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縣四普決戰四季度,衝刺新目標

莒縣是千年古縣,歷史悠久,文物資源豐富。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全縣共登記各級文物點795處。隨著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簡稱四普)工作的深入推進,莒縣按照國家、省、市文物普查部署要求,全面啟動了文物普查的實地調查工作,在實踐中探索出了一條適應地方特色的高效普查路徑。

面對夏季田野作業的諸多挑戰,莒縣文物普查領導小組堅持「應普盡普、應查盡查、應保盡保」的工作原則,創新工作思路,將普查實地調查工作細分為調查走訪與數據採集兩大板塊,有效規避了高溫酷暑及農作物生長對田野作業的不利影響,確保了普查工作的連續性和高效性。

面對莒縣村莊眾多、文物分布廣泛、普查難度大的實際情況,普查隊員們展現出了非凡的毅力和決心,與鄉鎮文體站、相關村工作人員緊密合作,戰高溫、斗酷暑,無懼荊棘叢生的荒野,不怕蛇蟲叮咬的威脅,穿越一條條溝壑,深入一片片田間地頭。這份對文化遺產的執著與熱愛,成為普查隊員最堅實的盔甲,圓滿完成了20個鄉鎮街道、1195 個村莊的實地調查走訪,發現近200條寶貴的文物新線索。

隨著實地調查走訪的結束,數據採集工作全面鋪開。時間緊、任務重,針對遺址邊界卡邊工作與數據採集時間節點不同步的問題,普查隊果斷決策,成立兩個專項小組並行作業,一小組專註於數據採集、錄入與分析,另一小組則通過考古技術手段進行遺址卡邊,同時利用科技設備進行精確測繪,兩組高效協同,不僅提升了工作效率,也為後續文物保護工作的精準施策提供了堅實支撐。

每一分努力都是對歷史的尊重,每一次新發現都是對文化的傳承。據悉,下一步,在這場與時間賽跑的普查工作中,普查隊員將以更加昂揚的鬥志、紮實的作風,攻堅克難,確保田野調查工作圓滿收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