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16歲參加八路軍,因唱歌結識愛人,弟弟成香港大導演

今天,我們為您聊的是老革命胡京芝的故事。

胡京芝生於北平,但是卻是直隸永年著名的胡氏家族的成員。她的祖父胡景桂是進士出身,曾任山西巡撫,晚清時代支持維新變法。胡京芝的父親胡源深早年留日,後在井陘煤礦任職。因為家境優渥,胡京芝受過很好的教育,她在13歲時進入北平市立女一中學習,在就讀期間,她就開始了宣傳抗戰救亡的活動。

學生時代的胡京芝

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北平淪陷後,學校開始開設日語課,這讓胡京芝非常不滿。她不想做亡國奴,提出南下到抗日根據地,這遭到了母親的反對。1940年夏天,胡京芝毅然決定離開北平,前往平西根據地參加八路軍,這一年,她才16歲。

平西根據地是平漢路以西的一塊區域,核心區是河北省淶源縣。因為距離北平的南苑機場近,敵人時不時會派飛機轟炸。根據地條件艱苦,讓初來乍到的胡京芝很不適應。

當時大家睡的是三個人的通鋪,沒有米飯和白面,大多數時候只能吃玉米面做的鍋巴,大家稱之為抗戰餅乾。胡京芝文化程度較高,在根據地的主要工作是做《挺進報》的編輯,稿件主要來自本地記者的稿子和延安新華社的稿件。

抗戰時期,報社需要隨時轉移,哨兵警戒放槍,她們就得往山上跑,等敵人走了再回來繼續工作。當時為了安全需要,胡京芝化名為谷平。1942年部隊轉戰平北,開闢新的戰場,抗戰勝利後,她在山西參加過土改,後來到察哈爾繼續工作,《挺進報》也改為了《察哈爾日報》。

谷平在抗戰時期收穫了自己的愛情。某次在合唱革命歌曲時,朝氣蓬勃的天津人何光吸引了她的注意。兩人逐漸確立了戀愛關係。不過戰爭年代,兩人聚少離多,一直到了張家口才結婚建立了家庭。

何光

何光曾在河北省立天津中學就讀,也是知識分子出身的幹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他擔任過勞動人事部副部長等職務。

胡京芝有一個同父異母的弟弟叫胡金銓,他生於北平後來來到香港,成長為了著名電影導演。不過,胡金銓的個人經歷和胡京芝完全不同。胡金銓出生時間較晚,上過中學的他曾想去美國留學但是因戰爭中斷。他輾轉來到香港謀生,靠著自己對美術的愛好和過人的天分成為了香港電影界的佼佼者。

廣府古城舊影

1987年《時代周刊》曾評出了國際知名的50位導演,胡金銓位列第27。

胡金銓和胡京芝人生軌跡完全不同,胡京芝獻身革命,在近些年還曾受邀參加國慶閱兵式,胡金銓獻身藝術,拍出了諸多備受好評的電影。他倆都是廣府古城胡氏家族的血脈,在自己的工作上干出了精彩!

胡金銓