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中國賠245億?國家衛健委打出「王炸」,要讓新冠起源真相大白

文:朝子亥

前言

新冠疫情如今已經消失,但是新冠疫情對於世界的影響還未消失,如今的我處於後疫情時代

面對對世界造成巨大影響的新冠疫情,各國都希望早日找到幕後黑手,讓世界能夠了解真相

面對美國的種種指責,我們這次直接打出王炸,對新冠的起源展開敘述,我們手中有什麼證據呢?

在新冠疫情的發源地究竟是哪個國家,是誰造成的這個影響全世界的新冠疫情的問題之上,國際社會都極為關注

國際社會迫切想要找到這個國家,讓這麼多年來對國際造成的影響真相大白,更希望這個謀劃這一切的國家能夠承擔各國的損失。

其實因為新冠疫情對於國家的影響實在是太大了,各國都知道即便是找到了這個國家,這個國家即便是傾家蕩產也難以承擔這個巨大的責任,無法賠償各國的損失,但是各國依然想要揪出這個國家。

一開始的時候,新冠疫情在中國大面積爆發,中國人民的生命與財產安全面臨巨大的威脅,在我們努力抗擊新冠疫情的時候,美國率領西方國家對我們發難,表示這一切都是因為我們,全世界才面臨威脅。

2025年農曆新年還沒有到來的時候,西方國家並未大面積爆發疫情,他們對於我們採取管制措施,不允許中國人入境。那個時候我們面臨很大的歧視。

當疫情在國際社會爆發的越來越嚴重的時候,西方國家又將矛頭對準了我國,要求我呢給予國際社會一定的說法與賠償。

而美國有些異常的是,本身一開始國際社會並未受到太大的影響,美國方面就不斷警告與威脅我國,要求我們迅速溯源。

特朗普並不是一個如此關注我們發展的人,我們發生疫情之後,按照特朗普的性子,其實他的內心會非常高興

在一邊看熱鬧,一旦他的國際影響力對我們進行壓迫,使得我們迅速溯源,儘快解決新冠疫情,那麼對我們的影響就會減少,相信特朗普並不願意看到這樣的情況。

而此前人們並沒有仔細考慮特朗普的意圖,如今回過神來看,特朗普並沒有安什麼好心。

起初因為新冠疫情在武漢的影響實在是太大了

人們率先想到的是武漢是不是真有什麼問題,我們從未逃避責任。我們第一時間在武漢開始溯源,人們關心的武漢市場與武漢實驗室,是溯源的關鍵點。

在溯源的過程之中,美國還不斷誣陷我們,當然我們並未理會外界的聲音,努力做好溯源工作

然而經過我們的溯源與世衛組織的調查,發現根本不是其他國家口中說的,是因為我們的國民吃蝙蝠,武漢實驗室內部進行細菌戰方面的準備才出現的新冠疫情。

結果出來之後,我們第一時間向世界宣布,然而特朗普依然沒有放棄污衊我國,甚至要求我們賠償245億,對於美國這種不要臉的行為,很多國家也是極為無語。

跟美國這種不講理的國家,根本無法溝通,所以我們根本不會理會美國的各種指責。

然而在美國的指責之下,很多人都發現了問題,為何美國會這麼做呢?

打出王炸,馬上大白

有人認為美國方面這麼做,就是因為這所有的一切都是美國造成的,一方面新冠疫情率先爆發的地點在武漢就有些特殊

在2019年12月份的時候,吹哨人就提示有可能會出現疫情,而前不久剛剛進行了各國的軍運會。

而且此次疫情正值我國農曆春節,這個時間節點也比較特殊,畢竟在人流量最大的時候,疫情的傳播速度更快一些。

看到美國的態度之後,人們對於美國更加懷疑,如今特朗普再次上台之後,依然談及此事。面對美國方面一直抓住不放,我們也是直接拿出了證據。

2025年4月30日的時候,我們直接向世界公布了一份《關於新冠疫情防控與病毒源的中方行動和立場》在這份文件之中,我們不僅僅系統的梳理了中國抗疫和溯源工作的全貌,而且直接將整個數據拿了出來,直面最尖銳的矛盾。

在白皮書之中,我們首次以國家級文件的形式直接將矛頭對準了美國的德特里克堡生物實驗室,在2019年7月的時候,這個實驗室緊急關閉,當時給出的理由是因為廢水處理系統的故障

對於實驗室來說各方面都極為重要,但是因為廢水處理直接將一個運行的非常好的實驗室關閉,可能性並不是很大。

而且其關閉之後,美國方面發現了很多不明原因的肺炎,當時美國的疾控中心以國家安全的理由拒絕公布相應的細節

在同年9月的時候,馬里蘭州也報告了電子煙肺炎的相關情況。

與新冠肺炎極為相似,而且在2023年美國方面爆出的相關報告之中,在2019年12月的時候,美國已經有9個州檢測出了新冠抗體陽性比我們首個確診的病例要早1個月。

通過這些鐵錚錚的數據,我們直接對美國發出詢問,其將疫情政治化,先是進行數據的封鎖,在2020年3月的時候,美國疾控中心就停止發布關鍵疫情數據,民眾只能夠依靠約翰斯等一些民間的機構,

在司法方面其也存在很大的混亂,以中國囤積物資為理由判決我們賠償245億美元,而這只是美國的一個州,其內部的情況可謂是根本不在乎,美國方面也不斷阻撓其他國家的疫苗發展,不斷向世界宣布中國疫苗不好,反對中國疫苗發展。

美國的種種做法給世界帶來了極大的影響,新冠溯源一直在路上,相信很快所有的一切都會真相大白。

參考信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