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沙特首都利雅得以119票的絕對優勢,獲得2030年世界博覽會主辦權,而與之競爭的韓國釜山,雖然得票數位居第二,但是只有29票的結果狠狠地打擊了韓國民眾的心靈,由於申博慘敗,韓國民眾也對韓國政府進行格外猛烈的口誅筆伐,在謾罵聲中,韓國總統尹錫悅也為此進行了公開的道歉。
在陷入信任危機之際,尹錫悅急忙將身邊的六員大將換下。據觀察者網12月4日報道稱,韓國總統尹錫悅大規模改組內閣,19名高官中多達6人被撤換,包括企劃財政部、國土交通部等六部長官。在不少輿論看來,尹錫悅試圖通過實施上台以來最大的人事變動,來尋求民眾好感度的提升,同時也更希望在明年4月舉行的韓國第22屆國會議員選舉中斬獲佳績。具體來看,一方面尹錫悅將官員和學界專家推向前台,意在向外界展示其注重「人盡其用」,以便更好地制定和實施相關惠民政策。另一方面,被提名的6位高官中有一半是女性,這明顯是尹錫悅在為爭取更多女性選民而努力,要知道去年尹錫悅能夠贏得大選,韓國年輕女性選民出了不少力。
值得一提的是,尹錫悅自上台以來,在經濟、民生和物價管控方面的表現持續引發民眾不滿,其民調支持率一路下滑。或許在尹錫悅看來,為了申博成功,他可是不辭辛勞,先後與96個國家領導人進行了150多場會晤,同時還和數十位國家領導人進行通話,甚至多次將韓國泡菜作為「國禮」送出,原本以為可以藉此機會順利申博,從而改善其在民眾心中糟糕的形象,可惜事與願違,非但沒有起色,反而愈發尷尬,從近日韓國公布的一則民調來看,尹錫悅的支持率降至32%,連續三周下滑,不支持率升至60%。其中,民眾不滿的原因就包括韓國申博失利。
接下來,問題來了,尹錫悅連換6名高官真能力挽狂瀾嗎?顯然,難度是不小的。不難看出,尹錫悅執政最大的弊端並不在上述官員的調配上,而是在其所執行的「價值觀外交」上。由於其志在構建「以價值觀為導向」的外交框架,其外交策略以倒向美日陣營為主,在不少韓國輿論看來,這似乎是想向外界傳達「只要和美日搞好關係就萬事大吉」。然而,這種偏見式的外交引發了除美西方之外國家的諸多反感。例如,尹錫悅在上任的前一年半的時間裡外訪活動次數達到16次,這種活躍程度在韓國歷史上是絕不僅有的,可是細看之下,尹錫悅加強聯繫的多數是美西方國家,而以所謂的「意識形態」來區分國家之間的親疏遠近,顯然難以獲得國際社會的普遍認可,這次申博失敗就是一個例證。對此,韓國國立外交院前院長金俊亨近日指出,釜山「申博」失敗是一場價值觀錯誤、技巧拙劣的「外交災難」。
實際上,正是由於這種錯誤的價值觀,才使得韓國與一水之隔的中國在近段時間摩擦不斷,尤其是韓國多次隨美起舞,發表錯誤言論,干預中國內政問題,結果頻頻嘗到惡果,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長官方文圭近日就對外宣稱,在供應鏈合作方面韓國將採取務實的政策,必須與韓國的主要貿易夥伴中國合作。不難看出,韓國的轉變或許與日前中國叫停尿素溶液出口通關流程有關,由於擔心供應出現問題,韓國政府迫切向華求對話。據俄衛星社12月5日援引韓媒5日報道稱,韓國政府已向中方表示擔憂,並提議兩國產業部門激活供應鏈對話渠道,及時共享供應鏈異常動向。然而,這種「臨時抱佛腳」的做法顯然不具備長期可靠性,一有問題才如夢初醒未免太過敷衍了,執行穩定且積極的外交策略才是尹錫悅當前要思考的,而這也正是韓國民眾所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