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感嘆:讓台灣干這件事,代價巨大!

當地時間 7 月 7 日,美國《紐約時報》刊登了一篇關於台灣能否與大陸在經濟上脫鉤的文章。該文章認為,儘管台灣的民進黨當局想推進這件事,但這對台灣意味著巨大的代價。

《紐約時報》的這篇文章首先指出,在過去數十年里,台灣經濟的發展主要是靠大陸支撐起來的,而且雙方的經濟是互惠的。一方面台灣企業的對外投資幾乎全都去往了大陸,另一方面台灣從台積電和富士康這樣的大型電子科技企業,到旺旺集團這家台灣的食品飲料業巨頭,也都是靠大陸的製造業、政策扶持以及需求成長起來的 —— 包括像台灣最有錢的富豪、台灣廣達電腦的董事長林百里,其巨額財富亦是靠著在大陸生產筆記本電腦而積累起來的。
其次,該報認為,台灣與大陸這種深層次的經貿關係,對兩岸的和平穩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中於台灣而言減少了軍事衝突的風險,於大陸而言則增加了通過和平方式對台灣施加影響的渠道與辦法。
該報因此認為,儘管在過去這幾年台灣的一些企業在民進黨當局等因素的影響下開始減少與大陸的投資和往來,但想讓台灣與大陸經濟脫鉤,對台灣而言仍然很難,意味著巨大的代價。
這家美國媒體採訪的多名台灣企業人士也都表達著同樣的意思。比如,一位自上世紀 80 年代從台灣來到大陸上海做業務的台灣服裝生產企業經理就表示,取代大陸的供貨商非常困難。另一位在大陸的山東省從事醫療保健行業的台灣企業人士還表示,她感覺在大陸創業比在台灣要容易,尤其是對她這麼一位來自台灣工薪家庭的創業者而言。

審核 | 李劍

編輯 | 徐鉉

校對 | 於澤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