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戰爭時期我人民軍隊在與國民黨軍隊作戰時,就如同是快刀切豆腐斬碎國民黨軍隊,都不帶掉渣的。但是到了金門戰役,解放軍9000多人登島卻全軍覆沒,幾乎無一生還,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今天咱們就來聊聊,解放戰爭進程中最慘的一次失敗——金門戰役!
▲解放戰爭
先來看一下金門戰役爆發時的前提條件,1949年10月24日,我們解放軍發起了金門戰役。在這之前,解放軍已經攻佔了大嶝島和小嶝島,金門以北的幾個小島都已經被我軍佔領。到了10月17日,我們又攻佔了廈門,此時的金門島對於志願軍來說簡直就是唾手可得。
只要能夠解放金門,那麼整個台灣將全面地暴露出來,所以說這場戰役的意義是非常重大的。這一場戰鬥,上級卻把指揮權交給了28軍。
28軍歸屬於第十兵團,兵團司令為葉飛。當然了,我們並不是說28軍的戰鬥力低或者怎樣。只是因為當時的28軍是無法承擔起指揮重任的。
28軍裡面有三個師,分別是82師,83師和84師。82師留守在福州,83師的部分部隊已經隨著大部隊南下了,而84師的一部分部隊,則留在了福建北部剿匪。
▲解放軍搶灘
由此可以看得出,當時28軍的兵力是非常分散的。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28軍的主要領導人根本不在前線。
就好比說軍長朱紹清,因為健康原因一直在醫院裡進行治療。參謀長在部隊進入福州之前就因為一些事情被臨時調走,政委陳美藻則負責整個福建的軍事問題。
因此說,28軍不但兵員不齊,而且也沒有「實際的金門戰役指揮者」。考慮再三,28軍軍部把前線指揮權交給了副軍長蕭鋒一個人。
在指揮權問題上,戰爭發動的前期就已經出現了問題。戰役發動之後,指揮權的問題就更大了。因為當時僅僅湊夠了300條船,運送的士兵數量非常有限,為了能把部隊(6個團)全部運送過去28軍決定分批次運送。
▲整裝待發
但是在運送第1批8000多名戰士的時候,考慮到搶灘的火力問題。於是第1批運送的人員全部為一線戰鬥人員,並沒有高級別的指揮員跟隨。
然而當這8000多名戰士成功搶灘登陸之後,他們所乘坐的300艘船,迅速被敵人的火力摧毀。於是第2批登錄人員便失去了搶灘的交通工具,什麼意思呢?在金門島上與國民黨軍隊作戰的這些解放軍部隊,連一個高級指揮員都沒有。
一場戰爭的勝敗與指揮員的關係有多麼重大,大家是知道的,沒有指揮官的戰爭該怎麼打?這是金門戰役失敗的一個主要原因。
接下來看第2個原因——對於敵情的偵查掌握不足,陸地偵查一直是我們解放軍非常拿手的,就沒有偵查不出來的敵情,但是隔著一片大海又該如何偵查呢?
▲登陸作戰
解放軍也曾經派專船靠近金門島,但是很快便被敵人發現了,於是志願軍只能採用望遠鏡去偵查,這種手段偵查出來的敵情,肯定是不準確的。
當時我們解放軍得到的情報是駐守在金門島上的國軍,只有李良榮兵團2萬多人。之外還有一些從廈門戰場潰逃過來的殘兵敗將,攻打這樣的兵團我們解放軍用6個團的兵力是絕對足夠的。
而唯一的變數則是胡璉兵團,胡璉兵團的駐紮地距離金門非常近。而且部隊兵強馬正,戰鬥力很高。胡璉也是國民黨內數一數二的悍將,他是否參戰將直接影響到戰爭結局。
但是我們解放軍情報部門,截獲的一封國民黨電報中顯示,胡璉是不願意支援金門的,他的目的是撤回台灣。
▲國民黨士兵
不管胡璉什麼態度,為了以防萬一,偵查部隊又對胡璉兵團進行了偵查。確定胡璉軍團已經撤離到了海上,雖然說無法確定胡璉兵團的下一步動向,但是28軍根據偵查的一些敵情來判斷認為胡璉兵團並沒有增援金門島,而是準備撤退到台灣。
那麼真實情況到底如何呢?胡璉兵團確實留了一部分兵力在海上飄蕩,但這只是「障眼法」,絕大多數的部隊已經受命進入金門島。
此時金門島上駐守的國民黨部隊多達6個師,而我們進攻的部隊卻只有6個團。這6個團還是分兩批登島(第二批未能登島)。
即便我們解放軍再能打,但是這巨大的數量差距卻是難以彌補的,而且我們面對的還是國民黨內戰鬥力最為兇狠的胡璉兵團。
▲解放軍戰士
指揮權出現重大問題,對敵情的把握也沒做到位,已經註定了金門戰役的失敗。戰鬥打響之後,壞消息開始鋪天蓋地的傳來副軍長蕭峰一度急得暈厥在指揮部。
情況上報到葉飛將軍那裡之後,葉飛將軍果斷下達指示哪怕僅有一絲絲的希望,也要想辦法支援金門,但是此時已經很難再找到船。
用盡了辦法,也只找到了數量有限的船,而這些船只能運送4個連的部隊,以金門島上的戰爭情況來看,不要說4個連了就算運送4個師過去都未必能夠取勝。
當這四個連的士兵到達金門島後,眼前的一切讓他們非常絕望。島上屍橫遍野,第一批登陸的解放軍,只是控制住了3個村莊。
▲登船
而島上的解放軍看到增援部隊只有4個連之後他們都沉默了,意思已經非常明顯,不可能再有援軍了,每個人都要戰鬥到犧牲為止。既然要死,那便死戰吧!於是戰爭迅速白熱化,巷戰肉搏戰成為了戰場的主旋律。
到了10月26號這一天,金門島上的槍聲已經變得非常零散,戰爭的結果也已經非常明顯。9000多名戰士基本無一生還,300多名船工也大都葬身大海。
▲搶灘作戰
根據國民黨方面的統計,除了被俘虜的3000人之外,其他的解放軍全部戰死。其實縱觀整個金門島戰役我們敗得一塌糊塗,主要是因為兩個字:輕敵!
指揮權安排得非常草率,在沒有探明敵人實力之前就匆匆出兵。如果不是輕敵,相信也不至於會敗得如此徹底,好在後續戰爭也吸取了這次失敗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