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簡報:周總理的智慧

周恩來是一個學習型的偉人。早在東關模範學校讀書時,他就提出「一物不知,學者知恥」,主張對各種學科「深究而悉討」「慎思而明辯。」「其英邁剛毅之性迥異乎常人。」

周恩來淵博的知識,為更好地從事中國革命和建設打下了良好基礎。正如尼克松在《領導者》一書中所寫的:「他和我們的談話從政治到歷史、哲學,所有這些,在談論中周始終都遊刃有餘的」 。

周恩來不但好學求知,還經常教導我們,要活到老、學到老。周恩來還善於正確認識和處理知識與實踐的關係。信書,但不迷信書。

他在《關於知識分子的改造問題》的講話中指出:「書本上的知識都是前人根據實踐經驗總結出來的,的確很寶貴,但終究是死的東西,必須在新的實踐中加以驗證,證明它是正確的,才有用處,才能發揮作用。不論是社會科學理論還是自然學理論,都要跟實踐相結合,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點。」「反過來說,不相信書本知識,只相信自己的狹隘經驗,也是危險的。」

周恩來的政治家風度,堪稱楷模,一直為人們所敬仰。美國人克拉默·威利這樣評價道:「周恩來年輕時是一位精神抖擻的英俊小夥子,即使到了老年,他那烏黑髮亮的眼睛,富有表達能力的雙手,以及高雅的風采都構成毫無疑問的吸引力。」

一位為之傾倒的人士曾經說:「周可以望你而且就憑那麼一看,便可以博得你的好感,使你著迷。」法國前總理孟戴斯·弗朗斯的談話也說:「他(註:指周恩來)的態度和談吐與眾不同,有時連譏笑的態度也是具有魅力的。」

周恩來十分注重儀錶。早在天津南開學校讀書時,他就要求自己做到「面必凈、發必理、衣必整、鈕必結、頭容正、肩容平、胸容寬、背容直,氣像勿傲勿怠,顏色宜和宜靜宜庄。」

他的神態從來都親切、自然。他的動作十分敏捷迅速。譬如他正在吃飯,秘書輕聲告訴他某個活動時間快到了,他聽後霍地站起來,邊走邊將兩條胳膊向後伸,秘書將大衣的兩條袖管套進他胳膊兩三寸,他只是輕輕一抖,大衣就上了身,緊接著兩手飛快地系鈕扣,幾秒鐘時間,他已衣冠整齊地消失在門口。

周恩來總是保持文雅、精神的外表。他曾經批評一個秘書,才三十多歲,年紀輕輕脊背就駝了,他總是脊樑挺直,兩肩齊平。他身高1.71米,不算高,但他挺直的身姿有著特殊的高度 。

在周恩來端莊謙和的風度中蘊含著深沉、強悍與智慧和力量。正如基辛格在回憶錄里所寫的:「他(註:指周恩來)使舉座側目的不是魁偉的身軀,而是他那外馳內張的風度和鋼鐵般的自制力,宛如一根收緊著的彈簧。」

周恩來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對任何事件,從積極方面看,一個卓有成效的領導者是有預見性的,但從消極方面看,意料之外的事也是經常發生的。領導者處事的情緒,對於提高工作效率、鼓舞士氣,有極其重要作用。因為「一個人為感情所支配,行為便沒有自主權」。

相反,一個領導者善於控制感情,便能較好地處理各種突發事件,取得好的領導效果。周恩來就是一個具有良好心理素質的領導者。他在中國革命和建設的緊要關頭,總是以自己的革命膽略,以及對黨對人民的無限忠誠,「猝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嘔心瀝血,力挽狂瀾。

周恩來還是一個演講才能十分突出的領導者。他善於根據不同的對象,採取不同的演講風格。有時情緒激昂,並不時揮動手臂;有時幽默風趣,講話如行雲流水,成語典故俯拾皆是,並因此而打破僵局,活躍氣氛,化解矛盾;有時像涓涓細流,滋潤心田;有時像黃河巨浪,振奮人心,鼓舞士氣,催人奮起。

周恩來的演講,針對性強,富有吸引力和邏輯性,具有「一言之辯,重於九鼎之寶;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的強烈影響力。這也是他獨具魅力的智慧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