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食子體現的是殘忍還是有力反擊

《文王食子》的故事是很有「嚼頭」的。

文王吃了自己的兒子的肉湯紂王拿來說事:你號稱自己是文明之師,也怎麼連自己的兒子吃了都不知道呢?這怎麼算是聖人呢?這明顯的是紂王在造輿論戰。

而對於這個輿論,作為文王堅定的支持者認為:文王是不知者無罪。直接反擊了紂王時候就是一個「吃人的社會」已經是習以為常司空見慣不違法的事情,用來說明當時國家社會的黑暗。

通過這個故事我們可以窺探出:

一、這是輿論戰。

二、這是一個人吃人的社會,誰也不是文明之師,誰也不是聖人。

三、這是一個弱肉強食的時代,根本沒有公平可言。

四、周代商也只是把「吃人」更隱晦讓人不知不覺。我們說,這是用文明掩蓋了野蠻愚昧。這是作者告訴執政者:要把賦稅公開化、常態化、合理化、公平化、親民化。

我們說,國家賦稅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的,不是統治階級用來奢侈無度發家致富搞兩極化的。看來這商王朝的「肉林酒池」才是導致其覆滅的真正原因。

「吃人」在這裡最多的強調是壓榨剝削,是輿論戰的把柄,更是一把「雙刃劍」,但也看出在商代確實存在著「人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