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喜不喜歡那種面積超小的房子呢?就我個人而言,是真的很喜歡那種迷你的獨居小屋,一個人住簡直太爽了!這不,今兒咱要說的這間拖車小屋,便正是如此。
瑪麗昂(Marion)在去年定製了一個拖車小屋,它內部僅有16㎡左右的面積,但由於是定製,再加上傢具家電選擇比較講究,所以最後花費了她90000美元,換算下來大概是64萬塊。
雖然這個拖車小屋的價格很貴,但內部裝修卻是可圈可點,比很多我們之前說到的自己裝修的蝸居看起來要有質感、規整很多,話不多說,一起來看看這個小家吧~
拖車小屋內的大致格局
按照慣例,先簡單來說下這間蝸居內的大致格局。
▲狹窄的拖車小屋內
從側門進入拖車小屋內,其實內部的場景我們一眼就能望穿。
- 入門左手邊的位置是客廳,這裡放置了一張長沙發,背靠一扇尖頂採光大窗,照明非常優秀,同時,沙發還可以變成一張雙人床,我們後面也會說到。
- 右手邊是家裡的開放式廚房,側邊的餐桌做成摺疊式設計,不用的時候收起來,不會佔用過多空間;隔層上是卧室,衛生間則處於下面的封閉空間,蝸居內功能齊全。
- 而最值得一提的是,拖車小屋的層高非常不錯,再加上清淺的木質色調裝飾、四周環窗增加採光性,讓整間小屋內充滿了清新明快、溫馨舒適的氛圍感,一個人住還真挺爽的。
冗餘空間內的客廳
拖車小屋內的客廳,可以說是剛好將冗餘空間充分利用了起來。
一張長沙發剛好填補了門後的空間,左右扶手頂到了左右牆壁,不會留出縫隙,給人帶來突兀感,而在沙發旁邊,懸空收納的燃木爐方便冬天的取暖,讓瑪麗昂冬天也可以小住在這間拖車小屋中。
雖然這間蝸居平時都是瑪麗昂一個人住,但她也考慮到了家人朋友的留宿需求,所以沙發特意做成了可變形式的設計,完全展開後,客廳即可變成一個擁有雙人床的卧室,實用性很強。
帶有摺疊餐桌的廚房
客廳沙發的對面,是家裡的「餐廚一體化」區域。
廚房和餐廳位於拖車小屋的中心位置,將廚房與餐廳進行空間融合後,既保證了小空間內的通透感,同時也能盡量節省空間,用有限的空間實現更多的功能。
平日里,L形櫥櫃一側的小桌板會被收納起來,給室內增加更充足的活動空間,當然,從預留的桌板翻折空間,以及牆上預留的插頭來看,這裡顯然能變成一間功能齊全的小餐廳。
當把桌板掀起後,拿出櫃內收納的兩把餐椅,這裡隨即變成了瑪麗昂家裡的小餐廳,能輕鬆坐下兩個人,無論是在這裡工作、寫字,還是和朋友一起吃頓飯,小小的餐廳都不在話下,空間利用還是蠻讓人佩服的~
二樓隔層的卧室
利用拖車小屋的層高優勢,將卧室放在了二樓的隔層。
步入二層的梯子,下方也做滿了櫃格,既可以當做廚房的小廚電收納區,也可以收納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零散小物,避免蝸居出現雜亂的問題;而最高的櫃格則做成衣櫃,用不同的顏色進行劃分。
由於是尖頂天花板,二層卧室的中心位置層高其實還蠻優秀的,雖然不能站立行走,但半坐著、靠在床頭卻也完全OK,瑪麗昂說,晚上在這兒看看書、晚會兒手機,真的非常愜意。
當然啦,就我個人而言,還是需要一個小護欄的,否則真沒安全感。
衛生間也是「明衛」
最後是家裡的衛生間和浴室,讓人感到佩服的是,這個四面環窗的拖車小屋,就連衛生間也是明衛。
推門進入其中,衛生間和浴室分為兩部分,而且竟然還用浴簾做了簡單的乾濕分區。
右側是洗手台和如廁區,洗手台設在窗前,窄窄的檯面做了延伸格局,一直到馬桶側上方,留出了更多的置物空間。
而馬桶則採用了這類蝸居中常見的堆肥式馬桶,旁邊專門有一個小箱子用來存儲碎木屑、鋸末、乾苔蘚等物,方便如廁後的填埋,不得不說,這種馬桶真的很適合這樣的拖車小屋。
家裡的浴室為了節省空間,用浴簾和洗手台進行簡單分區,而且四周牆壁也做成了一體化的防水間,洗澡的時候能盡量避免水漬濺射和殘留,讓小小的衛生間保持長久的清爽。
文末總結
看到這裡,我們也算「參觀」了瑪麗昂的這間拖車小屋,大家覺得它怎麼樣呢?
我個人感覺,她的這間小蝸居無論是在格局布置,還是室內裝修上,做得都非常不錯,空間利用合理、功能性絕佳,唯一的問題就是價錢真是太貴了……不知道各位覺得值不值得呢?
感謝閱讀!
(圖片:LIAS,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