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一位普通護士突然被毛主席親自接見,揭開她神秘的革命身份

文 | 翰林閣

編輯 | 翰林閣

【引言】

1949年底的廣東韶關醫院來了一群人,他們穿著正裝,一臉嚴肅。他們要找的不是別人,是一位普通的助產護士。就是這樣一個看起來毫不起眼的護士,竟有著讓人震驚的身份:毛澤東的第一位女秘書,著名革命烈士古柏的妻子。

【背景】

說到曾碧漪,出生在廣東一個漁民家庭。她年輕時候就讀廣東甲種工業學校,在那個年代,這樣的女學生不多。在學校里,她接觸到了革命思想,很快就投身革命事業。1926年,她在南雄做婦女工作,後來認識了革命同志古柏。兩個人因為共同的理想走到一起,成了革命伴侶。到了1929年,毛澤東率紅四軍到尋烏,古柏夫婦工作能力出色,被調到毛澤東身邊工作。就這樣,曾碧漪成了毛澤東的第一位女秘書。

【為什麼會這樣呢,我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1. 身份轉換的不得已

1935年,叛徒出賣了古柏,他犧牲了,才29歲。曾碧漪也被抓進監獄,受盡折磨。等到1937年放出來,她不能用真實身份活動,只好裝成教會學校老師、助產護士,繼續做地下工作。這種身份的變換,說白了就是形勢所迫。

2. 組織的安排有深意

讓她在醫院工作不是隨便安排的。醫院人來人往,消息靈通,助產護士接觸的人又多。這樣既安全,又方便做工作。

3. 革命工作需要隱忍

在醫院工作時,她把五個孩子交給別人帶,自己專心做革命工作。敵人抓她審問,她就說自己是普通紅軍,死活不說實話,保住了組織的秘密。

4. 命運真是說變就變

到了1945年,她收到毛澤東的信,但那時候形勢不好,只能繼續在醫院工作。一直等到1949年底,組織才派人來找她。

5. 工作需要多面手

她干過婦女工作,當過毛澤東秘書,後來又當地下黨員和助產護士。換了這麼多工作,每一樣都幹得不錯,這就是本事。

6. 革命伴侶的生死訣別

古柏犧牲的時候,她還不知道。直到1950年見到毛澤東,看到那封信,才知道丈夫早就走了。這種痛苦,不知道有多少革命家庭經歷過。

7. 新中國成立後的工作

建國以後,她在中央組織部、中央紀委工作。這是組織對她的信任,也是對她能力的認可。

【寫在最後】

曾碧漪這一生經歷太多。那封遲到15年的信里,寫的是毛澤東對古柏的懷念。這位老人活到90歲,走完了她獨特的人生之路。這不是一個普通的故事,而是一段真實的革命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