里都堆滿了髒兮兮的雜物和垃圾,根本無法分辨所謂的客廳和餐廳。

精英高管和5噸垃圾共處了20年,死在無處下腳的37㎡獨居房 - 天天要聞

就連解決「三急」的衛生間,也面目全非。這裡的空氣中,似乎充斥著壓抑和沉悶,昏暗的燈光、發黃的浴缸、牆壁和各種衣服,完全不像正常人家裡應有的模樣。

精英高管和5噸垃圾共處了20年,死在無處下腳的37㎡獨居房 - 天天要聞

衛生間都如此髒亂差,更別說供人休息的卧室了。屋內緊閉的窗戶、拉起的窗帘、用來封住光源的紙皮箱,以及書桌下堆滿的雜物,不難看出住在這裡的T,內心非常需要被百分百的黑暗,和充實的物品所包圍。

精英高管和5噸垃圾共處了20年,死在無處下腳的37㎡獨居房 - 天天要聞

精英高管和5噸垃圾共處了20年,死在無處下腳的37㎡獨居房 - 天天要聞

除此之外,卧室如今也成了蟲子、蟑螂的「家」。各種各種肉眼可見的蟲卵和屍體,布滿了衣物和被套。

精英高管和5噸垃圾共處了20年,死在無處下腳的37㎡獨居房 - 天天要聞

精英高管和5噸垃圾共處了20年,死在無處下腳的37㎡獨居房 - 天天要聞

住在這樣的房子里,別說正常生活了,就連吃飯、睡覺、上廁所都成了問題。那這麼多年來,T是怎麼過來的呢?沒人知道,就連他的家人也完全沒有頭緒。為此,T的兒子特意找到了專業的遺物整理師,希望借他們之手,能找到父親生前的真實痕迹和感受。

精英高管和5噸垃圾共處了20年,死在無處下腳的37㎡獨居房 - 天天要聞


可當遺物整理師上門了解情況後,也傻眼了。因為想要收拾這間「垃圾屋」,光靠兩個人完全不可能辦到。於是,他們只好又找來了10個義工,在不同時段上門幫忙清理。

精英高管和5噸垃圾共處了20年,死在無處下腳的37㎡獨居房 - 天天要聞

經過3天的打掃後,根據屋內的基本情況,比如衛生間沒有使用痕迹,口袋裡裝著大量的酒店洗漱用品,整理師大膽得出了一個結論——由於家裡物品數量過多,T在生前的很長一段時間裡,幾乎已經放棄了在這個家生活,大多選擇出門解決起居需求。

精英高管和5噸垃圾共處了20年,死在無處下腳的37㎡獨居房 - 天天要聞

滿滿一包的牙刷他偶爾去澡堂,偶爾住酒店,但是也經常回到這間熟悉的房子,把外面帶回來的東西,繼續囤積起來。按照如今的囤積程度來說,T大概率已經20年沒有丟過家裡的任何東西了,所以家裡才會變成一個無處落腳的「垃圾屋」。

精英高管和5噸垃圾共處了20年,死在無處下腳的37㎡獨居房 - 天天要聞


精英高管和5噸垃圾共處了20年,死在無處下腳的37㎡獨居房 - 天天要聞

獨居、囤積、家人離港、孤獨死,都讓人先入為主地聯想到T生前的那種「悲慘」的既定模樣——貧窮、有心理疾病、跟家人關係不好。然而,透過整理T的房間,卻意外重組了他的人生、職業、學歷、興趣、生活習慣,令人驚覺跟想像的形象完全不同。

精英高管和5噸垃圾共處了20年,死在無處下腳的37㎡獨居房 - 天天要聞

美國紀錄片《Hoarders》其實,囤積癖的人一般都有很多回憶,T也不例外。他喜歡收集雜誌,用優質布料度身訂造西裝、寫得一手優雅的中英文手寫字、堆滿角落書架的英文書,不難看出他的學識和品味;他喜歡攝影、駕駛電車、使用電子產品,上世紀70~90年代的潮流物品和家電都有不少,在那個時期也算得上中產階級。

