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個「第一」!「十四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成就速覽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7月9日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首場新聞發布會。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鄭柵潔介紹「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成就,並答記者問。

我國「十四五」期間經濟增量預計將超過35萬億元

鄭柵潔表示,我國5年經濟增量預計將超過35萬億元,相當於廣東、江蘇、山東也就是排名前3經濟大省2024年的總量,超過長三角地區的總量,也超過世界排名第3國家的總量,每年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保持在30%左右。

2021年至2024年我國經濟增速平均達到5.5%

鄭柵潔表示,前4年我國經濟增速平均達到5.5%。我國這麼大的體量和增量,又經受了世紀疫情、貿易霸凌等衝擊,在這麼大的基數上,能保持這樣的增速,在經濟發展史上前所未有。

2024年我國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規模比「十三五」末增長近50%

鄭柵潔表示,我國研發投入再創新高,2024年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規模比「十三五」末增長近50%,增量達到1.2萬億元;研發投入強度提高到2.68%,接近oecd國家平均水平。

數個「第一」!中國創新取得重大突破

鄭柵潔表示,「十四五」以來,我們站上了一個又一個創新制高點,第一艘國產電磁彈射航母福建艦下水,第一艘國產大型郵輪「愛達·魔都號」建成運營,加上大型液化天然氣(lng)運輸船全球領先,我們集齊了船舶工業皇冠上的「三顆明珠」;第一座中國空間站「天宮」全面建成運營,全球第一座第四代核電站石島灣基地投入商業運行,「嫦娥六號」實現全球第一次月球背面無人採樣返回,第一次按照國際通行適航標準研製的國產大飛機c919實現商業飛行。這些「第一艘」「第一座」「第一次」,充分彰顯了中國創新的重大突破。事實證明,「脫鉤斷鏈」、打壓遏制只會增強我們自立自強的決心和能力,只會加速我們科技創新的進度和突破。

我國民營企業數量較「十三五」末增長超40%

鄭柵潔表示,我們「刀刃向內」破除體制機制障礙,全國統一大市場「四梁八柱」基本建立,民營經濟促進法頒布施行,製造業外資准入限制「清零」,全國外資准入負面清單限制措施縮減到29項,民營企業增加到5800多萬戶,比「十三五」末增長超40%。

我國單位gdp能耗四年累計降低11.6%

鄭柵潔表示,中國堅定履行「雙碳」承諾,單位gdp能源消耗四年累計降低11.6%,相當於減少了11億噸二氧化碳排放量,接近歐盟2024年碳排放總量的50%,中國的行動充分體現了負責任大國的擔當。

2024年全國海洋經濟總量首次突破10萬億元

鄭柵潔表示,2024年全國海洋經濟總量首次突破10萬億元,海運量和集裝箱吞吐量約佔全球1/3,船舶和海工裝備市場份額佔全球50%以上,全球18種主要船型中有14種新接訂單居世界首位,海水產品產量連續多年全球第一,海洋成為名副其實的「藍色糧倉」,走上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向海圖強之路。

2021年至2024年內需對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率為86.4%

國家發展改革委秘書長袁達表示,2021年至2024年,中國經濟保持了年均5.5%的較快增長速度,其中內需對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率為86.4%,最終消費對中國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率達到56.2%,比「十三五」期間提高8.6個百分點。

我國連續15年穩坐全球製造業首位

鄭柵潔表示,「十四五」以來每年製造業增加值都超過30萬億元,我國連續15年穩坐全球製造業「頭把交椅」,220多種主要工業品產量世界第一,中國不能造的越來越少、能造的越來越好。

全球每5斤穀物就有1斤多產自中國

鄭柵潔表示,我國穀物、肉類、花生、茶葉、水果等農產品產量位居世界首位,全球每5斤穀物就有1斤多產自中國。能源自給率保持在80%以上,2024年油氣總產量首次超過4億噸油當量、發電量達10萬億千瓦時。

「十四五」以來每年城鎮新增就業穩定在1200萬人以上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周海兵表示,「十四五」以來,每年城鎮新增就業穩定在1200萬人以上,在14億多人口的發展中大國實現了比較充分的就業。

我國人均預期壽命提高到79歲

周海兵表示,我國每千人口擁有的執業(助理)醫生數從2.9人增長到3.6人,人均預期壽命提高到79歲。

402種藥品新增進入國家醫保藥品目錄

周海兵表示,「十四五」以來,402種藥品新增進入國家醫保藥品目錄,醫保跨省結算更加便捷。高質量「一老一小」服務體系加快構建,全國護理型養老床位佔比提高到64.6%,進一步為失能失智老人照護剛需兜底。

2021年以來我國外商累計對華直接投資額已超「十三五」期間總額

周海兵表示,2021年至今年5月,外商累計對華直接投資4.7萬億元人民幣,超過了「十三五」期間總額。外資企業貢獻了中國1/3的進出口、1/4的工業增加值、1/7的稅收,創造了3000多萬個就業崗位。

全國每3度電就有1度是綠電

周海兵表示,我國已構建起全球最大、發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體系,今年5月底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達到20.9億千瓦,比「十三五」末的9.34億千瓦,翻了一番多,現在全國每3度電就有1度是綠電。

2024年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比「十三五」末增長5倍多

周海兵表示,2024年,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到3140萬輛,比「十三五」末的492萬輛增長5倍多。

(來源:新華社、央視新聞客戶端)

來源:央廣網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