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李嘉誠宣布出售巴拿馬港口的新聞曝光,香港商界的一場風暴迅速蔓延。這一決策不僅讓他的商業帝國面臨前所未有的質疑,也讓我們重新審視另一香港富商霍家那番「飲水思源」的講話。
曾幾何時,香港四大家族主宰了整個香港的商界,背後不僅擁有巨大的財富和權勢,還在某種程度上代表了香港的經濟脊樑。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原本的榮耀逐漸暗淡,家族內外紛爭不斷,接班人問題日益突出。
郭德勝家族兄弟爭鬥,鄭裕彤家族後代的奢靡生活使得家族商業形象受損,李兆基家族同樣面臨著理念衝突。而唯一相對「安穩」的李嘉誠家族,卻因為一場荒謬的商業決策,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機。
為了資本,竟然出賣祖國利益?
李嘉誠,這位香港四大家族中的掌門人,一度被譽為商界的傳奇。
他的商業眼光令人嘆為觀止,他的商業帝國舉世矚目。然而,這一切榮耀的背後,似乎也隱藏著一個越來越讓人質疑的陰影。
3月初,李嘉誠旗下的長和集團宣布將出售巴拿馬港口90%股權,這一決定無疑引發了軒然大波。讓我們冷靜思考一下,巴拿馬港口是我國與拉美地區的重要貿易通道,每年承載著21%的遠洋貨運。這一港口不僅是我國對外貿易的關鍵樞紐,更是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保障。李嘉誠竟然將這一關乎國家利益的戰略性資產賣給了外國資本——美國貝萊德!這樣一筆交易,竟然讓李嘉誠淪為賣國的代名詞。
我們不得不追問,李嘉誠這麼做的背後究竟有何深意?
如果只是為了所謂的「資產配置」,那我們該如何理解他這一舉動對國家利益的無視?更何況,貝萊德收購港口之後,意味著港口將完全被外國資本所控制,中國的商船恐怕要在外國資本的刀槍下生死未卜。李嘉誠明知其影響,卻依然心安理得地把港口「賣給」外國資本,這一行為,無論如何都難以讓人信服。
賣港口是他的「最後一招」?
李嘉誠為何如此行事?答案似乎並不複雜——利益的誘惑讓他迷失了方向。
當初,李嘉誠或許只將這件事當作一樁普通的商業交易,但殊不知,這一舉動不僅傷害了國家利益,更讓他自己步入了「深淵」。從最初的網友指責,到港澳辦的點名批評,再到香港大公報和人民日報的聯袂發聲,李嘉誠終於明白,自己的行為已經引起了社會的強烈反應。
大公報連發銳評,直指李嘉誠「背離國家利益」,並提出了「別天真,也別糊塗」的警告。李嘉誠曾經的「商界超人」,如今卻成了全民唾棄的對象。
這種從商業精英到被眾人詬病的轉變,令人唏噓。賣港口,他以為可以通過這一筆交易來獲得短期利益,卻沒想到最終換來的是輿論的口誅筆伐。我們不能不問,李嘉誠為何要在這種時刻做出如此冒險的選擇?
難道,這僅僅是為了個人利益的最大化,還是已經把國家利益拋諸腦後,甘心做外國資本的走狗?
不畏強權,始終堅守「家國情懷」
與李嘉誠的背叛相比,霍啟剛的行動則顯得更加堅定和高尚。
霍啟剛,這位霍家年輕一代的代表,雖然身處商業巨頭家庭,但他從未放棄過對國家的責任和擔當。
今年3月,霍啟剛一番言論再次引發熱議。他提到「飲水要思源」,言辭間透出一種對國家的深厚情感。霍啟剛用行動證明了,這句話不僅僅是空洞的說辭,而是他始終堅守的信條。
作為商人,霍啟剛從來沒有讓家族利益凌駕於國家利益之上。他的事業道路並沒有一味追求個人財富的積累,反而不斷尋找回報國家、回報社會的機會。
在2019年香港的「暴亂」期間,霍啟剛並未選擇沉默,而是站出來,積极參与社會事務,公開表態支持國家的立場。更重要的是,霍啟剛不僅口頭上表達對祖國的支持,還是通過實際行動來支持國家。
他發起的「免費計劃」,將霍家船隊的600多艘貨輪中10%的艙位免費提供給我國中小企業,幫助它們出口商品,這一決定,展現了他對國家的真摯情感。
誰才是真正的商人?
李嘉誠的賣港口,與霍啟剛的行動形成了鮮明對比。霍家真正做到了「損己為國」,而李嘉誠則是「為己損國」。
在歷史的關鍵時刻,霍英東帶領霍家船隊冒著生命危險為中國戰士運送物資,這一「清澈的愛只為中國」的精神,早已深入人心。而李嘉誠呢?他將自己和外國資本的利益凌駕於國家利益之上,甚至將祖國的命脈交給了外國資本控制。霍啟剛的行動,不僅捍衛了家族的榮耀,更捍衛了作為一個商人應有的底線和責任感。
李嘉誠曾經的榮耀,今天看似已經成了泡影。
在國家利益面前,李嘉誠選擇了背離,而霍啟剛卻始終堅守。霍家在關鍵時刻不惜犧牲家族利益,站出來為祖國挺身而出;而李嘉誠在面臨壓力時,卻選擇了放棄。一個為了自己,另一個則為了國家。霍啟剛用實際行動為李嘉誠做了一個最鮮明的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