精英高管和5噸垃圾共處了20年,死在無處下腳的37㎡獨居房 - 天天要聞

精英高管和5噸垃圾共處了20年,死在無處下腳的37㎡獨居房 - 天天要聞

他的日記里,寫滿太太移民後,每次跟他通話聊的種種生活點滴,比如兒子在那邊的工作情況、妻子一天做的事情,吃了什麼、買了什麼,都細無巨細地記錄了下來。從字裡行間中可以推斷出,這是一個關係非常和睦的候鳥家庭。(候鳥家庭:為了讓下一代接受更好的教育,很多亞裔家庭選擇讓父親在國內工作,母親帶著子女到國外讀書。)

精英高管和5噸垃圾共處了20年,死在無處下腳的37㎡獨居房 - 天天要聞

同時,整理師還意外發現,T生前還是一位時裝愛好者。他收集了很多那個年代的穿搭雜誌,是一位衣品不錯、注重外表形象的男子。

精英高管和5噸垃圾共處了20年,死在無處下腳的37㎡獨居房 - 天天要聞

就連他的衣櫃里也一反常態,完全不像地面上堆積的垃圾那般雜亂,反而收納著許多乾淨、嶄新的西服和衣褲。

精英高管和5噸垃圾共處了20年,死在無處下腳的37㎡獨居房 - 天天要聞

精英高管和5噸垃圾共處了20年,死在無處下腳的37㎡獨居房 - 天天要聞

除此之外,從家裡找到的各種職業資料,以及房子的地段和早期裝修,也不難看出他生前是一位身處高職的成功人士。

精英高管和5噸垃圾共處了20年,死在無處下腳的37㎡獨居房 - 天天要聞

可即使後來孩子們都工作了,T也退休了,家裡人都希望他能一起過去生活,他卻依舊堅持留在香港,固執地守著回憶,這一分別就是20年。儘管留在了熟悉的環境里,但因為長時間一個人生活,沒有家人陪伴,T愈發消沉、孤寂,只能通過這種囤積的方式,來獲得心理上的慰藉和滿足。

精英高管和5噸垃圾共處了20年,死在無處下腳的37㎡獨居房 - 天天要聞

不過,整理師也發現,過去的日子裡,T並非沒有嘗試過收拾房子。只是缺乏經驗、無人幫忙,加上年紀又大了,才徹底放棄了。

精英高管和5噸垃圾共處了20年,死在無處下腳的37㎡獨居房 - 天天要聞

我們常說的囤積癖,其實是一種嚴重的精神疾病,並不能簡單歸結為懶惰、貧窮、孤僻所導致的。就像這位「人前光鮮亮麗,人後卻與垃圾同眠」的主人公,他的生活不可謂不富裕、不充實,但依舊會把好端端的房子住成災難現場。在每一個囤積癖患者的背後,大多都藏著一個無人知曉的故事,可能是喪失親人的打擊,也可能是無法適應孤獨的苦悶。或唏噓,或無奈,但必須承認的是,當變故發生之後,他們的人生很難再回到正軌。

精英高管和5噸垃圾共處了20年,死在無處下腳的37㎡獨居房 - 天天要聞

收拾出來後的房子但話又說回來,過度的囤積並不會讓內心的孤獨感真實消散。如果一直帶著傷痛生活,只會讓人和環境,都變得不堪重負。適當斷舍離還自己一份體面與整潔,或許會讓雜亂的人生,透進一束陽光。畢竟,那些承載著美好回憶的舊物,倘若因為囤積而變成了垃圾,又何嘗不是另一種悲哀呢?本文圖片與素材來源:油管《試一次》

家居分類資訊推薦

空調界的「金屬革命」:空調銅管變鋁管,是省錢妙招還是埋雷? - 天天要聞

空調界的「金屬革命」:空調銅管變鋁管,是省錢妙招還是埋雷?

