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28歲女孩不顧家人反對嫁給82歲老外,不久之後便守寡53年

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文 | 墨染史程

編輯 | 墨染史程


2015年6月,一部名為《貝家花園往事》的紀錄片在央視紀錄頻道播出,影片主要講述一一對跨越國界和年齡的愛情。

影片講述了1952年一位年輕貌美的名媛畫家,不顧家人和世俗的反對毅然的嫁給了一位80法國「御醫」,本以為是一段如電視劇般的狗血劇情,沒想到確是一段感人肺腑的跨世之戀。

01

紀錄片中的女主名叫吳似丹,男主名為貝熙業吳似丹是軍閥吳佩孚的侄女,出生於富貴之家。貝熙業是一位法國醫生,兩人相差54歲,卻因為一場肺炎而結緣。

吳似丹出生於一個有著軍政背景的家庭,父親吳明遠是中法實業銀行總經理,伯父吳鼎昌是蔣介石總統府秘書長。

而且她從小就接受了西式教育,個性洒脫率真,所以在感情方面也有著自己獨特的看法,思想也在當時來說比一般人相對開放前衛一些,是一個才華橫溢的女孩。

而貝熙業出生於法,在當地是一位有名的醫學天才,23歲就獲得了醫學博士學位,並在42歲時來到中國定居,憑藉著自己高超的醫術,先後擔任過法國領事館館醫、總統府醫療顧問、中法大學董事、教授兼校醫等職務,在醫學方面有著深厚的造詣和廣泛的人脈,同時也是一個品德高尚、具有人道主義精神的良醫。

可以說,兩人都是各自領域的佼佼者,有著相似的教育背景和人生經歷,都對中國文化有著深刻的理解和熱愛,也都對抗日戰爭有著強烈的參與感和責任感,這些共同點讓兩人之間能夠相互欣賞和理解,為他們之後的愛情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兩人相識於1936年,當時吳似丹12歲,貝熙業66歲,當時吳似丹身患肺病,父親吳明遠老年得女,每日見自己的寶貝閨女被病患所纏身,也十分的著急,所以四處求醫問葯,一心想要治好女兒的病。

後來通過吳似丹的總統府秘書長吳鼎昌吳伯父的介紹,請來了貝熙業為女兒診治,貝熙業作為一位名醫,也有著自己的外交圈,自然也與銀行總經理吳明遠見過幾次。

他陪同吳明遠來到吳家的公館,只見吳似丹早已在客廳等候,當她看到父親帶著一位儒雅的老人進來,便猜到了這位老人應該是父親為自己行找來為自己治病的醫生,立刻禮貌的起身向貝熙業行禮。

貝熙業注此時也將注意力放在了吳似丹身上,發現小女孩眉目清秀乖巧可愛,但卻因病而蒼白無力,這一幕讓他想起了起前些年自己的小女兒也是因為身染肺病,但是由於醫療技術並不先進的情況下離開人世,也許是觸景生情,所以貝熙業對眼前這個生病的小女孩充滿了憐惜之情。

為了治療吳似丹的病情,吳明遠經常帶著她前往貝家花園小住因為這裡的環境適宜肺病患者,但是由於吳明遠工作繁忙,經常需要外出應酬而無法長時間陪伴女兒,所以貝熙業主動承擔起照顧吳似丹的責任。

漸漸地,吳似丹在貝家花園住的時間比在自己家還要多,之前她在自己家的時常只能無聊的躺在床上休養生息,但在貝家花園,除了接受必要的藥物治療,還被貝熙業強制要求每天在花園中散步半個小時。

起初吳似丹身體虛弱難以堅持,於是貝熙業便陪伴她一同散步,所以幾乎每天都能在花園中看到這麼一幕:林中蟲鳥鳴叫,林葉沙沙作響,一大一小兩個人的身影坐在一塊談天說地,而且在與吳似丹相處的過程中,貝熙業發現她對繪畫非常感興趣,並且有著與生俱來的天賦。

作為名醫的貝熙業與著名畫家齊白石也是朋友,所以收藏了一些齊白石的作品,在得知吳似丹對繪畫方面很感興趣的時候,便將這些作品與吳似丹分享。

能夠欣賞齊白石大師的作品讓吳似丹心裡充滿了喜悅,她坐在湖邊揮動著畫筆,儒雅的貝熙業則靜靜地坐在不遠處的椅子上,用慈祥的目光注視著她,心想如果自己的小女兒如果還在的話,應該也會是這個樣子吧。

在貝熙業的精心照料下,吳似丹的病狀逐漸好轉,直到三年之後已經可以如常人般正常的生活了。

貝熙業覺得自己受到的囑託已經完成,便有了將吳似丹送回家的打算,沒想到即使自己的身體已經痊癒了,但是在得知自己即將離開的消息時,吳似丹心中並沒有多少喜悅感,反而增添了一絲絲的憂傷之情。

