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午在外面吃飯,聽到旁邊大哥一直在打電話,好像是某個水槽品牌的設計師。電話里一大堆術語,聽得我一愣一愣的。打完電話我趕緊坐過去,化身提問小能手,一連問了7個問題。在他的解答下,我也終於知道了我家水槽為啥不好用了。
為什麼會生鏽?
水槽多是不鏽鋼材質的,但不鏽鋼不代表不會生鏽。所謂「不生鏽」,指的是不會與空氣中的氧氣和水分發生化學反應。但如果遇到酸性物質,還是會生鏽的。
食物裡面就有大量的酸,比如醋、碳酸飲料、奶製品、檸檬等。想要讓水槽不生鏽,一定要認準304不鏽鋼。這種不鏽鋼,可以避免常見食物的腐蝕。
如果有鋼印的話,水槽上會印著「SUS304」。有些水槽會印「DUS304」,但實際上並沒有「DUS」這個標準,純粹就是瞎印的。
為什麼會發霉?
發霉,主要是玻璃膠發霉。玻璃膠乾燥以後,裡面是小孔結構。水鑽進去了,就會在裡面滋生黴菌。外表看上去,就是會發黃、長霉班。
台上式水槽的玻璃膠直接暴露在外面,更容易在玻璃膠附近積水,而且發霉後也會第一時間被看出來。台下式水槽的玻璃膠在檯面以下,不容易發霉,而且發霉以後也看不出來。
如果想從根源上解決問題,需要自備防霉玻璃膠。但也不是絕對不會發霉,時間久了還是會有黴菌。可以在玻璃膠表面再塗一層瓷磚美縫劑,把水和玻璃膠隔開。
為什麼會濺水?
打開水龍頭以後,水槽會往外濺水——幾乎可以肯定是水槽的深度選小了。現在有些水槽的深度只有不到15cm,這種水槽幾乎是絕對會濺水的。
當水槽的深度超過18cm時,就不會再出現濺水問題。建議選擇深度不低於20cm的水槽,除了不會濺水以外,還能多一些空間。
如果你已經買了淺水槽,可以考慮通過更換水龍頭的方式來解決濺水問題:選一個高度在20cm以下的水龍頭,降低水的落差,也能減少水花的大小。
為什麼會潮濕?
水槽是金屬的,導熱性特別好。水槽上面用冷水,整個水槽的溫度都會降低。在水槽的背面,就會形成冷凝水,導致水槽下面的櫥櫃潮濕。
所以買水槽的時候,一定要買帶防冷凝塗層的產品。塗層越厚、表面越不光滑,防冷凝的效果也就越好。
此外,還建議在水槽所在櫥柜上使用鏤空櫃門,或者裝通風罩,來解決局部濕度過大的問題。
為什麼不夠用?
水槽不夠用,是因為選小了。或者說是長度不夠:槽寬小於40cm,就會覺得很擁擠。所以在買水槽的時候,一定要先測量一下安裝長度。
如果水槽的總長度在80cm以下,建議選一個單水槽就行了。否則洗碗、刷鍋的時候就會覺得擁擠,甚至會頻繁磕碰餐具。
如果水槽的總長度在80cm以上,就可以選一個雙水槽。雙水槽在兩個槽中間做了隔斷,使用場景就會變得更豐富。
為什麼會疲勞?
有的人洗一會兒碗,就會覺得腰疼。這其實和水槽無關,而是你的櫥櫃高度設計太低了。
一般來說,櫥櫃的高度應該是使用者身高的一半(±5cm)——腿長,就在一半身高的基礎上+5cm;腿短,就在一半身高的基礎上-5cm。
使用水槽的過程中,也不能緊貼著水槽底部刷碗,那樣彎腰幅度會很大。正確的做法,是把碗稍微拿起來一點,只要保證在檯面以下就行了。
為什麼會反味?
水槽的下水器都帶S彎,所以新水槽絕對是不會反味的。但是水槽的S彎往往比較大,很多剩飯菜會存在彎裡面,發酵產生臭味。
所以如果你家的水槽開始反味了,可以把下水器清理一下:
在S彎的底部有一個小蓋子,打開這個蓋子,把裡面的髒東西掏出來就行了。如果使用年頭比較長,可以用管道疏通劑等清潔劑對下水器進行一次深度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