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歷史勘探社
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在宮廷劇里,每位格格都被塑造得美若天仙,顏值一個賽一個高,然而,當我們翻開歷史的老相冊,就會發現真正符合現代審美標準的「美人」好像並不多。
那些保存完好的皇室貴婦的老照片,就像一扇扇時光之窗,能讓後人穿越時空,真切地窺探到那個時代人們的真實模樣,感受歲月的痕迹。
照片中的瓜爾佳・幼蘭,身著華麗旗裝,旗裝上的刺繡精緻繁複,一針一線皆彰顯著貴族的奢華,她是滿洲正白旗人,乃軍機大臣榮祿之女。
因慈禧對榮祿的倚重,她自幼被養於宮中,深受寵愛,1901 年,在慈禧的安排下,她被指婚給醇親王載灃為嫡福晉,彼時載灃已有婚約,可慈禧為拉攏榮祿,強行促成這樁婚事。
1921年,溥儀因御醫的事和瑾太妃起了激烈衝突,瑾太妃一氣之下,把幼蘭召進宮裡狠狠訓斥,幼蘭從小就備受寵愛,哪受得了這般羞辱。
她回到家中,越想越氣,竟憤而吞下鴉片自盡,年僅37歲,這悲劇既展現了她剛烈的性格,也是那個時代皇族女性無奈命運的寫照。
這是德齡、容齡兩姊妹,德齡、容齡兩姐妹是晚清外交官裕庚(曾任駐日、駐法公使)的女兒。
被慈禧看中後,就留在身邊,這種接觸過西方文化,著「洋服」的晚清貴婦確實讓人眼前一亮。
王敏彤本名完顏童記,滿洲鑲黃旗人,末代皇后婉容的表妹,出身顯赫,祖父為軍機大臣,母親系乾隆五世孫女,自幼受傳統規訓,性情溫婉,容貌清麗,有「晚清最美格格」之稱。
17歲訂婚因男方醜聞退婚,後與溥傑婚事因日本干預告吹,痴戀溥儀終身未嫁,1960年代多次追求被拒,甚至出具處女證明仍遭溥儀厭棄,晚年獨居,2003年於養老院因噎食意外去世,享年90歲。
這張照片中的女孩是溥儀的大妹妹愛新覺羅·韞瑛,照片中的她穿著傳統的服飾,身姿端莊,雙手優雅地交疊放在膝上,她頭上戴著一頂尺寸格外誇張的旗頭,顯得格外醒目。
這個滿臉風霜、面容透著歲月滄桑的老婦人,正是慈禧太后的義女榮壽,她的生父是恭親王奕訢。
這位親王和慈禧太后關係極為要好,正是在他的全力支持與謀划下,慈禧才得以順利掌控清朝大權,搖身一變,成了眾人敬畏的「老佛爺」。
這張留影記錄的是清朝末年肅親王家的千金坤善,畫面里,她端端正正地坐在椅子上,身姿挺拔,雙手自然地搭在膝頭,盡顯端莊。
身旁放著一張精緻小巧的茶几,增添了幾分雅緻,整個場景布置得極為考究,顯然是特意請攝影師到家中搭景拍攝,足見大富人家吃穿用度處處都透著講究。
鎮國公載澤的福晉靜榮,靜榮在這張照片里好像長了一張覺醒了的臉,雖然身著清朝服飾但自帶一種開眼看過世界的氣質,這容貌按現代審美也是個美人。
靜榮是慈禧的侄女,也是光緒帝的大姨子,她從小就是一個美人胚子,敦厚俏麗,而她的妹妹靜芬馬臉駝背,可慈禧卻讓靜芬嫁給了光緒帝成為皇后,讓靜榮成了一名王爺的福晉。
婉容和皇室女眷們的合影,照片里的她們個個氣場不凡,盡顯大氣,不得不說,貴族接受的教育、受到的文化熏陶,以及穿衣打扮、吃穿用度等方面,和普通人相比,那可真是大不一樣。
光緒皇帝的寵妃珍妃,命運可謂坎坷至極,她年輕貌美,性格活潑,對新鮮事物接受能力超強,正因如此,深得光緒皇帝的喜愛。
然而,珍妃的得寵卻觸怒了獨攬大權的慈禧太后,1898年,戊戌維新被鎮壓後,慈禧就將珍妃囚禁在景祺閣後面的小院里。
後來八國聯軍將要入侵北京,慈禧竟以「洋人入城,免受污辱」為借口,命太監崔玉貴把珍妃推進慈寧宮後貞順門的井中,珍妃就這樣溺亡,年僅25歲,這口井後來便成了人們口中的「珍妃井」。
這張照片當中的女子長得非常漂亮,可以說顏值不輸當今的女明星,她是清朝末年慶親王的四女兒,大家都叫她四格格。
慈禧太后特別寵愛她,就連結婚後,都破例允許她不用住在丈夫家,甚至陪伴慈禧扮觀音時,也有四格格的身影。
這張照片,是醇親王的三位妾室,照片里的她們,臉上都抹著厚厚一層白粉,嘴唇也塗得紅艷艷的,可即便如此,也難以掩蓋各自原本的姿色。
