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好不容易打下了安南,為何明宣宗卻要放棄此地?

明成祖朱棣在位時期,曾驅動80萬大軍下安南,也就是如今的越南地區;這場戰爭最後以明朝的勝利而告終,從此,安南便成為了明朝的領土。

可其孫明宣宗朱瞻基登基之後,便放棄了安南地區,這也讓他在歷史上留下了一個「污點」;為何朱瞻基要放棄安南的統治呢?

其一,經濟壓力

朱棣執政期間創下了諸多豐功偉績,如五征漠北、遷都北京、六下西洋等,大明王朝雖然在他的帶領之下變得日益強盛,但連年征戰,兵馬錢糧消耗巨大,給明朝留下了巨大的隱患。

明成祖駕崩之後,其子明仁宗朱高熾與其孫明宣宗朱瞻基兩代帝王勵精圖治,終將這種局面扭轉,但形勢也不容樂觀。

安南地區一直動亂不斷,使得明朝不得不屢次派兵鎮壓叛亂,這其中的開銷可想而知;穩固安南的代價實在是太大,而且明朝的宿敵主要集中在北方,所以無奈放棄安南。

其二,局勢所迫

北方的游牧民族時常南下侵犯大明邊境,導致明宣宗朱瞻基無暇顧及南方,最終無奈放棄安南的統治;兩害相權取其輕,北方的威脅明顯高於南方,就這樣,大明王朝最終失去了安南地區。

總而言之,放棄安南是無奈之舉;明宣宗朱瞻基的這一決策在短期內給明王朝帶來了安寧,但同時也動搖了明朝宗主國的地位。安南的丟失,確實是一件令人遺憾的事。對此,小夥伴們有何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