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是我國歷史最強盛的朝代之一,古今對於唐朝的讚美之詞數不勝數,大唐盛世威名遠播海外。然而由於封建制度的根本原因,在經過歷史長河變遷後一個鼎盛王朝的壽元也所剩無幾。
在唐朝末年經歷了安史之亂、藩鎮割據以及朋黨之爭等,國家社稷已經岌岌可危,社會秩序混亂制度崩塌。在當時的環境下爆發了我國最黑暗的一段農民起義史——黃巢起義,相較於歷史其他農民起義不同,黃巢起義是對除了統治階層以外的底層百姓傷害最大的一次起義。所犯下的罪行殘忍之極,標誌性的就是大規模的以人為食,將人製成軍糧供給他的起義軍隊,這樣大規模的以人為食,食人族見了都要跑得遠遠的。
- 黃巢起義開始
黃巢出身於商人之家,自小家庭環境還是不錯的,也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不僅有筆墨文字功底還習武擅長騎馬射箭,也算個文武雙全的優秀青年。可是在成年以後想要考取功名卻每次都名落孫山,漸漸的對當時的朝廷就心懷不滿。
有一年發生了旱災,百姓對於朝廷的賦稅實在無力承擔,百姓流離失所走投無路紛紛過來找黃巢。這時王仙芝帶領農民揭竿而起造反朝廷,黃巢見時機一到帶領身邊人也宣布起兵響應王仙芝。
黃巢起義軍一開始採取遊走的作戰方式,就像是游擊隊。先攻取山東河南一帶的城池。由於當時底層百姓受到朝廷壓迫已久,黃巢帶領的農民起義勢力迅速擴張,與王仙芝互相呼應,在短時間內就攻下了今河南的數座城市。
此時朝廷開始慌了,派人勸降王仙芝想要把他們各個擊破,王仙芝擔心前途和出路答應投降招安被黃巢大罵阻止然後就翻臉分道揚鑣了。後來王仙芝在兵敗中被殺他的殘部都過來投靠黃巢,黃巢的實力再一次得到增強。
此時黃巢起義軍已經成規模成建制了,決定南下作戰。公元879年攻克了廣州,為了師出有名黃巢還發表了北伐的政治宣言,號稱對唐朝欺壓百姓的官員宣戰。
在北伐至江西的時候黃巢被朝廷派來鎮壓他的張璘軍隊打敗,於是拿出大量的金銀珠寶來賄賂張璘,張璘抵抗不了鈔能力把黃巢給放。可見當時的唐朝廷已經是多麼的腐朽,官員都以個人利益為先。喘過氣來的黃巢後來重整兵馬捲土重來,張璘兵敗戰死,也算是因果報應了。
捲土重來的黃巢越戰越勇,一路破城劍鋒直指唐朝都城長安,當時的皇帝唐僖宗棄都城往四川逃亡。黃巢入主長安稱帝大封文武百官,由於缺乏人手對於遺留下的唐官員四品以下接著任用,承諾善待百姓目的建立自己的統治王國,此時黃巢的起義之路已經是走到了頂峰。
- 起義日漸衰弱
在入主長安城的時候黃巢的確向部下發布法令不得擾民違法亂紀,讓百姓放心居住,一開始的時候也是受到了百姓的擁護。隨著黃巢稱帝給跟隨自己的有功之臣加官進爵,本就是農民起義出身的軍隊嘗到了權力的滋味日漸膨脹,隨後慢慢的出現了大規模的殺人搶劫行為。城中百姓死的死跑的跑,長安城籠罩在恐怖的陰霾之下。
次年唐僖宗帶領唐軍反攻長安,黃巢雖守住了城但付出了極大的代價,認為百姓幫助了唐軍於是下令屠城。敗退的唐僖宗回四川重整兵馬後再次反攻,這一次取得勝利黃巢撤出長安。
- 惡行的由來
敗退長安後黃巢轉戰河南攻陳州,陳州守將很早之前就根據黃巢行軍路線猜到黃巢的意圖,早就做好了加固城池、囤積糧食、招募兵員的準備。黃巢圍困陳州久攻不下在城外建立臨時朝廷,繼續過起皇帝的癮。
黃巢軍隊數量龐大,本就是游擊作戰的方式根本沒有後勤供應,軍隊糧食嚴重缺乏。為了維持軍隊生存作戰能力,將俘虜以及平民等抓捕屠殺用來製成糧食。史料記載黃巢軍隊圍困陳州一年的時間裡,食人數量最低有二三十萬。
- 兵敗身死
在唐朝廷派出朱溫、李克用帶領的精銳攻勢下,黃巢節節敗退。手下將領大多兵敗投降,黃巢也踏上了逃亡之路,最終被唐軍隊圍捕之下被部下斬首獻於朝廷。自此這場轟轟烈烈的農民起義運動以失敗被鎮壓的結局結束。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歷代造反起義成事者皆是得到了百姓民眾的支持。反觀黃巢一開始之所以能成勢也是因為得到了受到朝廷欺壓剝削的底層民眾的支持,然而民眾日漸發現帶領農民起義的黃巢比起腐敗的唐朝來說更殘忍,肯定轉過頭支持對於生命安全威脅性相對小的唐朝廷。由此可見一個國家和政權的根本就是民眾,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失去了民心的政權註定覆滅。
鎮壓起義的勝利也無法從根本上挽救大唐,隨著朱溫篡位稱帝,腐朽的唐朝也被划上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