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飛武藝在梁山是何水平?他能打過的好漢有幾位?能否與林沖一戰

我們都知道梁山好漢皆是江湖英豪,他們不喜功名利祿,只愛打熬身體,練習棍棒。

身為一代武將的岳飛,被後人稱為南宋第一猛將。

若是時空錯位,讓兩者相遇,又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兩宋豪傑

水滸的故事誕生於北宋末年。

因為底層百姓不堪昏君宋徽宗和姦臣蔡京高俅等人的壓迫,為了謀求生路,選擇落草為寇,佔山為王。

雖然他們出身卑微,但不屈服強權的行為,得到後世的讚譽。

最為人稱道的是梁山一百零八位江湖好漢,他們個個身懷絕技,有人忠肝義膽,有人智謀無雙,還有人武藝超群……

因此,他們才能在那個亂世中展露各自的風采,成為一代豪傑。

但在北宋朝廷的瘋狂打壓下,梁山好漢敗在大將張叔夜手下,最終選擇投降,歸附於宋廷。

梁山投降後,也跟隨宋軍北征遼國,鎮壓叛亂,降服方臘,也為北宋立下汗馬功勞。

可惜在南征方臘時,因為沒有合理的作戰方案,導致一眾好漢死的死,傷的傷,最終只有三十幾人活下來。

而最後順利走回汴京的也就二十多人,可謂悲壯。

即便如此,他們還是遭到蔡京等人的猜忌,最終用「御賜美酒」毒死宋江等人,梁山故事就此終結。

沒過多久,腐朽不堪的北宋最終倒在了金國鐵騎之下,兩位皇帝被俘虜北上,過程極度屈辱。

在此期間,有一名小兵見證這萬分屈辱的畫面。

他的名字叫岳飛,並發誓要殺盡金人,重振中原雄風!

當時北方的汴京被金人所奪,宋廷只好擁立趙構為帝,倉皇南逃,最終來到江南臨安建都,史稱南宋。

岳飛作為宋朝士兵,繼續留在北方中原,與金兵作戰。

因為經歷過「靖康之恥」,宋廷對金人十分害怕,無論是趙構還是軍中大將,對待金人的態度大都以「議和」為主。

岳飛十分不滿這種做法,他覺得大家都是兩條胳膊兩條腿,沒必要害怕金人。

為了打敗金人,他日夜打熬身體,練習刀槍。

受他的感染,身邊的士兵也跟著他練習騎射,強身健體,期待有朝一日打敗金兵。

就這樣,在岳飛的帶動下,士兵不行的就勤加練武,將領不行的就學習兵法。

經過數十年的積累,逐漸形成了一支戰無不勝的岳家軍,在最後一次北伐的時候,十萬金兵都被岳家軍打得落花流水。

可惜最後岳飛被奸臣所害,再步梁山好漢的後塵。

如果岳飛來到北宋,他能否打得過樑上好漢?

