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雨雲間》結局,回頭看才發現,被蕭老將軍隱瞞的真相

《墨雨雲間》絕對是今年值得一看的古裝女性復仇劇。

故事的最後,成王一干亂臣賊子全部伏誅,而代國卻趁機起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蕭蘅臨危受命,帶領龍武軍前往禦敵,最終以少敵多,慘勝而歸。至此大燕終於迎來了真正的太平歲月。

蕭蘅能夠取勝,除了和姜梨的約定,給了他活下去的信念之外,對好朋友洪孝帝的承諾,也是支撐他的重要信念。

蕭蘅是洪孝帝唯一親信。

兩人從孩童時代開始就認識,那時候洪孝帝乳臭未乾,剛剛繼承皇位,身邊全是各懷鬼胎的壞叔叔,只有小蕭蘅眉清目秀。

而當時的蕭蘅,父親被成王害死在戰場上,年幼的他弱小無力,唯一願意聽他說話的,只有濃眉大眼的洪孝帝。

於是兩個小孩走到了一起,互相激勵互相抱團,這是一起長大,變成男子漢的友情。

而把蕭蘅推向洪孝帝的人,正是蕭老將軍。

蕭蘅一直都想不明白,自己的爺爺怎麼可以這樣,為了自己的權位,居然枉顧兒子被害的事實。

明明有人證在,卻接受了戰死的說法,還眼睜睜看著唯一的證人副將,被誣陷入獄,最後慘遭腰斬。

這是他內心無法解開的疙瘩,所以從懂事開始,就再沒有搭理過蕭老將軍。

直到多年之後,姜梨從中搭橋牽線,蕭蘅才知道,爺爺忍氣吞聲都是為了保護他。

當初成王暗中威脅照顧蕭蘅的老媽子,給蕭蘅下毒藥,讓蕭蘅險些喪命。

雖然那一次沒有成功,但所謂明槍易躲暗箭難防,蕭老將軍不可能時刻看護著小蕭蘅,所以只能妥協。

然而這真的是真相嗎?或者說這真的是全部真相嗎?

其實蕭蘅也察覺到了古怪的地方,只是沒有深究,明明是三言兩語就可以說清楚的事情,為什麼蕭老將軍卻躲躲閃閃這麼多年。

如果說那時候的他年幼,那麼自己成年之後?又為什麼不說,而是讓一個老媽子來傳話。

說白了,蕭老將軍不敢直面蕭蘅,他一直在躲閃,因為他有一些真相他不能說。

蕭老將軍只是老將軍,而蕭蘅卻是肅國公,有自己的國公府,說不讓爺爺住,就不讓爺爺住。

這說明,蕭蘅的爵位並不是繼承自爺爺,而是來自父親蕭暝寒。

承認蕭暝寒是戰死,給蕭家換來了兩樣東西,一樣是國公的爵位,一樣則是蕭老將軍出山,重新執掌禁軍。

這些封賞都不是當時的成王能夠給的,而當時的洪孝帝又年幼,那麼給出這些封賞的只能是太后。

太后為什麼這麼做?自然不可能是喜歡成王,只能是為自己孤兒寡母計較。

她是硬塞給成王一個人情,然後讓成王戍守北疆,遠離京城繼續與代國作戰。

而蕭老將軍重掌禁軍,保護京城安全。

讓成王和蕭家分庭抗衡,為洪孝帝爭取長大的時間。而蕭老將軍最終接受,也是權衡利弊的結果。

成王當時的作戰計劃,是率軍先撤出望城,然後和援軍匯合,最後趁著代國大軍燒殺搶掠的時候,殺一個回馬槍,殺一個措手不及。

這樣犧牲望城百姓的做法,蕭暝寒不同意,於是帶著龍武軍留下苦戰,護送望城百姓撤離。

最終的結果,蕭暝寒慘敗,龍武軍覆沒,代國大軍損傷慘重,而成王的部隊摘走了勝利的果實。

活著的勝利者掌握解釋權,成王終究是主帥,說好聽點蕭蘅是為國戰死,守護一方百姓,說不好聽是違抗軍令,險些釀成惡果。

所以,就算有證人,鬧到朝堂之上,最後吃虧的也很可能是蕭家。

其實成王到蕭暝寒的葬禮上貓哭耗子也好,後來給小蕭蘅下毒也好,還有將證人副將腰斬,都是想要激怒蕭老將軍。

到時候朝堂對峙,他就可以以迫害忠誠良將之名逼宮。

成王是真的想要毒死小蕭蘅。他不可能想到被要挾的老媽子,只用了半包葯,想要莫混過關。

成王沒有想到老媽子的狠不下心,更沒有想到蕭老將軍這麼能忍。

最終計劃未能得逞,只能是灰溜溜回去北境,一待就是十年,只能遠程遙控婉寧公主,還有李仲南搞事情。

而洪孝帝也在這十年間慢慢成長,慢慢積蓄力量獨當一面。

其實這裡面還有一個關鍵人物,那就是先帝留給洪孝帝的託孤重臣,中書令姜元柏

蕭老將軍稱呼姜元柏是姜烏龜,做事情縮頭縮腦的,或許就是因為姜元柏在這件事情中扮演的角色。

當初蕭老將軍很可能想過匹夫一怒,將成王永絕後患,但最終還是被姜元柏阻止了,因為可能導致朝局失控。

所以,蕭蘅是被成王害死的,但真相被掩埋,副將被斬首,卻是大燕皇室,蕭老將軍,還有姜元柏權衡利弊的結果。

蕭老將軍不說,還是希望保住大孫子好好活著,享受如今的榮華富貴。成王是亂臣賊子,大仇得報就好,其餘的陳年舊事,是非對錯就不要再追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