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北朝時期,南齊有一個庾黔婁的人,他自幼勤奮好學,品性純良,對父母極為孝順。他努力讀書,希望能有一番作為,讓父母過上更好的生活。
後來,庾黔婁有幸踏上仕途,成為了一名官員。儘管他在外任職,但心中始終牽掛著家中的父母。
有一天,庾黔婁突然得知父親病重的消息,他心急如焚,立刻辭官返鄉,回到父親身邊悉心照料。
但是父親的病情日益加重,大夫告訴庾黔婁,要想了解父親的病情,只有通過嘗父親的糞便來判斷。如果是苦的,則父親的身體就沒有大礙,如果是甜的,那麼父親可能就凶多吉少了。
庾黔婁聽後,毫不猶豫地決定親自嘗試。他端起父親的糞便,忍著惡臭,將其放入口中嘗了嘗。雖然味道極其難聞,但他心中只有對父親的關切和擔憂。
結果,庾黔婁發現父親的糞便是甜的,這說明父親的病情已經十分嚴重了,於是他更加盡心儘力地照顧父親,一刻也不敢懈怠。
但父親還是離開了人世。然而,他嘗糞憂心的故事卻流傳了下來,成為了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生動寫照。#夏日生活打卡季#
「二十四孝故事(22):嘗糞憂心,口味怪重!」相關視頻
-
6:00
-
9:38
-
8:33
-
4:54
-
1:42:25
-
4:44
-
24:02
-
45:37
-
12:55
-
17:05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歷史分類視頻推薦
-
3:01:59
-
2:11:01
-
2:28:45
-
22:59
-
2:26:07
-
2:2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