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傳大理一名未成年人戴「日本必勝」頭巾,拒絕摘下,引發爭執

近日看了一些影視劇,想要撰寫一篇觀影感想,可打開手機,跳出了一則新聞,在了解完該新聞後,小洋芋認為自己應該用文字的形式把它呈現出來,既是分享時事,也希望能傳遞一些正能量。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究竟發生了什麼?


01日本必勝」頭巾,惹眾怒"Japan Must Win" has angered the public


6月7日,正當高考學子們在考場上揮灑汗水時,一條大理一年輕人戴『日本必勝』頭巾,與遊客發生衝突」的新聞在網路上瘋傳。根據相關新聞報道,一位打扮中性的短髮年輕人正在與女遊客發生衝突,仔細一看,該名短髮年輕人頭上帶著一條白布,上面印有日本國旗以及「必勝」的字樣。


事件的起因是該年輕人戴著「日本必勝」的頭巾在景區內四處遊盪,一位東北女孩看到後,就小聲對她男朋友說了一句「這是不是小日本?」結果年輕人聽到後便大聲怒吼道:「我是你爺爺!」


這句話激怒了東北女孩,再加上這位年輕人頭戴「日本必勝」頭巾,更加激化矛盾。因此才出現了視頻中,兩人當街互罵的場景。東北女孩一度想把對方的頭巾摘下來,都被年輕人躲了過去,頗有一副誓死不摘頭巾的模樣,並揚言聲稱:「我是日本人!」

圍觀的群眾紛紛駐足議論這個戴日本頭巾的年輕人。據傳,期間有一位東北大哥和一位南方大哥將他摁到在地,摘下頭巾後,爭執才漸漸平息。


然而,這件事還遠遠沒有結束。現場的目擊證人將視頻發到了網上。戴頭巾年輕人的所作所為引發了網友的憤怒,紛紛表示:「歷史不能忘!恥辱不能忘!這個不是自由,而是已經侮辱了我國人民的尊嚴。」


隨著該視頻傳播的越來越快,官方也終於下場了。大理景區回應道:「該地區不屬於他們的管轄範圍內,屬於古城區管轄範圍內。」大理警方為了維護大理的市容形象,也要求視頻的原作者刪除了視頻。


可是,這一系列的措施似乎收效甚微,更有網友扒出戴頭巾年輕人是個未成年,不負責任,只能教育。


02缽卷」來源Source of "Bowl Roll"


小洋芋查閱了相關資料,知道了「日本頭巾」的含義。據資料顯示,這種頭巾叫做缽卷,在日本表示統一精神和激揚的意志。通常用的是白色或者紅色棉布製成,也有彩色的缽卷。在中世紀時,是軍人的一種裝束,用於防止軍帽脫落。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人普遍使用在中間部位印有紅太陽標記的缽卷。該名年輕人,明知頭巾上面有日本國旗,有「必勝」兩個字,依舊將它佩戴在頭上,拒不摘下,這是對民族尊嚴的踐踏!


03類似事件時有發生similar event


小洋芋搜索了一下類似的新聞,發現這種「親日」的新聞時有發生。去年在南京,有一女子身穿和服拍照,引起網友憤怒和譴責。重慶兩名身穿和服的女子在廣場上跳舞。


兩名男子身穿日本軍服在街頭作秀等等。


小洋芋想說,縱使提倡穿衣自由,也不能踩在先輩的脊樑上,國家的尊嚴上來實現所謂的「穿衣自由」和「作秀」。這種行為非常可恥且可恨!可能有人會說,他們缺乏愛國教育,對歷史不了解。那好,小洋芋查閱了幾組抗戰相關數據,好好地來科普一下當年抗戰的殘酷性。在整個抗日戰爭中,我國軍民傷亡共3500萬以上,其中軍隊傷亡在1300餘萬,這還只是上報的數據,現實中遠不止這些。民間傷亡更大,至少在2000萬以上,其中僅僅是南京大屠殺,死亡的人數高達30多萬。有接近1億的老百姓流離失所。在抗戰期間,中國的直接經濟損失達到1000多億美元,間接經濟損失5000多億美元。(該數據源於百度)面對如此觸目驚心的數據和血淋淋的歷史,我想請問,這「日本必勝」的頭巾、和服、日本軍裝還敢穿嗎?老話說:「你家祖先的棺材板怕是都摁不住了吧?」


04愛國教育很重要Patriotic education is very important

歷史傳承和民族血脈就是我們的「根本」,老人講究「做人不能忘本。」咱不能也不該忘記。

因此,愛國教育很重要,熱愛我們的國家和人民,這是作為中國人最基本的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