家人們,最近可是在空調圈發現了個大動靜!以前咱熟悉的銅管空調,現在正悄悄被鋁管空調「攻城略地」,這到底是空調界的「金屬革命」,還是廠商偷工減料的套路?今天咱就嘮嘮這事兒。這兩年全球經濟回暖,新能源產業又跟坐了火箭似的往上躥,直接把銅價推上了
剛剛,破158億!衝擊全球第四 - 天天要聞

剛剛,破158億!衝擊全球第四

據網路平台數據截至5月5日《哪吒之魔童鬧海》(《哪吒2》)總票房(包含港澳台和海外票房)已突破158億元排名全球影史票房第五這個五一假期《哪吒2》票房繼續增長有望超越《泰坦尼克號》01上映90餘天《哪吒2》五一檔依然「能打」這個五一假期,11部影片集中上映,《哪吒2》憑藉超高口碑與觀影黏性保持競爭力。假期第二天,...
女子整理衣櫃竟致肺部「發霉」!快檢查,你家可能有 - 天天要聞

女子整理衣櫃竟致肺部「發霉」!快檢查,你家可能有

近日,浙江杭州一女子整理衣櫃後出現身體不適,到醫院就診後發現,竟是因肺部「發霉」引起的,這究竟是怎麼回事?高燒40℃,肺部長滿菌斑女子整理衣櫃後病倒天氣漸暖,浙江杭州的沈女士趁著休息開始了「換季工程」。不料,整理完衣櫃後,她竟病倒了,於是沈
保溫杯品牌排行榜前十名:真實測評十大高人氣單品 - 天天要聞

保溫杯品牌排行榜前十名:真實測評十大高人氣單品

市面上是會存在著諸多材質的保溫杯,雖宣稱無毒無害,但是在使用過程中仍然會出現水垢堆積、生鏽、重金屬析出等問題。為此具備更優越抗腐蝕性能,不串味、保鮮效果給力的鈦杯也就火了起來。然而,當前鈦杯市場質量也是各有不同,選購不好同樣會存在不小的危害
後悔沒早看!涼亭這樣布置,院子秒變「詩和遠方」 - 天天要聞

後悔沒早看!涼亭這樣布置,院子秒變「詩和遠方」

我是頂哥,專業庭院設計師,點擊右上方「關注」我,了解更多【庭院設計營造知識乾貨】,共同打造美好家園。有沒有發現?別人的院子總是美得像雜誌封面,而自家的涼亭卻總在「吃灰」?不是空間不夠大,不是預算不夠多,而是差了一點氛圍感!
院子再小,也要留個角落給自己 - 天天要聞

院子再小,也要留個角落給自己

每天忙忙碌碌,上班、帶娃、做飯、應付各種瑣事,日子像陀螺一樣轉個不停。明明住在自己的房子里,卻好像沒有真正屬於自己的空間。客廳是家人的,廚房是柴米油鹽的,卧室是睡覺的,唯獨少了一個能讓自己喘口氣的地方。其實,再小的院子,也該留個角落給自己。
女子整理衣櫃竟致肺部「發霉」!快檢查,你家可能也有 - 天天要聞

女子整理衣櫃竟致肺部「發霉」!快檢查,你家可能也有

「全身不舒服,發熱,體溫最高到了40℃,還咳嗽……」近日,浙江杭州一女子整理衣櫃後出現身體不適,到醫院就診後發現,竟是因肺部「發霉」引起的,這究竟是怎麼回事?高燒40℃,肺部長滿菌斑女子整理衣櫃後病倒天氣漸暖,浙江杭州的沈女士趁著休息開始了「換季工程」。不料,整理完衣櫃後,她竟病倒了,於是沈女士立即前往...
近20萬人次現場觀花看展 楚雄第一屆國際花卉展圓滿閉幕 - 天天要聞

近20萬人次現場觀花看展 楚雄第一屆國際花卉展圓滿閉幕

5月3日,在花香與歌聲交織中,為期3天的楚雄第一屆國際花卉展圓滿落下帷幕。活動以鮮花為載體,通過舉辦花卉展覽展銷、產業座談會、「楚花之夜」和火韻花市等系列活動,吸引了近20萬人次來到現場,線上「雲」看展人數超過300萬人次,成為一次受群眾歡迎、受企業關注的搭平台、促合作,推動產業發展的花卉盛會。大規模:十省...
窗帘到底怎麼選?只需這6招,輕鬆搞定高級感軟裝! - 天天要聞

窗帘到底怎麼選?只需這6招,輕鬆搞定高級感軟裝!

在軟裝階段,窗帘往往起著畫龍點睛的作用,它不僅關乎隱私與遮光,更能營造出整個空間的氛圍與格調。然而,很多朋友在挑選窗帘時卻容易陷入各種誤區,花了冤枉錢還達不到理想的效果,甚至因為選錯窗帘而導致全屋裝修翻了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