水滸好漢

既然想讓雙方對戰,那就看看雙方最強戰力是什麼等級的。

水滸中的好漢非常多,尤其善戰者,更是一隻手都數不過來,其中最能打的便是林沖武松魯智深三人。

林沖被譽為八十萬禁軍教頭,還有豹子頭的稱呼,在汴京城內也是風雲人物。

如果細讀水滸,我們就會發現林沖這個「八十萬禁軍教頭」其實徒有虛名。

因為在宋朝,趙匡胤實施兵將分離的治兵制度,為了訓練士兵,朝廷會招募大量的「教頭」。

並且還有對不同的兵種進行分類,如槍棒教頭、騎射教頭、布陣教頭……

放到現在,有點像軍中教官的角色。

而且每三千人設置一個教頭,整座汴京城內少說也有幾百名教頭,這些教頭上面還有「都教頭」,也就是總教練。

由此可見,林沖的職位也不過是一名小小的軍隊教官,如果放在岳家軍中,估計連岳雲都見不到。

武松的地位就更低了,沒成為打虎英雄之前,他就是一介平民,甚至與人鬥毆後,還逃亡過一段時間。

即便來到陽谷縣,那也只是一個步兵都頭。

別看有「步兵」的頭銜,那是因為受王安石變法的影響,全民皆兵,這個「步兵都頭」只相當於公安局長一職。

其實地位相對較高的是魯智深,他在打死鎮關西之前,是种師道手下的一名提轄。

但在當時種家軍已經沒落了,在朝野中處處受牽制。

甚至在金國南下時,种師道被宋徽宗罷黜兵權,最終抑鬱而終。

這些梁山好漢,在一代名將岳飛面前,皆是麾下小兵的級別,都不值得岳飛睜眼的。

梁山之上,值得岳飛關注的也就是關勝呼延灼盧俊義這樣真正的將領。

盧俊義在招降後被封為兵馬副總管,若放在岳家軍面前,或許能跟在岳雲身邊做貼身護衛。

而身為兵馬總管的關勝和都統制的呼延灼,這兩人或許值得岳飛見一面。

可惜兩人皆是陷陣衝鋒的好手,有幾分岳飛年輕時的樣子,勇氣可嘉,但謀略不行。

想要和岳飛一較高下,再苦學十幾年兵法吧。

若論人數,梁山也比不上岳家軍。

岳家軍除了岳雲、周侗王貴這些猛將,還有前軍統制張憲踏白軍統制董先、破敵軍統制李山……

對於梁山好漢來說,能做到「軍中統制」就已經非常厲害了。

但對岳飛來說,他手中的統制就有十幾個,這怎麼打?

岳飛之勇

岳飛作為十萬岳家軍之首,那聲望不是一般人可比的。

首先,南宋有四大中興名將,而岳飛年齡最小,資歷最淺,按理說應該排在末位的。

但他硬生生用戰績打到了四大名將之首,硬壓韓世忠一頭。

這就是為什麼在岳家軍第四次北伐時,金國和南宋的議和條件是一定要殺掉岳飛。

因為其他三名將領都老了,唯獨岳飛正值壯年,如果岳飛不死,那金國永無寧日。

而且岳飛十二歲參軍,靠著一身神力,在軍中打出了名號。

但是他並未因此自高自傲,而是跟著軍中名將學習騎射和槍法,被人稱為「步戰典韋,馬上呂布」。

在靖康之恥後,其他將領不敢出兵攻金,唯獨岳飛敢。

他數次違抗軍令,率領一眾死士孤軍北上,打得金人調動大軍抵禦,從此名震金宋兩國。

這段時期的岳飛雖是萬人敵,但缺少智謀。

在趙構南逃時,金人覺得自己天下無敵了,於是在中原大地燒殺搶掠。

南宋的皇帝怕金兵,但岳飛不怕,他聯合韓世忠兩路包夾金兵,打得金國大將金兀朮險些殞命中原。

因為金宋兩國的頻繁交戰,導致中原地區民不聊生,百姓只能落草為寇,很多打了敗仗的宋朝士兵也成為流寇。

這段時期,岳家軍獨樹一幟,成為中原地帶少有的「正規軍」。

他一邊鎮壓地方叛亂,一邊攻打金國,雙管齊下,逐漸贏得了中原百姓的擁戴。

也就是在這段時期,岳家軍成立,並逐漸打出名號。

最誇張的一次,岳飛率領五百背嵬騎兵,追著金國十萬大軍跑。

雖然這件事有些誇張,但也可以看出當時岳家軍的勇猛,就連金國皇帝聽到「岳家軍」三個字,腿肚子都要打顫。

這樣的岳家軍,又有誰能打敗他們呢?

最後逼得金人沒辦法了,才想了一個離間計,通過收買奸相秦檜,然後和趙構談判,這才殺了岳飛。

毫不誇張地說,如果當時岳飛不愚忠於趙構,隨時可以自立為王,自行奪取中原。

如果把梁山好漢放在岳家軍面前,都不用調用主力,在岳飛北伐途中順手就剷平了。

不過按照梁山好漢的性格,他們也不會和岳飛作對的,很大概率會被岳飛感染,然後下山加入岳家軍,一起攻打金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