特別是站在左邊第一個的女子,容貌十分出眾,眉眼間還隱隱透著一股不易親近的清冷氣質,很是特別。
這位身著清朝服飾的姑娘,正是溥儀的妃子文綉,她嗜書如命,一有閑暇便手不釋卷,沉浸在書的世界裡,這是她最大的樂趣。
雖說她模樣不算出眾,但腦袋瓜靈光得很,聰慧過人,令人讚歎,在與後宮妃子合照時,文綉長相平平,尤其站在婉容這樣的美人身旁,溥儀對她的態度也就不難想像了。
這是兩位清朝末年的貴族小姐,光看長相,很大概率是親姐妹,她倆模樣幾乎如同一個模子刻出來的,可照片里的她們,眼周發黑,臉色白得瘮人,嘴唇卻紅得格外扎眼。
真搞不清是化妝的緣故,還是照相技術的問題,整個畫面透著一股說不出的怪異,看上去就跟吸了鴉片似的。
這位是清末慶親王的側福晉,慶親王奕劻可是清末重臣,他起初被過繼給慶郡王綿慜當嗣子,按常理最多只能封到郡王。
但人家抱上了慈禧這棵「大樹」,一路高升,竟被封為「鐵帽子親王」,這地位可就不一般啦。
蒙古科爾沁博多勒葛台和碩親王阿穆爾靈圭,是僧格林沁的後代,他雖為蒙古王公,卻自小在北京長大,一心擁護國家統一。
1912年清朝滅亡,他效忠民國,獲北洋政府「親王世襲罔替」的授予,他的側福晉也需適應身份轉變,幫忙維繫蒙古貴族與新政權的聯繫。
1928年,阿穆爾靈圭被張作霖免職,隱居天津,福晉變賣嫁妝度日,在丈夫病逝後,福晉遷居北京,靠賣字畫謀生。
這位是克勤郡王晉祺的格格,晉祺在1861年承襲了克勤郡王的爵位,他是上一代克勤郡王的長子。
克勤郡王作為清朝的「鐵帽子王」,一脈本榮耀非凡,可結局卻十分凄慘,末代王爺宴森敗光家產,甚至賣了祖墳,最後竟淪落到靠拉黃包車來維持生計。
清末時期,肅親王福晉赫舍里氏比較特別的一張照片,她不是正面面對鏡頭,而是用了鏡面反光的原理,在當時無疑是個創新,鏡頭中的她穿著華貴的朝服,面容嚴肅,頗有氣勢。
赫舍里氏是肅親王善耆的嫡福晉,善耆是皇太極的長子豪格一脈,是清朝的八個「鐵帽子王」之一。
他一共娶了五個福晉,但是生了38個孩子,冠絕清朝皇室一脈,而這38個孩子當中,有個臭名昭著的女兒,名叫金壁輝,也就是川島芳子。
清末時期,「末代醇親王」載灃和自己家眷的合影照片,能讓他站在一旁,抱著孩子侍立著的,左邊坐著的是他的生母劉佳氏,右邊的是庶母李佳氏。
最右邊的載灃手中抱著的,是幼年的長子溥儀,他後來在光緒皇帝駕崩之後,被慈禧立為帝嗣人選,成為了中國最後一個皇帝。
最左邊的是載灃的嫡福晉幼蘭,她是清廷大臣榮祿的女兒,是慈禧指婚給載灃的,她懷中抱著的是長女韞媖。
載濤的夫人姜婉貞,她比丈夫載濤還要大2 歲,姜婉貞17 歲時,經慈禧之主婚,嫁予王爺載濤,姜婉貞膚白高挑,面容嬌艷,性情溫婉似玉,深的王爺載濤的喜歡。
姜婉貞為丈夫載濤育有 多個子女,然而,彼時醫療條件欠佳,長子與長女出生後不久便夭折了,1949 年,載濤之妻姜婉貞的生命亦至終點。
郡王銜多羅貝勒載洵的嫡福晉:必祿氏,這個福晉雖然胖但是挺鮮活的,胖胖的比較圓潤,一看就是大富人家養出來的孩子。
大家對這個人可能會覺得陌生,照片里的人可是慈禧太后的母親富察氏,她出生於1807年,當時嘉慶皇帝還在位;1870年離世,那會兒是同治帝統治的第九年。
照片中的富察氏打扮極為莊重,頭飾精緻華麗,服飾也盡顯貴氣,看了慈禧母親這般模樣,才明白慈禧為何會顯得如此莊重尊貴,原來是深受母親氣質的影響。
除了這些傳奇女性,晚清還有諸多皇族貴婦,她們的照片也記錄了那個時代的特徵,比如一些貴族少女,打扮得極為華貴,手上戴著長長的護甲,名貴材質的手環在腕間閃耀,手中還攥著精緻刺繡的手帕。
她們的服飾色彩鮮艷,圖案精美,反映出當時的審美與工藝水平,而一些貴婦的髮型獨特,如 「大拉翅」,宛如兩塊布從上方繞過搭在前面,上面點綴著各種飾品,走起路來搖曳生姿。
這些皇族貴婦的老照片,不僅展現了她們的容貌與服飾,更反映出那個時代皇族女性的生活狀態、情感世界以及面臨的無奈與困境。
透過這些黑白影像,我們彷彿穿越時空,看到了晚清宮廷的奢華與腐朽,以及在時代變革中皇族女性的掙扎與沉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