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民回憶掩護幹部突圍:約好稍後救區長,回來卻發現對方不見了

抗戰時期,日偽不斷下鄉突襲、掃蕩村莊、鄉鎮,抓捕我方抗日幹部、游擊人員。當年,大伙兒陷入困境之時,往往會有群眾、老百姓挺身而出,冒死掩護我方人員,最終瞞過敵人,化險為夷。

不過,也有一些營救失敗的例子,讓人聽罷不禁扼腕痛惜、唏噓長嘆。

解放後,顧高鎮苗圃村村民黃桂喜老漢,曾向黨史採集人員講述了一次不算「成功」的掩護經歷,講到最後,老漢的眼中布滿晶瑩,不住地長嘆著:

「唉,等我游回去的時候,一看區長待著的那個地方沒有人,我就知道壞事兒了。這麼多年回頭想,要不是他的捨生決斷,我們當時估計也活不成。」

當天下午,黃老漢用沙啞的聲音,給眾人講述著那段生死相隔的真實過往......

1942年6月19日,天還未亮。

靖江縣二圩(泰州市靖江市下轄)東頭,一戶姓施的地主家中,早起準備鍘草喂牛的長工黃桂喜才打開院門,外面便傳來一陣凄厲的槍響。

這槍響刺破了夜的寧靜,也讓整個圩子頓時驚醒,人們膽戰心驚地趴在窗縫邊,小心探看著外面發生的情況。

黃桂喜聽到槍聲,下意識便想轉身縮回院內,然而,還沒等他將門合上,便聽見門口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有人低聲喊著:

「黃大哥,黃大哥,快,快帶我倆跑出去!」

黃桂喜聽出來,是區委書記賈成的呼聲。施家在當地家資頗豐,為人善良、有愛國之心,平日里和二圩抗日民主政府的一些幹部,時有來往,這些幹部們在施家開會、吃飯以及住宿,都是常事。

長工黃桂喜也經常給這些人端茶倒水、跑腿辦事,這些人也會拉著黃桂喜一起,坐下談身世、為他講愛國抗日的道理。大伙兒把黃桂喜當作信得過的自己人,而黃桂喜也覺得,對方待他如同親人一般,親和而沒有任何架子。

黃桂喜聽到賈成呼喚得慌張,當即拉開門,一看區委書記賈成和區長劉傑兩人,一前一後地跑到近前。

「黃大哥,鬼子把這兒包圍了,你能不能想想辦法,送我們逃出去?」區長劉傑走到近前,回頭看了眼身後,憂心忡忡地問道。

當天,盤踞在靖江的日偽軍,趁夜突襲二圩一帶,進行掃蕩,村口的崗哨沒來得及發現敵人的蹤跡,等到對方突到村口之時,已然晚了。

此時,村裡的槍聲已經雜亂起來,部分與敵遭遇,未能突圍的幹部,開始與敵人展開了殊死戰鬥,但敵眾我寡的情況下,戰鬥的結果自然是十分悲壯、慘烈的。

黃桂喜常年在二圩幫工,對當地道路十分熟悉,他聽了片刻外面的動靜之後,當即便判斷出了敵人此時已經將圩子三面悉數包圍,此時唯一能突圍出去的地方,只能是東面的那條通江大河。

想到這裡,黃桂喜當即拉著兩人,向著東面的大河方向奔去,一路之上,天上飄著微雨,三人沿著小路,趟著雜草荊棘,快速地跑到了大河岸邊。

然而,眾人看著寬闊的河面,卻頓時傻了眼。

由於前幾天剛下了大雨,昔日寧靜、恬緩的河面,河水暴漲,水深湍急,河面之上,一個個水窩不斷地打著旋。

賈成和劉傑兩人看著河面,面露難色,他倆人都不會游水,平日里這條河都游不過去,更何況當下這種情況。

但此時,強敵重重包圍之下,想要逃出生天,只能從這裡脫身。

黃桂喜一聽兩人不會游水,當即對區長交代道,「那我先送老賈過去,稍後我再游回來拉你。」

當時的黃桂喜是萬萬沒有想到,這竟會是兩人的最後訣別。

顧不上多想,黃桂喜隨後便一把拉著賈成,跳進了湍急的河水當中,兩人剛入水,便被河水沖得斜向下漂去,賈成不會水,在水裡十分無助,黃桂喜是邊游邊拽,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總算是冒死將他推送過了河。

有些脫力的黃桂喜,躺在對面的河岸草窩當中,稍微歇息了片刻,當即起身,囑咐了賈成幾句,隨後便再次跳入河中,奮力向著對岸游去,憑藉著精湛的水性,不久,黃桂喜便游到了留下劉傑的那個岸邊。

然而,當黃桂喜爬上岸來,卻發現,劉傑不見了。

「當時,天還飄著小雨,四周一片凄迷,我抹了把臉,環顧四周,輕聲喊了幾聲,卻沒有人回應,我心裡登時便涼哇哇的,當即便意識到,可能壞事了。」多年後,黃桂喜再次回憶起當年的這段往事,依然唏噓不已。

直到天亮後,敵人撤離二圩,回到村內的黃桂喜才得知了劉傑的下落,劉傑被日偽軍抓住,不久便被戕害了。

劉傑原本待在原地,等著黃桂喜游過來把他捎帶過岸,然而,黃桂喜他們渡河不久,劉傑便聽到身後不遠處,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間或還夾雜著「嘰里呱啦」的日本話。

敵人來了!

劉傑臉色發白,他望了眼還在河水中搏擊水浪的兩人,來不及多想,登時便作出了生死抉擇,必須犧牲自己,掩護河水中的那倆人!

隨後,劉傑便快速跑開,隔著老遠大喊了一聲,將原本靠近河岸的敵人,頓時吸引了過去,聞聲而去的敵人,隨即蜂擁般撲向了劉傑所在的方向......

「我曾不止一次地回想著當年的這段事兒,要是劉區長悄悄躲起來的話,他或許不會被害,但河裡的我倆,恐怕是誰都別想活了。」黃桂喜回想著這段經歷,不止一次地感慨,嘆息著。

感謝閱讀,我是青史如煙,聊小眾歷史,不一樣的草根故事,本文是革命珍聞錄(第三輯)——第549篇,歡迎大家關注,翻閱下面合集內的往期精彩內容,歡迎評論、轉發,共同弘揚正能量,謝謝大家。

參考資料:《姜堰文史資料》,黃桂喜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