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周總理在汕頭一旅店休息,看到牆上黃埔合影照,立刻轉移

地下工作者對革命的貢獻不言而喻,情報工作一直是我黨關注的重點,周總理等黨中央領導人都曾深入敵後工作。

1931年,周總理在汕頭的一家旅店休息時,突然看到了牆上掛著的黃埔合影照,周總理立馬警醒,隨即撤離了這家旅店。

周總理到底想到了什麼,才會緊急撤離旅店?

被國民黨「保護」

我國的革命道路無比曲折,多少能人志士因革命喪失生命!

「革命」這簡單的二字,在我國近現代歷史上,有著極為特殊的地位。正是因為有我黨的正確領導,廣大受苦受難的老百姓才得以翻身,人民才能真正當家作主。

相比於戰場上的爭鋒,地下情報工作則是沒有硝煙的戰線,地下工作者時刻處在危機四伏的境地。

革命是需要流血犧牲的,敵人為了抓住我黨成員,無所不用其極,所以為避免我黨人員遭受傷害,情報工作應運而生。

地下工作者將生命拋之腦後,只為革命勝利、人民解放。

他們是無名的英雄,是我黨最勇敢的戰士。我黨之所以能逃脫國民黨的陰謀,離不開這些地下工作者傳遞的情報。

中央特科建立對革命事業有著極大的幫助,周總理和陳賡都曾在這裡工作,他們紮根於敵人腹地,為我黨提供了很多絕密情報。

顧順章事件發生後,我黨的工作重心發生了轉移,黨中央建立了大量紅色交通線,而周總理前往那家汕頭旅店,就發生在這一時期。

當時我黨正處在生死存亡之際,中央特科在上海辛苦數年的成果,幾乎在一夜間化為烏有,周總理撤離途中,需要時刻關注暗處的敵人。

周總理從上海撤離後,在黨中央的指示下,前往中央蘇區工作,而汕頭就是他的必經之地。汕頭地理位置優越,汕頭交通站曾做出很多成績,為我黨做出巨大貢獻。

當周總理抵達汕頭後,當即去了我黨在汕頭的辦事處,陳彭年等人趁此機會,向周總理彙報工作。

汕頭距離中央蘇區非常近,敵人時常關注這個地方。由於國民黨在此行事,我黨需要詳細彙報敵人的行動,周總理處理完後已經很晚了。之後陳彭年就將周總理等人安排在了一家旅店。

這家旅店在當時條件很好,環境十分不錯,隱蔽性強,但他們忽略了一個很重要的事。

周總理剛一抵達旅店,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張黃埔合影照。原來早在1925年,黃埔軍校學生曾參與討伐陳炯明,路過汕頭時拍了一張照片,當時周總理就在其中。

周總理在黃埔軍校時名聲很大,多年過去,樣貌發生了變化,但旅店魚龍混雜,就怕有人認出周總理。

這張黃埔合影照等同於周總理的「抓捕令」,一旦被人認出來,後果不堪設想。周總理立馬警醒,迅速帶人轉移。

但當時已經深夜,貿然轉移一定會引起國民黨懷疑,所以陳彭年靈機一動,給敵人玩了一手燈下黑。

原來在汕頭有家旅店隸屬於國民黨,老闆是張瑞貴。

他對自己的地盤很有自信,認為我黨絕對不可能在他的地盤活動,所以那家旅店不會被搜查,甚至就連專門搗亂的人,都不敢進入這家旅店。

在陳彭年的提議下,周總理等人大搖大擺地走進了旅店,成為被國民黨「保護」的人。

第二天一大早,周總理離開了汕頭,沒過多久他就出現在了中央蘇區,這段被國民黨「保護」的往事,被他詳細地記了下來。

隱秘戰線的英雄

地下情報工作總是伴隨著危險,國民黨將全部精力投入到抓捕我黨成員上,致使我黨損失慘重。

孫中山先生生前,革命道路一片光明,國共兩黨精誠合作,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隨著老蔣在黨內勢大,革命事業悄無聲息地發生了變化。

蔣介石領導下的國民黨,曾經是我黨的戰友,但鬥爭局勢的劇烈變化,讓我黨不得不轉變對國民黨的態度。

曾經的戰友反目成仇。為了讓革命事業順利進行,情報工作應運而生。

土地革命時期的地下工作者,大多在夾縫中求生存,用自己的性命為我黨保駕護航,他們是一群紮根在敵人腹地的英雄。

我國的鬥爭形勢不斷發生變化,西安事變後,打敗日軍成為我國的首要鬥爭目標。兩黨放下心中的芥蒂,開始第二次合作。

抗日戰爭在我國近現代史上有很大影響。全民族團結一致,共同抵禦外敵,國民黨不再將目光全放在我黨身上,我黨在此期間迅速發展,因此此時的情報工作作用很小。

但抗日戰爭後期,老蔣壓抑不住自己的野心,再次將矛頭對準我軍。

日本投降後,國民黨開始迅速積蓄力量,準備發動內戰。為應對國民黨帶來的威脅,大量地下工作者重新活躍,並在戰場上發揮難以想像的作用。

我黨解放事業的勝利,離不開這些無名英雄,要是沒有他們提供的情報,我軍在戰場上會犧牲更多人。

地下工作伴隨著危險,是光榮的。那些無名英雄傳遞出來的機密情報,數次挽救我黨於水火之中。他們值得敬佩、值得讚揚!

革命道路無比曲折,但在我黨的領導下,人民得以解放,隱秘戰線付出了很多,他們是解放人民的救星。隱秘戰線上的無名英雄,每個人身上都掛滿了無形的「勳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