在將吳似丹送回去之後,貝熙業覺得有必要和她的父親講述一下自己的發現:吳似丹在繪畫方面有著異於常人的天賦,強烈建議讓他考慮送女兒去輔仁大學美術系學習,因為輔仁大學美術系是非常出名的藝術學府。

輔仁大學,吳似丹接受了系統的美術教育,專心致志地學習中國山水畫,她用心靈和筆觸描繪出大自然的美妙,展現出自己的獨特才華,貝熙業的支持和鼓勵為吳似丹的藝術之路鋪就了堅實的基礎。

沒想到的是吳似丹還沒能夠從輔仁大學畢業,1937年抗日戰爭就爆發了,在見識到戰爭的殘酷和受苦受難的百姓之後,作為一位國際共產主義戰士,貝熙業投入到了抗日鬥爭中去

在抗戰年代,戰士們為了抵抗侵略與日軍奮勇戰鬥,但是不可避免的有著很多人在戰鬥中受傷急需醫治。

可是由於日軍的把控,藥品的供給路線早已經被切斷,受傷的戰士們有很多都無法得到及時的救治。

而這時,當地的負責人想到了極具人道主義的貝熙業,此時的他已經加入了中國紅十字會,收留了很多因戰亂而受傷的戰士和平民,並無償的提供醫療服務。

在得知有很多人急需藥品幫助後,由於貝熙業在北京有兩處住宅,分別靠近兩處抗日根據地,他決定承擔起向這些根據地秘密運輸藥物的任務。

起初貝熙業騎著自行車,每次攜帶幾十公斤重的藥品,騎行數十里將藥品送到抗日根據地。為了能一次性運輸更多的藥品,他甚至專門購買了一輛小汽車,由於他持有日本人頒發的汽車通行證,他每次運送藥物都能順利通過,沒有受到阻礙。


白求恩

貝熙業不僅將藥品運送到抗日根據地,還將藥品送到了白求恩大夫那裡,解決了部隊多次藥品不太充足的問題,甚至在白求恩大夫忙不過來時,貝熙業直接留下來幫忙做手術,以保證戰士們能夠得到及時的醫療救治。

吳似丹也被貝熙業的善舉所感動,主動留在別墅里學習護理工作,並協助他完成危險的任務。在共同奮鬥中,兩人的感情更加深厚

貝熙業在北京生活多年,逐漸融入了這座城市,他說一口流利的北京話,經常身著長袍、腳穿布鞋,成為了一個地道的「北京人」,他將這裡視為自己的第二故鄉。

抗戰勝利後,國民黨試圖將貝熙業遣返回他的老家,但貝熙業不願離開。儘管時局動蕩,他仍然選擇留在中國,許多知名的大將元帥都接受過他的治療,而且貝熙業也對我黨的勝利充滿信心,堅信我們能夠在這場革命中取得勝利。

1952年,吳似丹用先斬後奏的方式與貝熙業領了結婚證,當吳似丹的母親得知這件事情之後有些生氣,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她了解到貝熙業的為人之後不再阻撓兩人之間的發展,但是與母親不同,父親吳明遠一直持著反對的態度,甚至一度與女兒之間鬧起了不愉快。

婚後,貝熙業和吳似丹在中國度過了一段甜蜜的時光,但是好景不長,由於時局變化,貝熙業的醫生職務被取消,行醫執照也被衛生局收回,無奈之下他只能在一家私人診所做醫生。

而且貝熙業作為一名外國人,在當時的政協之下只能面臨著兩個選擇:要麼拋棄妻子回到法國,要麼放棄法國國籍加入中國國籍。

可是貝熙業捨不得離開妻子,也不願放棄法國國籍,無奈之下他決定給組織高層領導寫信求助,沒想到的是高層對此事非常的重視,在得知貝熙業的請求之後,沒多久就得到了回復,允許吳似丹和他一起回到法國,而且回復之中還對貝熙業感謝了他之前所做的貢獻,並祝福他回去之後有一個美好的生活。

兩人攜手回到了貝熙業的家鄉法國奧維涅村莊,儘管跟當時在中國相比來說生活略顯清貧,但貝熙業和吳似丹過上了平靜而愜意的日子。

沒想到在回到法國的第二年貝熙業去世了,享年86歲,而吳似丹則獨自留在奧維涅村莊,她守著她和丈夫最後的回憶。

此時吳似丹時年34歲,即便知道未來的生活將會更加艱難,也曾望著祖國的方向失聲痛哭,但她還是振作了起來,一邊畫畫一邊做零工,努力撫養兒子長大。

他們的兒子似乎繼承了父親的才華,路易在15歲時考入了海軍醫科學校,離開家鄉去學校進修,後來成為了巴黎著名的心臟病治療醫生。

在奧維涅村莊,吳似丹守望著她和丈夫的回憶,直到2013年5月去世,享年89歲。

對於這位遠嫁法國的天之嬌女吳似丹大家有什麼想說的么?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